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寄哀思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哀思作文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1
三月四月之交的時節(jié),春將它的消息寫上紙鳶,寄給世人。含著春芽的矮樹上,各色的昆蟲停于南柯,一個名曰“清明”的時節(jié)在冥冥之中來臨。
他在我懂事之前就得了阿爾茨海默癥,本就少言寡語的他就更不愿意說話了,而幼小的我卻不知發(fā)生了何事?頑皮的我總與他爭著看電視,我要看我的動畫片,他要看他的《西游記》。但電視總是播著動畫片,他想與我說話卻總也說不清楚。于是,他便對著我呆呆地笑,將布滿胡碴的嘴角咧得極大,露出最后一顆濁黃的門牙,顫抖的手捏著金黃的橘子,一邊笑,一邊看著幼稚的動畫,默默地陪著我,而相對無言。
幾載韶華如水匆匆而過,他愈來愈衰老,摔壞了手,摔壞了腿,我漸漸長大,明白他的時間不多了,我會去耐心地看著他在房間里徘徊,聽拖鞋“噠啦噠啦”的聲音,可是他連讓我懂事的時間也沒留給我。望著父親送他去醫(yī)院的背影,我沒想到這竟是最后一次目送——僅僅留給我一個背影,這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jié),一場雨淋濕了多少斷腸人。他去了另一個世界,那里沒有傷痛,沒有衰老,沒有頑皮的孩子與他爭著看電視,只有一片安靜祥和……
親愛的爺爺,愿您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清朋祭祖懷先烈,可懷念者甚多。緝毒先烈有碑卻無碑文;戰(zhàn)士們一腔熱血為國而亡……而最不能讓我忘懷的是他。
直到我上了小學二年級,作業(yè)繞得我心煩意亂,他卻偏偏在我身邊走來走去,因為腳上的拖鞋“嗒拉嗒拉”不停地響著,這聲音像一團毛線上結了無數個小疙瘩,我總將他趕出房間,卻從不考慮他的感受。你可知道我有多后悔,去如果給我一次再來的機會,我會覺得這聲音多么的'動聽啊!可惜,我卻無法再聽到了。
他躺在醫(yī)院花白的房間里,皮膚沒有一絲血色,甚至連睜眼睛的力氣都沒有。“您起來啊!我還等著您病好后一起看《西游記》,一起吃秋天的橘子呢!”幾個月后,他在一個安靜的早晨悄然離去,似一片輕云,來得無聲無息,走得毫無痕跡……
電視中的《西游記》還在播放,手中的橘子還剩一半,只是一起看電視,一起吃橘子的人去了更遙遠的地方,化作人間風雨,默默陪我長大。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2
在我國,祭祖文化源遠流長。“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清明祭祀中,涌動的是人間共通的情感,是古今不絕的思念,是融入中國人血脈、薪火相傳的文化信念。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所所長向云駒介紹,清明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中國漢族傳統(tǒng)的清明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
中國與清明有關的古詩詞中飽含祭祖和緬懷先賢的情懷。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刻畫了唐代盛行的清明掃墓之風。“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透過文字,能感受到掃墓時思念故人的凄涼。
傳統(tǒng)的樂舞告祭儀式里,中華兒女在悠悠樂聲中向先祖神靈虔誠祈禱,緬懷故人。陜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傅功振介紹,我國除漢族外,還有彝、壯、布依、滿、侗、瑤、白、土家、黎、傈僳、畬、水、納西、仫佬、羌、毛南、仡佬、錫伯、普米、俄羅斯、鄂溫克、京、赫哲族等也過清明。在海外,也是新加坡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日前后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說起有關清明詩句,也許最膾炙人口的'莫過于杜牧這首《清明》。
轉眼,清明又至,記者跟隨“牧童所指”來到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區(qū)。一場春雨降臨這里,花香暗涌,鳥兒啁啾。秋浦河上野鴨悠然游弋,岸邊曲徑回環(huán),透過亭臺、書院與茶田,遠眺墨青般矗立的現代化樓宇,恍然置身世外桃源。為了“記住鄉(xiāng)愁”,那些渴望親近泥土的游客可以走進杏花村,而“開心農場”也不拘于網絡虛擬的開墾收割。
這里的“詩、酒、茶、花、水”等文化元素,與池州本土佛文化、儺文化、徽文化和杏花村文化的有機互動。牽牛試犁、播撒稻種、“杏花村里半畝田”認領認耕等農事體驗,令“歸田園居”不再只是詩中的怡然自得,更讓往來者讀懂并記住“鄉(xiāng)愁”。
向云駒說,清明節(jié)可視作是中國傳統(tǒng)春季節(jié)俗的綜合與升華。人們今天所說的清明節(jié),其實是古代“寒食”“清明”“上巳”三個節(jié)日的復合體。在古代,清明節(jié)前兩日原為“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3
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每個同學都身穿校服,脖子上戴著紅領巾,手上拿著我們親手制作的、將要親手獻給革命英烈的小白花,每個同學都神情嚴肅,沒有了往日的嘻嘻哈哈和調皮淘氣。
