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春節的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高中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1
說到春節,相信南方的人們腦海里浮現的一定是這幾個詞:殺豬飯、掃揚塵、貼春聯、年夜飯、湯圓?雌饋韼缀醵际浅缘模捅狈饺藖碚f,最主要的就是餃子,而生在南方的我最中意的還是湯圓。但不管是餃子還是湯圓,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代表的都是團團圓圓。
春節,如同一場盛大的宴會,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如約而至,而參加這場宴會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是家人。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春節了,因為那樣就可以有新衣服穿,有肉吃,還可以不用擔心到處玩了以后被罵,更不用擔心有繁瑣的家務所纏身。
現在的春節已經漸漸失去原有的傳統味道了,大多數城市人都選擇買各種成品或者上飯店里吃,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動手做一桌團年飯了。
依稀記得在小時候春節前是會忙好長一段時間的。尤其是在快接近臘月的時候人們就前前后后張羅著殺年豬了,殺年豬是屬于南方的一個特定習俗。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新年來到之前將養了一年或者大半年的豬宰殺掉,部分用來腌制臘肉和灌臘腸,部分用來招待周邊的鄉親和自家的親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殺豬飯”。
在南方吃“殺豬飯”也是有講究的。主人家會在宰殺了豬之前最先邀請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們,接下來就是同村的鄉親和自家的親戚。印象中,最喜歡吃的就是媽媽做的“頭刀菜”,因為媽媽總說我肺部不好,要多吃血旺,媽媽就做的格外符合口味,一年到頭,可能就殺年豬的時候吃的會多一些。
自小父母在身邊的時間就是極少的,而從上中學開始就已經學會自立的我,會在臘月的時候與姐姐一起將家里的揚塵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掃一個遍。據老一輩的人說,一年到尾了,將家里的灰塵全都清掃一遍是為了來年更興旺,更幸福。每一次掃揚塵的時候總是將家里廚房的廚具,客廳的凳子搬出院壩干干凈凈洗一遍。
在我記憶里,父母幾乎都是在臘月二十五六才會回到家。而那時我最盼望的就是父親的回來,他總會在縣城的.水果批發市場里買上幾種水果存放在家里,供我們幾個孩子過年的時候吃。那時候就覺得過年真好,熱鬧的氛圍讓我總覺得特別幸福,于是就屁顛屁顛的跟在母親的身后張羅著水磨湯圓粉等事情,弟弟則在門前跟著父親貼春聯,家里的春聯都是由那時候還在讀師范的姐姐寫的,因為學的是幼師,姐姐的硬筆和軟筆字都拿過獎,寫的連我都羨慕呢。
除夕的下午母親就會開始準備團年飯的食材,最多的就是魚,爸爸和弟弟常常被奶奶和媽媽說成是饞貓,我圍著灶臺邊注意火候邊看著母親下炸。炸的主要是魚和豬肉,一方面是為了有客人來的時候招呼客人,一方面是便于存放。而在另外一個爐子上,鍋里用鹵水煮著豬耳朵、豬尾巴、豬舌頭......算算,年夜飯差不多就有好幾個菜了。常常我們幾個姐弟還沒有等到年夜飯開席,就已經圍著灶臺吃了一圈了。
吃過團年飯我就又開始忙開了,幾乎接著好幾年都這這樣子。吃過團年飯,就開始張羅初一早上湯圓的餡,因為家里人都不太愛吃糖餡的湯圓,于是母親和我一起就將一些青椒或紅椒、煎過的豆腐、土豆碎末混合著五花肉剁成肉末作為湯圓餡,前前后后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吧,剁完肉餡差不多春晚就開始了,凈了凈手,就去和家人一起看春晚了。
時光一霎,父親已經年老,母親也已經頭發泛白。姐姐已經出閣,而家里大小事主要是我和母親張羅,九月時候奶奶也過世了,很久不在小院生活的我們,在這個城市里幾乎找不到溫暖的影子。還好,家人都在身邊,這個春節雖然會如平常般度過,但本就相聚不多的一年,總算是為父母找到了休息的借口。
窗外陽光很充足,這是近幾年在接近春節的日子里難得見到的。看著已經歸來的游子坐在陽光下悠閑的與家人談心嗑瓜子,心底不覺的升起一股暖流。這樣的日子,在中國人傳統的骨子里是永恒不變的牽掛和匆忙奔家的念頭,這樣的節日終究是溫暖而幸福的。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中國的春節歷史悠久,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的來歷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這個故事: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胡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澳辍鲍F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澳辍贝篌@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3
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勃興,馬年春節最大的亮點是網上搶紅包。
非常巧合,最大的贏家屬于一個姓馬的人。
他叫馬化騰。在他榮膺中國首富稱號不久,便雙喜臨門。春節期間,他執掌的騰訊市值首破萬億港元成為行業頭條。
馬化騰似乎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
