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寄托哀思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寄托哀思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寄托哀思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寄托哀思作文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給爺爺上墳。走在路上,我看到許多人,他們也都去上墳。忽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背了起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回到家,我看到奶奶折了許多金色的東西,很好奇,便問:“奶奶,這是什么呀?”“是金元寶,銀元寶,給你爺爺燒的錢。”我很奇怪,明明是紙,怎么說是錢?
該上墳了。我和爸爸一起去給爺爺上墳。爸爸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然后把“金元寶”“銀元寶”倒在圓圈里,用打火機點燃了它們。火快熄滅得時候,爸爸拿起帶的一瓶水倒在了火上。我想:可能是為了避免失火才這樣做的吧。我拿起鮮花放到爺爺墳前,爸爸讓我磕了一個頭,祭拜便結束了。
回到家,我問爸爸:“為什么在清明這天要去上墳?”“因為我們很想念我們的親人,祭拜是一種表達思念親人的方式。”“就像我們昨天在網上祭拜烈士一樣,我們很感激他們給了我們幸福的今天,我們也很懷念他們。”
爸爸說:“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翻了翻資料明白了: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做了國王,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著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來。誰知把介子推母親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節與清明合二為一。
我還奇怪呢,為什么老師讓我們背《寒食》這首詩,原來清明和寒食是一個節日。
盡管這個節日沒有紛紛的雨飄落,但我可以感覺到家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好好學習。
寄托哀思作文3
初夏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在這初夏的五月,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世界,撕碎了我們華夏兒女的心。
全國人民牽掛,世界人民牽掛。為了寄托我們的哀思,悼念遇難同胞,五月十九日十四時二十八分舉國哀悼,汽笛長鳴。我們全校師生聚集在一起,降國旗默哀。校園里安靜無比,往日的歡聲笑語沒有了,課堂上歡快的`歌聲沒有了,優美的舞姿沒有了……每個人的表情凝固了一般,心情是那樣的沉重,表情是那樣的嚴肅。
全國人民捐款,世界人民捐款。為了幫助災區恢復重建,為了災區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我們全體師生也紛紛捐款,年輕的教師把給孩子買奶粉的錢拿來了,老教師把給父親抓藥的錢拿來了,同學們把父母給買衣服的錢拿來了……為災區人民早日度過難關盡我們微薄的力量。
此時此刻我突然感覺長大了,有了一種責任感。為了寄托我們的哀思,我會默默地為汶川祈禱。
【寄托哀思作文】相關文章:
寄托哀思的話10-01
寄托哀思的古詩句04-18
父親節獻禮寄托女兒的哀思日志12-09
筷子寄托的情感作文04-17
清明寄哀思作文03-02
清明哀思作文大全11-14
默默的哀思作文800字12-28
哀思小學生作文12-07
母親節哀思作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