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
導語:隨著現在的小雨不斷我們可能會突然發覺,恩清明節要到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高中清明節作文,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
“清明時節節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時節都下著蒙蒙的細雨,它總給人帶來無限的憂傷與哀愁。
但今年的清明節卻是與往年不同,晴朗無比。
這天早上,春光明媚,幾朵小烏云剛想來“散步”,卻被太陽公公給掃走到一邊“玩”去了。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頂著頭上的太陽,踏著路上的青苔,順著干濕交替的小路,去給奶奶掃墓。路邊的花草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都無心聆聽,只盼著早點來到墳前,將自己的思念講給她聽,將備好的.紙錢撒在墳前的土上。爸爸把四周的雜草除掉以后,又壓上了黃紙,插上了香。我想到她生前帶給我的歡樂,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想著她親切的話語,我心里非常難過,哭成了個淚人。好久才站了起來。
這時,我發現了紅紅的杜鵑花。在它那火紅火紅的顏色里,仿佛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羅盛教舍己為人救落水兒童;邱少云為了戰斗的勝利,被烈火活活燒死;黃繼光舍身堵槍眼……他們為了保衛祖國疆土,為了解放全中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最后獲得了永生。
面對你們,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祖國的強大。
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幸福和憂愁。這種感受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因為這里包含著巨大的內涵。我向往這種明媚陽光的幸福,因為它能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明天祖國的強大而更加努力!
篇二、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可你知道該帶些什么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現代清明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后,要把帶去的食物分著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蕩秋千,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里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里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后,好像有一朵白云鉆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里,一群群的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著水光好奇地看著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著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你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著你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獲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你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篇三、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
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陽春三月之際,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于它的由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如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晉國。他們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系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燒熟了遞給重耳吃。流亡19年后,重耳終于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著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進深山里了,重耳帶人去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最后下令燒山,將介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非常后悔,將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帶領群臣去祭奠介子推,發現柳樹復活,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后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為大家眾所周知的節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邱少云、董存瑞、江姐等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到底、誓死如歸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兒童也不會忘記他們。
憶往昔,道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滿懷豪情。用溫暖和熙的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望你們——先輩們。
篇四、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
陽春三月里,大地上的野草蓄積了一個冬季的力量,在三月柔柔的春風里,輕輕地舞蹈著。山中的布谷鳥兒歡聚在一起,一聲陰,一聲陽,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充滿思念的清明節即將到來。在布谷鳥兒的聲聲呼喚聲里,我尋根之情、懷念親人之情交織著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老家座落在大巴山深處的一個偏遠鄉村,那個村子里有我的根。我一顆虔誠的心,早已縈繞在那座給我了靈魂的老屋,孤獨的木墻青瓦的老屋在風中顯得有些無奈。老屋后那山坡上的墓碑和祖墳,無時不讓外出的游子在傳統的節日里倍加思念。小時候,隔壁八十多歲的劉大爺告訴我,在清明節這天,已逝先人的靈魂會在墓門前等候著子孫們到墳墓前上墳燒香,如果自己子孫沒有來上香,這些靈魂就會暗然神傷地離去時,或許會喃喃自語:唉,我的后人沒有了。劉大爺的話說得有點玄外,但說得沒有錯,前傳后教的'鄉間世俗,恐怕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緣由吧。
在清明節前幾天,村里的大人們就開始了籌劃清明的民俗儀式。長輩們在相互的嘮叨中忙這忙那。那一陣陣匆忙的腳步寫滿了對祖先的思念,長輩們的一切活動都在潛移默化著后生們。祭奠先人用的紙錢是到鄉場上買的有黃色的毛邊紙,再由長輩們在黃色的毛邊紙上打印上一些小孔,說這是給先人們用的錢。如今村里的人在清明節祭奠祖先再也不用這些比較粗糙的黃色毛邊紙,而是到市場上買現成的冥幣。既不費事還十分美觀,這也讓長眠于地的祖先們好好享受一下潮流與時尚。“祖先們都在天上念叨了,該去添添土、祭祭墳了。”一天夜里,春雨拍打芭蕉葉的聲音驚醒了夢中的長輩們,第二天長輩們趕緊把柳枝悄悄插于屋檐和門窗上的,清明粽、清明粑等祭品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
清明節這天,一場不大不小的春雨總會濕潤著大地,這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吧,給人無限的傷感。綿綿的細雨打在堅硬的青石板上,無聲無息,情思不斷,“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意境竟然躍然于鄉村院落。長輩們一手提著裝滿了酒、肉、香火與紙錢等祭品的小竹籃,一手牽拉著后生的小手,行進在鄉村纖細的山路上,去向祖先們表達一年一度的思念。鄉村里的清明祭品遠沒有城里人的雅致,時尚的鮮花對于鄉里人來說是難得的奢侈之品,不過鄉里人也時興采摘山中的野花擺放在先人的墳墓前。墳墓上的亂草被后生們打理得十分干凈,大人們帶領后生娃兒們給墳墓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冷酒,點上幾支香燭,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人,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清風徐來,仙逝的親人們的面龐在繚繞的青煙中漸漸清晰起來……也許仙逝的祖輩們不再有痛苦與絕望,不再理會今生的塵埃是非。仙逝的祖輩們可以得到永遠的安息,得到生命的另一種升華。面對墓碑,面對墓碑上的文字,活著的人們會感悟到的是一種緬懷與繼承的重負,感悟到的是生命的短暫和做人的尊嚴與誠信。
此時此刻,鄉村大地上有一種無形的默契,此起彼伏的爆竹聲音,使沉寂了許久的墓場像過年一樣,熱鬧起來了。鄉野里的油菜花正盛開著,縷縷清風,帶著春天的氣息,裹著油菜花的芳香,讓人們一次次深深地呼吸著,這份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體,溶進血液,蕩滌全身。中午時分,鄉村里清明粑的香氣飄在風里,那獨一無二的清香,吃起來是情短絲長,把一腔女兒心,男兒情牽牽扯扯到永遠。老家的鄉里人過清明,多了鄉里人的虔誠之心,沒有斷魂,只有內心無盡的思念。
【高中清明節記敘作文】相關文章:
奮斗高中記敘作文04-15
高中記敘作文后悔04-19
高中語文記敘作文04-18
行走高中記敘作文04-15
奮斗的青春高中記敘作文04-22
頑強的小草高中記敘作文04-30
高中記敘文作文05-01
我的媽媽高中記敘作文05-04
春天來了高中記敘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