他的成功背后是日漸式微的傳統年俗:春晚借助馮小剛也不過最終慘淡收官,爆竹更是在公眾環保意識上升的今天跌入低谷。公眾亟需一個新年俗來填補空白。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xx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六億一千八百萬,其中,手機網民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規模達到五億,年增長率為19.1%,手機繼續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
網上搶紅包以其快速、新鮮、刺激的玩法吸引了萬千公眾的瘋狂加入。
據騰訊提供的最新數據,從除夕開始,截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五百萬,總計搶紅包七千五百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兩千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九千四百一十二個。
除了移動互聯網商業巨頭的掘金暗戰,如此眾多的國人瘋狂卷入耐人尋味。
網絡搶紅包更多的是微信朋友圈中熟人互相發,交情之上,更有金錢。數額雖說沒有硬性規定,但多多益善,且往往秉承禮尚往來的規則,比如你只忙著搶而不發,則會淪為眾矢之的,會落下阿巴貢、葛朗臺、波留希金之類的外號,多數情況下,一片哄搶之中,彼此聯絡了感情,從陌生走向熟悉,從熟悉走向親近。
也不乏唯利是圖者。在節前網上瘋傳中國首善陳光標除夕要在微信上派發兩千萬元紅包后,便有人冒充標哥被很多群邀請加入,狂搶紅包就是不發,結果被舉報到公安,被定性為詐騙。
當下中國貧富分化嚴重,微信群宛如小社會,紅包發放數目往往與社會中的地位尤其是財富擁有量成正比,土豪反哺窮人之舉頻頻上演,但如果較勁,便有互相攀比炫富之嫌,不乏除夕夜一擲千金、事后懊悔之人。
春節的'前奏,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人口遷徙,三十六億人次的舟車勞頓,相當于整個歐洲人民搬七次家。多么艱辛,多么不易。
可嘆一些年輕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卻無暇與老人交流,整日抱著個手機瘋搶紅包,真是相見不如懷念。
所謂團圓,是彼此有體溫有表情地在一起,而不是繼續沉湎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忘記咫尺之外有老人盼了一年才相聚的殷切眼神。
如果非要給親朋發一個紅包,也當是親情的紅包,友愛的紅包。
如果非要給生人發一個紅包,也當是真誠的紅包,祝福的紅包。
從本質上說,網絡紅包是金錢遇到移動互聯網的熱戀,是一場物質主義的節日狂歡,無人勝出,除了微信。
搶紅包,搶出了“年味”還是“醋味”?
正方
李冰潔:“搶紅包”是不可阻擋的“時代年味”
今年春節過年最大的娛樂項目是什么?也許有的人回應說“搶紅包”。是的,“搶紅包”是今年春節的一景,這也是今年春節的新氣象。
“搶紅包”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刷新、升級,乃至顛覆了傳統的“紅包文化”,身在兩地的人,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互發“紅包”。在“搶紅包大戰”中,大家就是圖一樂。
然而,關于“搶紅包”的質疑聲音也一直未斷,比如有人說“搶紅包”冷了親情,有人說“搶紅包”玩物喪志,有人說“搶紅包”者已經“走火入魔”。
種種質疑聲音的出現或許不可避免,但我們不必彷徨和焦慮,應該以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這種新氣象。時代在發展,當然年俗文化也在發展。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數字時代”中開辟和尋求過年樂子,或者有意無意地加入了對“數字年味”的創意和發展行列。他們都給過年文化增添了“新鮮血液”。
新的時代,過年文化也需要發展變化,要與時俱進,而“搶紅包”正是過年的新載體,是新的年味。
反方
斯涵涵:莫讓紅包搶走了我們的時間和親情
搶紅包的火熱,以致很多人成了專職的“搶手”,一個個都搶得手發酸。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們因忙于搶紅包而忽略身邊親人時,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變成了“我看著你,你卻在搶紅包”。
春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溫馨時刻被紅包搶走,讓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慣妻子瘋狂搶紅包,“你到底要搶多少錢,我一次性付給你。”
更多的人還是顯得無可奈何,最終選擇“妥協”。
微信紅包是互聯網應用技術和傳統習俗的巧妙結合,強化了網絡空間的交往,增進了感情交流的互動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微信紅包也不例外。若不分場合不分地點搶紅包,搶紅包從閑暇消遣的“好玩”“雅趣“,演變為春節假期的“家庭大戰”,甚至因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冷落家人,疏遠情感,實在是舍本逐末。
癡迷于某種事物而不能自持,異變為成癮的思維與行為定式,無異于一種心理疾病。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科技正在不斷改變人類的生活,但人類有著強烈的社會屬性,當我們對搶紅包趨之若鶩,難得的春節長假里,只見網絡紅包不見身邊親人,不妨捫心自問,到底是我們在搶紅包,還是紅包在搶我們?
