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舍與得_關于選擇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舍與得_關于選擇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城里的孩子,他卻來自貧窮的鄉下,我們在同一所高中讀書。他學習刻苦,因為他說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要到大城市里去做一位人民教師,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滿意的收入。我們高中畢業了,我選擇了廣西大學,成績比我好的他選擇了一所師范大學。三年后我們大學畢業了,我選擇繼續攻讀碩士,他卻放棄了在外省高中當語文老師,放棄了一個月5000元的工資,選擇去西藏支教。
每到暑假或者寒假,打開QQ窗口可以接受到他的很多照片,照片里,典型的高原紅雙頰的西藏孩子們歡笑著圍在他的身邊,手中拿著他買來的巧克力。孩子們簡陋的泛黃粗麻背心和早就過了年代的膠質涼鞋和他一身筆挺的西裝格格不入。
他說他一個月的收入只有1500,生活得十分勉強,那邊的條件也比較差,教師的伙食不好,公寓經常停水,有時候夏天一個月才能洗的上一次澡。但他說他不后悔。他說,每當他看到藏區的孩子們在自己的幫助下一天天成長,獲得更多的知識,他便覺得十分滿足。他真的當上了一位人民教師。“
這一段文字是一個廣西大學畢業生在參加全國“建設幸福中國”演講比賽寫的,我有幸目睹了那場比賽,一個瘦小的女生幾乎是僵硬地抽泣著艱難地背完了演講稿,但是因為超時30多秒成績直接墊底,但卻獲得了全場聽眾們最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些掌聲不只是給這位女生的,更多的是給演講稿中那位去西藏支教的人民教師。
他是個農民的孩子,他本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到一個大城市見見世面,他卻舍棄了大城市里的小康生活,選擇去了一個生活條件更加艱辛的地方,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舍棄了自身利益,卻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得到了更大的利益,有人說他什么也沒得到,我相信他得到了許多,并非是物質條件,而是更深層次上的東西,他得到了心靈上的安慰,其他支教教師的鼓勵與支持,藏區孩子們的感恩還有眾人的尊敬。
很多人說我們的一生都在選擇中度過,每一次選擇都會是一次性且不可逆的,每一次選擇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一次轉折,正如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詩篇《未選擇的道路》里所說的“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恐怕我難以再回返”。我覺得我們的一生還在取舍中度過,我們在生活的同時也要平衡舍與得的關系,有舍才有得。大概就是因為這個關系,“舍”、“得”才連在了一起。舍得是一種豁達的胸懷,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人要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只有學會放棄才能登上人生的巔峰。
其實“舍與得”也不用放得那么大,我們是高中生,還未有那么多的經歷和體驗,所以目前取舍的話題也可以很小很實際。為人處世,舍棄一些狹隘的思想,就會收獲豁達的心胸;與人交往,舍棄虛偽,就會收獲友誼;想做學霸,舍棄休閑娛樂的時間,就會收獲理想的成績。
【舍與得_選擇的作文】相關文章:
舍與得作文05-06
舍與得作文12-31
關于舍與得的作文12-08
(熱)舍與得作文01-20
舍與得議論文作文05-12
舍與得議論文作文400字05-12
選擇得“正分”的生活人生感悟故事05-12
高考生物選擇題巧得高分法05-05
《舍與得的人生課》讀書心得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