-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個性為題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1
個性,顧名思義,是自己的獨特性格。生活中需要個性,明星、名人也需要個性,個性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潮流。千萬不要丟失自己的個性,那是一個人唯一的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講一個關于個性的故事,是我從報紙上看到的:
他是一位天才的書法家,9歲時參加日本青少年書法展,就在東京掀起一陣旋風。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總價值高達1400萬日圓。
當時,日本最著名的書法家小田村夫曾這么預言,在日本未來的書壇上,必將會升起一顆璀璨的新星。小田村夫的預言沒有實現。20年過去了。一些小田村夫預言時寂寂無名的人脫穎而出,而他卻銷聲匿跡了。是誰斷送了這位天才的前程?一年的九州櫻花節,小田村夫專門拜訪了這位小時侯名震四島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的作品之后,只見每一個字瀟灑清秀。小田村夫卻仰天長嘆,竭力說了這么一句話:“右軍啊!你毀了多少神童啊。”
右軍是誰?右軍就是一千六百年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小田村夫為什么說這位書法大家毀了天才呢?
原來,王羲之自從有了書圣的名號,日本同時掀起一股狂熱的模仿王羲之字體的風暴,他臨摹王羲之的書帖成癮,經過20年的苦練,把自己的書法個性打磨得一點都沒有了。現在他的字與王羲之的字比較起來,已經能夠達到亂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東西呢,一絲都找不到。在鑒賞家眼里,他的書法已不再是藝術,而是另人厭惡的仿制品。
一個天才因為模仿另一個天才而成了庸才,這不是書法界里獨有的`現象,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行業。現在政治、文化、經濟、體育,甚至江湖領域,大師級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我想,決不是在各個領域中天才太少,天生的庸才太多,’而是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PS:千萬不要丟失自己的個性,那是一個人唯一真正有價值的地方。綜觀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堅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敢于從流俗中、慣例中出列的人。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2
曾幾何時,“個性”成了一個時髦的詞語。
經過了一個扼殺天性的模式化的年代,人們在審視過去所犯的錯誤時又重新發現了多元化的重要性。于是,“張揚個性”成了新的口號。“個性!”青年們呼喊著,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獲得自由;“個性!”學生們雀躍著,雖然他們并不完全理解這個詞的意義;“個性!”教師們追隨著,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在個性浪潮的裹挾下,人們的觀點也發生了改變。“你穿得真個性”“他真有個性”之類的話不再暗含諷刺,而成為莫大的恭維。是啊,在一個“個性”的社會里,有誰會甘于平庸呢?
其實呢?所謂的“穿得有個性”,可能只是一件圖案混亂的T—shirt、一條磨白的牛仔褲外加一堆形狀怪異的銀飾品;而被評價為“真有個性”的人,也許只是因為他可以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出口傷人。
人們所追求的“個性”,難道就只是這樣而已嗎?
真正的“個性”,應該是由內而外的。它應該是一種修養,一種經過歷練之后形成的人生理念,遠比外在的穿著要深刻。誠然,一個人的.穿著可能是其個性的反映,但他的個性卻不會因他的穿著而改變。試圖在穿著上追求個性的人,最后追求到的只能是膚淺。
同時,張揚個性也不能隨心所欲。即使是尊重個性的社會也必須有最基本的制約,比如道德,比如法律。換句話說,張揚個性的前提是不傷害別人,是任思維馳騁而不是任惡習滋生。
在整個社會都在高呼“個性”的時候,真正有個性、真正懂得張揚個性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個性,是對自己對別人的正確認識,是不隨波逐流的堅定,是面對不解和嘲諷時的勇氣。為科學研究而和猩猩群共同生活了十幾年的女科學家珍·古道爾是有個性的,雖然她看起來只是個穿著樸素、面容溫和的老婦人;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邊沉思、寫作的梭羅是有個性的,雖然他沒有把頭發染成時髦的藍色,而且他還不得不像農民一樣辛苦勞作。是的,這些才是有個性的、勇敢的人,他們做出了與常人不同的高尚選擇并堅持了下去。
面對他們的成就,我想說,那些身首奇裝異服、無病呻吟、粗俗膚淺的人根本沒資格談“個性”二字。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個性為題的作文03-28
以經典的為題作文04-28
以等為題的作文05-11
以等為題作文05-11
以“比”為題作文03-28
以等為題的作文10-13
以等為題作文02-10
以讓為題的作文05-11
以讓為題的作文(經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