我們向來注重禮節,人情來往、待人接物中關注對方,應答得體是一種禮節,也是一種親近感情的別樣表達,而一門心思就想搶紅包,心不在焉,由此怠慢了別人,也顯得非常不禮貌,不文明。
為搶紅包夫妻反目雖是一個個案,但這個特殊的事例,向人們發出警示:為搶紅包冷落家人、淡薄親情是買櫝還珠。正確對待數字通訊化時代的網絡新事物,珍惜親人相聚時的美好時光,用親切的交談和笑容維系美好的情感,當真誠交流和微信紅包相輔相成,人間的親情日漸緊密而不被紅包稀釋,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親情的距離,感受新春的溫暖和力量。
莫讓搶紅包蓋過親情"主題歌"這個春節長假,手機上搶紅包的火爆程度令很多人開了眼界。家人團圓、親友聚會等場合,總有人低著頭緊握手機、緊盯屏幕,頻頻滑動指尖搶紅包。毫不夸張地說,搶紅包著實成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風景。
新春佳節是家人團聚、共敘親情的時刻,向親友派發紅包是傳遞祝福與關愛的民俗傳統。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讓搶紅包從線下走到線上,一些遠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時空為彼此送達一份心意,一些電商巨頭也借機為觀眾奉上“紅包大禮”,給人們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歡樂。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不少人發現,搶紅包正從消遣的“伴奏曲”演變為春節長假的“主題歌”。游子千里歸家,依舊沒有跳出方寸屏幕,抱著手機搶得不亦樂乎,把滿懷期待的父母晾在一邊;老同學的微信群里,舊友說話無人應答,丟個紅包立刻“炸鍋”;有的微信群玩紅包接龍,“你方發罷我登場”,不分晝夜搶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飯、開車等紅燈時都有人緊盯屏幕,生怕錯過紅包。
難怪有人驚呼,搶紅包正在毀掉春節。無論多么搶眼的“紅包”,也難以換來親人溫馨的笑臉。試想這個假期,一些人為搶紅包甚至沒有看上完整的節目,沒有和親人說上幾句稱心的話語,沒有來得及和爸媽嘮嘮知心嗑。這樣的春節過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搶紅包、刷微信不應成為生活的主題。春節長假過半,不少人又得準備踏上歸程。趁著長假的尾巴,請放下手機,給父母妻兒一個微笑和擁抱,重新唱響親情的春節“主題歌”吧。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4
烏云遮月,雨霧綿綿,紫色的樹影在風中搖晃,?“當,當,?當”的鐘聲從慶云古剎中悠悠地傳出。在家中的溫馨一家,在戶外的年青一代,身在異鄉的游子,皆在此刻發出一聲歡呼—春節到了。
又到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辭舊迎新的時刻,在大街兩旁,均是趕著去采購年貨的一家大小,高高掛起,像一串串冰糖葫蘆的紅燈籠和商家貼在商鋪門口的“恭賀新禧”,一幅嶄新的畫卷映入我的眼簾。這是過年才有的景象,年復一年,這是中華兒女數千年不變的情結。
一如往常,我和父親來到繁華的天寧路,路兩旁的花壇早已擺上了各式各樣的燈飾和園景:有的是孔雀,有的是金蛇,有的是飛龍,有的是花籃……形態各異,可謂是巧奪天工,惟妙惟肖了。路邊的樹木也被裝飾起來,主樹枝被圍上紫色的燈飾,而樹干則被圍上藍色的霓虹燈。在牌坊廣場上也有兩只巨大的蛇娃娃向大家拜年。
年初二,我和母親回到農村,雖然已過了年初一,但鞭炮聲仍不絕于耳,到了屋里,迎面而來的.不是祝福語,而是讓晚輩最不想聽到的“長輩十大嘮叨”,還好我明哲保身,說道:?“我先上去放行李!辈坏人麄兓卮穑冶泔w奔上樓。一進入黑夜,人們就開始放煙花,不同方位的煙花一個接著一個,真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下樓時,我也不明白為什么屋里會多了一個外國人,我又想上樓,母親的一句話硬是把我給拽了回來:“過來,你幫我翻譯一下。”我只得垂頭喪氣地走了過去,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那位外國友人的英語我大部分能聽懂,可是母親還要我翻譯一些難說的成語,?我還“被自愿”當了三天翻譯,這或許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吧。最后,那位外國友人還給了我他的QQ和電子郵箱。
古鐘響,青龍辭別神州地;談笑間,金蛇輕叩百家門。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5
清晨,窗外傳來一陣陣“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我飛身下床,朝窗外望去,大街上人來人往,身上都穿著紅色的新棉襖。哇,今天是春節。春節如期而至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F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后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每家每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每年,我都非常期待春節的到來,因為熱鬧,因為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6
春節又到了,在小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對于眾多小孩子來說,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但對于我來說,春節沒有這么好,春節的到來,卻不能給我帶來喜悅。因為,我是窮人家的小孩子。每當春節早上我一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爸媽的壓歲錢,能有好多的點心吃,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無情的事實不得不讓我熄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誡自己:別再癡心妄想了,你是窮人家的小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門口,望著別家小孩子們歡樂的笑臉。