我們踏著沉重的腳步走進安康烈士陵園,每個人都沉默不語,一聲不吭,默默地望著旁邊的花草。穿過花草,向深處走去,只看見一個小廣場的中心有一個高為19.49米的烈士紀念碑,上面刻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符先輝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不垂朽”八個大字。“這座墓碑為什么要定這么高呢?”一個同學發(fā)問。老師回答:“因為解放我們安康最后的、最大的、最重要的牛蹄嶺戰(zhàn)斗發(fā)生在1949年,這樣做正是為了紀念牛蹄嶺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向革命烈士默哀的儀式開始了,盡管此時此刻天上正在下著傾盆大雨,但每位同學們都全部收起了雨傘,靜靜的低下頭,一聲也不吭,讓那些如斷線珍珠般的雨水流在我們身上,就像我們眼中的淚水一樣盡情的流淌……,此時此刻,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樣……
默哀過后,我們便開始自由參觀,有的同學緩緩走向烈士墓地向英烈致以革命少先隊隊禮,有的同學默默地讀著烈士墓碑上英雄事跡,也有同學凝望著烈士的墓悄悄抹淚或送上一朵小白花。
參觀完烈士的墓地,我們參觀了牛蹄嶺戰(zhàn)斗展覽館,里面記載了牛蹄嶺戰(zhàn)斗的路線圖、戰(zhàn)斗情況,以及革命英雄和先烈的.英勇事跡,其中光榮犧牲的符先輝、張孝德、孟俊岐等先烈的光榮事跡尤其令人感動不已。最后我們還參觀了“三線學兵事跡展覽館”,感受到了解放后大西南鐵路建設者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跡。
我們要時刻銘記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祖國的建設、人民的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像烈士那樣撰寫自己精彩的人生,只有懂得珍惜,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chuàng)造未來,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走在回校的路上,大雨依然下個不停,我們大家的心情沉痛不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個清明節(jié)真叫我終生難忘啊!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4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這個時候光景,我總會想起我那已故的祖父。
他有著端正闊大的鼻子,厚嘴唇,一雙明眸眉清的眼睛,蒼蒼的白發(fā),看上去挺高大威武。他是一位退休多年的教師。
他是一個既和藹,但卻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及其嚴厲的人。他要求我從小就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從我四歲時開始,他就天天教我背唐詩宋詞。印象中,我背的第一首詩是“詩仙”李白寫的《靜夜思》,詩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祖父教我讀完后,便滔滔不絕、語重心長地說:“這首詩是李白在外面思念故鄉(xiāng)時所做的一首詩。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想起自己的故鄉(xiāng),想起故鄉(xiāng)的親人。我以前在外求學,剛開始,當地的人文歷史和優(yōu)美景色都很吸引我,總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可日子久了,卻愈發(fā)想念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想念老母親做的飯,想念我那左鄰右舍們。這時才突然發(fā)現,原來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己的'親人才是最珍貴的。”
起初,我不太理解祖父說的這番話,總覺得哪里生活不是生活。但現在我也在外求學了,我才真正明白祖父說的那番話。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的,每到節(jié)日,我就愈發(fā)想念我的故土,想念我那些兒時的玩伴。
除此以外,祖父還教會了我許多人生道理、生活經驗,分享了他的許多人生故事。他還要求我每天花半小時來閱讀,堅持每天寫日記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衛(wèi)生習慣。謝謝您,祖父,謝謝您的嚴格要求,才有現在勤奮好學的我。
祖父不僅是個既嚴厲又和藹的人,還是個老實敬業(yè)的人。
聽祖母說:“三十多年前,祖父開始了自己的教書生涯。因刻苦工作,老實做事,不久就被推選為副校長。在當時的年代里,老師的工資很低,祖父擔心教師們因工資低而無心教書,便賣掉了家里的一些貴重的財物,將賣來的錢財作為工資派發(fā)給教師。以此鼓勵教師們認真教書。
祖父在的時候,常常教誨我說:“做人要誠信,做事要踏實,學習要刻苦,工作要盡責。”這既是他對我的要求,也是對我的期望。祖父,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謹記您的教誨,砥礪前行。
祖父不到古稀之年就去世了,也許是積勞成疾吧。祖父,愿你在那邊一切安好。
【清明哀思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寄哀思作文03-02
清明節(jié)寄哀思的句子12-04
寄托哀思作文04-08
寄托哀思的話10-01
默默的哀思作文800字06-10
哀思小學生作文05-03
母親節(jié)哀思作文04-05
寄托哀思的古詩句04-18
父親節(jié)獻禮寄托女兒的哀思日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