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哲理故事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哲理故事作文1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哲理故事作文2
走進自然,享有無限風光;親近自然,領悟生命真諦;師法自然;感悟人生道理。
草的哲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草的堅強。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只有那青翠可人的綠外套;沒有百合的亭亭玉立,沒有玫瑰的阿娜多嬌,只有默默的無人知曉。這是草告訴我要在平凡中做人,在堅強中長大。“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是草告訴我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堅韌的毅力。
葉的哲理
葉,樸實自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葉的無私奉獻精神。“書中夾紅葉,紅葉顏色好,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這是葉的堅持,雖然干了,依舊紅艷。同時,也是葉教會我堅強、執著。更重要的是,它也教會我在平凡中生活,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一片葉就是一個整體,葉雖落了,但是它已經把所有的一切給了別人。同時,葉子飄落離開大樹,也是向人一樣離開母體。一樣的葉子終究要離開大樹,一樣的.人也要適應社會。
竹的哲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是竹子告訴我的執著,堅韌不拔。他讓我懂得只要執著不變,下一站就是我要的天堂。同時,竹更顯得清雅。陶淵明“識迷途其為遠,覺今是而昨非,”竹傲然挺拔,他告訴我做人是要堂堂正正,挺直腰桿。竹一節一節地生長,又教會我人生的進步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
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師法自然,從自然中感悟真諦,從自然中學習人生道理。
哲理故事作文3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都包含著一些大哲理。
堅持不懈的哲理
我的媽媽很疼我,但是管我學習卻很嚴。有一次,我得雙百分,是全學年第一。我的媽媽知道了,臉上便笑成了一朵花。又有一次,我考得十分不好,媽媽知道了,便耐心地為我講解題。而且多少年如一日,從不間斷。漸漸的我明白了一個哲理,那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就定能成功。”
要保護環境
我十分喜歡吃香蕉。有一次,媽媽買了一大串香蕉,我看著香蕉發現,香有著黃色的皮,皮摸起來又軟又滑。聞起來有一股濃濃的香味。回到了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兩根。可是我吃完后就把香蕉皮從樓上扔到了樓下。晚上我出去和伙伴們玩耍的時侯,一下子踩到了我扔下去的兩個香蕉皮,沒想到重重的摔倒了。事后我明白了一個哲理,那就是:“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尊老愛幼的哲理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看到有一位老爺爺上了車,一位年輕人見了后,急忙說:“老大爺,老大爺,你來坐我這兒吧。”老爺爺見了后連忙笑呵呵地說:“謝謝啊!”只見車上的乘客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下車了,我想剛才不不是人人都應該知道的哲理——尊老愛幼嗎?
同學們,你們發現生活中的這些大哲理了嗎?
【哲理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哲理故事和哲理11-23
哲理故事03-29
哲理的故事01-14
經典的哲理故事11-23
經典哲理故事11-23
哲理故事作文素材03-17
作文哲理故事素材03-09
簡短但有哲理的哲理故事11-23
成功哲理故事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