又是一陣清脆的爆竹聲,把我從往事中拉了回來。是啊,我該起床了,盡管得不到爸媽的壓歲錢,還有那琳瑯滿目的點心,可床還是得起的'。我以極快的速度梳洗完畢,當我跨出房門時,廳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沒錯!那是我爸媽擺放出來的點心,沒錯的!當我想到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里還拿了一張嶄新的50元人民幣,帶著無限關愛說:“麗,新年快樂,這是你今年的壓歲錢,拿好,別丟了!”我頓時驚呆了。問道:“媽,我們家庭狀況不好,拿壓歲錢干啥?”媽笑了笑:“傻小孩子,改革開放這么久了,我家狀況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媽對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窮了,你就放心拿著好了!薄澳沁呥有點心,多吃點!蔽乙槐囊惶,跑到點心前,抓了一大把,開心地吃了個痛快。
我靠著門邊,一手拿著點心,一手捏著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再望著不遠處那群小孩子打鬧的情景,聽著大人們說著“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7
中國的春節來歷繁多,習俗也繁多。比如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還有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對于舶來品“情人節”,雖然被商家炒得熱熱熱鬧鬧,但如果讓煙臺人三者只能選其一的話,大家卻均不約而同舍棄了它?磥,目前我們暫時不用擔心洋節會取代中國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今年情人節與春節相距很近,春節沒有受到沖擊,反而是情人節被淹沒在忙年的氣氛中,由此可見,中國人最重視的是春節,這一點不會改變。
春節的高中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江蘇,雖然離開家鄉已經多年。但對家鄉過春節的情景可是記憶猶新。
“酸溜溜,甜絲絲。蘸著餃子真好吃!”照我們那兒的習俗,過春節每家每戶都要用上得“醋蒜”。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開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沒剝皮的蒜放進壇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和糖,封上,留著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黃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孩子們最喜歡過春節,從一放寒假就開始準備。頭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帶著去買一身新衣服,連襪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們這些愛美的`女孩子總會忍不住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們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響聲,響徹云霄,嚇得那些膽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其實就是相當于春節的“彩排”。夜幕一降臨,就會有鞭炮聲,這便有濃濃的年味。,但家鄉有個習俗,就是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財氣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幾天,每家每戶都得大掃除,必須干干凈凈得迎接春節。
除夕夜非常熱鬧,這一天每家每戶張燈結彩,走在街市上,就好像在看花燈似的。門外貼著紅紅的對聯,屋里貼著年畫,鞭炮聲不間斷。年夜飯也是少不了的,每家每戶的都圍著大桌子,這時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場了。一打開塞子,一聲酸甜味撲鼻而來,一會功夫,幾大盆餃子就見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煙花,美麗的煙花帶著一家人的祝福,飛上天空,整個鎮子都沉浸在了喜悅的氣氛中國。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須守歲。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夜迥然不同,每家每戶門前堆積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紙片,全鎮都休息了。
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鎮子沿河的街道掛上的一排大紅燈籠。孩子提著各色的花燈出門了,有兔子燈,龍燈、猴子燈……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比較著誰的花燈漂亮。
十五一過,這春節就結束了。年輕人們帶著新的希望又離開了家鄉,老人又翹首期盼著下一次的團圓。
【春節的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高中春節的作文02-12
[合集]高中春節的作文04-13
春節隨筆高中作文01-14
高中春節的作文經典(3篇)04-12
高中春節的作文(大全15篇)02-13
【實用】高中春節作文三篇03-31
春節高中作文[精華15篇]01-18
【精華】高中的春節作文(精選24篇)03-30
【精品】春節高中作文七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