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克和千克的預習指導作文
《克和千克》的教學是這冊書的一個難點,這種難不在于理解起來多么困難,思維難度有多大,而在于孩子們缺乏感性經驗,單憑老師和孩子們在課堂上去研究,遠沒有家長帶孩子們走進生活中去研究來得有效。因此,布置預習作業。
預習作業要求:
預習最重要的是趁假期增加孩子的感性經驗。
一、 預習課本100至103頁,感知1克、1千克兩個質量單位。
1.可以通過看食品包裝袋上的標注,感受幾克、幾千克;
2.可以用彈簧秤或其他家用的秤稱重1千克的物體,類似課本102頁的活動。
3.找生活中重1克或1千克的物體。
除了書上的2分硬幣重1克、2袋鹽重1千克,你們還找到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或1千克?
提醒大家,感覺1克,選擇幾粒藥、幾顆豆子等等;感覺1千克,選擇幾個蘋果等個大的水果。一定要放在手里掂一掂、掛在手上提一提、掛在臂彎拎一拎、扛在肩上、背上去區別一下不同的質量帶給你的真實感受!
比如:這袋薯片才80克,放在手里一點感覺都沒有;這袋蘋果2千克提在手里,手都被勒麻了等等。
當然需要家長您的幫助和配合。
讓孩子把自己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寫成數學日記更棒。
二、您好!預習課本104-108頁,用自己對1克和1千克的感覺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當認識了1克、1千克之后,再讓孩子們去超市看一看,看小食品袋上的多少克;看大米、面粉、電器等大宗物品包裝上的千克;甚至可以拓寬去看液態包裝上的升和毫升。孩子們的眼界更寬了之后,再去讓孩子們認識一下生活中的秤。
做為測量重量工具的秤,也要分步驟去了解。一是認不同類別的秤。二是仔細地認一種秤。要細到1看其單位,2看最大限度,3看1個格子代表幾(類似于統計縱軸的看法);再到實際用秤去稱一稱。這個活動其實更吸引孩子們。這些在課堂上可能只能個別孩子去實際操作的事兒,一定得在假期去讓孩子感受一下。
寫這篇文字的目的,是想喚醒家長的意識。感性經驗的積累比單純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這是我教學這類教材多年來的經驗之談。1克、1千克不能僅靠老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地說1個2分硬幣大約重1克;2袋鹽大約重1千克。對它們的認識,需要孩子們自己的感受。從生活中找到一?圩、一粒膠囊、一塊薯片等大約1克的物體,孩子們真真切切能拿到手心里掂一掂,感受其如此之輕;2袋鹽、20個雞蛋、4個大蘋果、8只梨等大約1千克的物品,讓孩子放在手里掂,掛在手指上提,真實地品味其重。做為家長,不熟悉教材,不了解孩子們需要掌握什么,但我希望用心的家長能在引領孩子預習方面起到一個作用:一定要增加孩子的感性經驗為目的。
至于斤和公斤,先不要提過多了,更不要討論它們和克千克的換算,斤和公斤在以后的日子里,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去學習吧!
【克和千克的預習指導作文】相關文章:
你指導學生預習了嗎作文12-04
有關你指導學生預習了嗎作文12-04
預習起飛作文04-01
小學作文指導的方法和要求12-09
預習的果子是甜的作文03-30
想作文和說作文的技巧指導12-07
話題作文“金牌情結”范文和指導12-09
節日話題作文指導和例文點評12-09
高考政治復習指導和策略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