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適度培養和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學科論文

時間:2022-11-23 14:29:53 作文指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適度培養和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學科論文

  葉圣陶先生曾說:“寫完一篇作文,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數,這是好習慣。工作認真的人,寫作文寫得比較好的人,大多有這種好習慣。語文老師訓練作文,也要在這一點上注意,教學生在實踐中養成這種好習慣”。《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要求: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可見,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并形成習慣既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任務,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的重視,并在教學中認真實施。

適度培養和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學科論文

  一、激發興趣,教給方法。

  目前的實際情況怎樣呢?筆者曾就本校學生作文后修改情況作過一次小調查,結果發現保持作后特別是謄后再改的比例不足10%。調查發現,學生作文之后,往往缺乏再次修改的興趣,甚至謄寫后連再讀一遍也大體做不到,把余下的工作交給老師;老師辛辛苦苦改了之后,學生拿到本子看一下等第,就將作文塞進了課桌。從教師的角度看,語文教師改作文雖苦卻是天職,讓學生改既不規范,又容易引起管理部門和家長的誤解;就學生而言,有的是不知如何改,多數學生是不想改,只圖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已,畏難情緒占上風,自己的文章難改,是每個過來人都知道的。在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的心理障礙倒是不得不想法解決的。

  1、激發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給學生教授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才是老師教學生的任務。中國歷史上存有改文佳話,如“推敲”的典故,“離離原上草”、“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千古名句所含的故事,無不為教育學生,激發興趣的好材料。教師還可以現身說法,選擇學生習作的典型片斷,師生一起修改,前后對比,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修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修改的動機,培養學生修改的意識,并將這一工作貫穿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使之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因為“任何行動只有當它變成自覺行動后,才有可能使行動變得充實有趣。”

  2、教給方法,變難為易。

  學生畏難情緒的產生,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改。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基本方法,簡單易行,我的做法是“一通二美在讀中”。“通”是指把文章改通,改正錯別字,用錯的標點、不通的文句等。“美”是指通過“增、刪、改”,使文章變具體,重點突出,讀來更美;而反復讀則貫穿修改的全過程,直到讀出美感來,讀出感情來。

  二、由人及已,樹立信心。

  對于學生修改能力的培養要有信心、耐心,制訂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正面鼓勵為主,讓學生逐步嘗到甜頭,不斷有成功的情感體驗。首先讓學生修改較差(教師選擇典型的真實的案例)的習作,找出毛病,讓學生體會“小老師”的快感,讓學生動起手來;其次修改本班及自己的習作,暫時不論正誤,不計較好壞,就加以肯定,凡有修改的,都加以加分或加獎。最后對修改次數多的,修改出的佳句、佳篇,引摘在黑板報及老師的光榮榜上,評選出班內“推敲高手”,本篇(每篇習作評出)、本學期修改明星,加以褒獎。

  三、循序漸進,養成修改習慣。

  學生修改能力靠實踐而提高,良好的修改習慣,靠多次反復才得以養成。

  1、片段為主,篇章結合。片段練習的特點是目標集中,省時效高。在教學環節中安排“自改——講評”或“自論——交流”的練習,是省時高效的初期訓練方法,有利于學生積累經驗,體會成功。在訓練過程中,要遵循“由扶到放,由段到篇”的規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自改能力。

  2、圍繞一篇習作要求可作多次作文訓練,使前次習作的講評與第二次習作的指導有效連接。這樣,學生不僅能在當次作文中得到修改的實踐,而且在第二次習作中得以完善,再提高。并將修改水平提高到新的層次。

  3、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生交流修改情況,也可以互查修改情況,交流修改經驗,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并逐步強化修改意識,形成每作必改的好習慣。有了這樣的好習慣,學生就不愁成為“作文寫得好的人”了。

  四、堅持讓學生寫作文后記

  作文評講之后,讓學生寫作文后記大有裨益。既可以讓學生及時總結作文中的優缺點,又可以預防學生作文后就不管不問的毛病。通過作文后記的反思,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風格。

【適度培養和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論文12-05

如何加強學生作文修改的指導的論文12-05

修改作文指導12-09

修改作文的方法指導12-09

如何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12-09

以適度為題的作文議論文11-26

小學科幻類作文寫作指導策略論文12-09

以做自己為話題的作文指導和例文12-09

個人簡歷如何適度表現自己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