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指導方法
一、從指導學生寫日記入手
提倡學生寫日記,開始多數學生積極性不高,即使少數寫,也多流于形式。針對這一實際,我采取試講、讀、寫的方法,激發他們寫日記的興趣。講,是有準備地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過寫日記而成長起來的過程。如:魯迅、雷鋒、王杰等。
讓學生認識到經常寫日記對于提高寫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養都有好處。同時有計劃地向他們介紹寫日記的方法。讀,就是提供一些合適兒童知識水平的優秀日記,讓他們認真閱讀。從中吸取好的營養,逐步提高寫日記的能力。
寫,則是人人動筆,把自己做過的,看到、聽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寫出來。開始要求短小,真實,具體,然后逐步提高。為了解決少數學生基礎差,寫作難的實際問題,允許摘抄與寫作相結合。但摘抄必須注明,且不得超過總篇數的三分之一,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能動筆,而且可以天天堅持。
二、激發興趣,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教師在教學中因勢利導,啟發點撥。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產生勤于思考,樂于動筆的熱情,這是作文教學努力的方向。
如教材要求訓練:“注意觀察周圍事物”,我就布置學生各人選擇一種自己所喜愛、熟悉的動植物,進行連續觀察活動,要求經常寫觀察日記,最后寫成一篇連續觀察作文,還注意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要求,在“觀察一物”后,鼓動大家開動腦筋,從內容想開去,自己擬寫題目,使學生在兩個多月的觀察,練筆的過程中,始終充滿高漲歡快的情緒。學生興趣愛好廣泛,寫作的題材也很豐富,如寫植物的有《大蒜》、《迎春花》、《玉米》等題目;寫動物的有《可愛的大白鵝》、《金魚》、《母豬和它的孩子們》等。開展這類活動,由于學生觀察的對象是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感情要深了,要把觀察到的這些東西用文字記下來的欲望也更強烈了。所以,學生在作文時普遍從過去的“要我寫”變為現在的“我要寫”。這樣的作文內容就很具體、生動、富有情感。
三、充分發揮教師“指”和“導”的作用
學生作文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指導是密切相關的。教師指導不是簡單的包辦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點”和“疏導“的作用。教師相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水平要比學生高得多,那么,教師怎樣把自己的高水平通過學生的作文體現出來呢?
這關鍵取決于教師的“指”和“導”。任何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文都是按攙、扶、放這三個步驟來實現的。當學生手拿作文題目不知所措時,教師就應該“攙”著學生,把自己豐富的寫作經驗過渡給學生,為學生指明一條寫作道路;當然,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學生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教師要“扶”著學生,為學生排除困難,疏通道路;在“攙”和“扶”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充分放手讓學生動腦筋自己去想去寫,使之思維得以訓練。綜合攙、扶、放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教師指導寫作的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揮了“指”和“導”的作用,把學生攙穩了,扶正了,放開了,才能使他們走上自己的寫作軌道,發揮最佳的寫作水平。
【小學作文指導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的指導方法05-10
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04-29
小學語文寫景作文的指導方法04-28
小學寫人作文方法指導04-26
經典: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07-15
小學作文指導的方法和要求05-09
小學生作文方法指導05-10
作文指導方法05-02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詳解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