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寫重陽節作文

時間:2022-08-23 08:41:37 作文精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寫重陽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重陽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重陽節作文

寫重陽節作文1

  老師告訴我們,“重陽節”也稱“老人節”,我們要多關心家里的老人。

  這天,奶奶像往常一樣很晚才回家,臉上露出一副疲憊不堪且痛苦的表情,我急忙跑過去問:“奶奶,您怎么了?到底是哪里不舒服?”奶奶嘆了口氣說:“哎,老毛病又犯了。今天多走了點路,腳上的老繭又開始疼了,真是要命!”我就說:“奶奶,要不我為您洗腳吧,這樣會不會好一點?”奶奶笑瞇瞇地說:“乖孫女,你想幫我這個老太婆洗腳,是真的嗎?”“那當然了,您就等著吧。”“好好好,我可享福嘍。”奶奶樂呵呵地坐到沙發上。

  我一下跑進衛生間,從熱水龍頭里放了大半盆熱水,調好水溫,小心地端到奶奶面前。奶奶脫掉鞋子和襪子,我把她的雙腳放入盆中。奶奶的.腳背布滿了凸起的青筋,就像山坡上一條條凹凸不平的小路。腳趾甲又厚又黃,腳后跟裂了好幾道深深的口子,腳底布滿了一個個硬邦邦的老繭。看看這些老繭,就可以想到奶奶每天干活有多辛苦了。我撫摸著她粗糙的雙腳,眼前浮現出小時候的情景:記得一個夏天的雨后,調皮的我趁奶奶出去洗菜,便獨自一人來到屋外的水坑里玩起了“踩水花”。正玩得忘乎所以,“撲通”一聲,我摔了個四腳朝天,嚇得大哭起來。奶奶聞聲趕來,把我抱回屋中,給我換上干凈的衣服,再給我擦頭發、擦身子、洗腳,還柔聲安慰我:“乖,不哭,不哭……”奶奶用她那雙碩大而溫暖的手掌搓揉著我小小的腳。腳趾、腳背、腳底、腳踝,每一處都毫不怠慢……

  這時,奶奶和藹地對我說:“孩子,你怎么了,心不在焉的?”我這才回過神來,支支吾吾地說:“沒……沒什么……”“洗了這么久,水都要涼了。”我趕緊拿來干毛巾為奶奶把腳擦干。奶奶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臉色顯得非常紅潤,目光中透著慈祥和滿意。

  沒想到,小小的舉動竟帶給奶奶帶來這么大的安慰。我暗暗地對自己說: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奶奶,讓她享享清福,安度晚年。

寫重陽節作文2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蘊。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

【寫重陽節作文】相關文章:

寫重陽節的作文5篇05-08

寫重陽節的古詩04-26

寫重陽節的詩句大全05-09

關于寫重陽節的文章05-08

寫重陽節的古代詩句05-09

社區重陽節簡報怎么寫05-08

寫重陽節的小學生作文500字04-17

村社區重陽節活動方案怎么寫05-11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故事-重陽節作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