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年級語文的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命題指導思想:
1、尊重教材,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類型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注重書本知識與日常語文學習活動的整合。
2、通過設計具有現實背景的問題和探索性問題,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綜合素質。
考試成績:
年級平均分為90.38分,優秀率96.9%,及格率100% ,班級最低平均分89.9最高平均分94。
成績現狀:
五年級共有九個班,班與班的情況并不相同,經過九位語文老師的共同努力,班與班之間生與生之間的成績差距在逐漸縮小,年級平均成績在逐漸提高,多次考試及格率均為100%。
試卷組成:
本卷分“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表達”三大部分,分別占40%、30%、30%。
試卷分析:
1、積累運用:
試題說明:這部分試題的內容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本冊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試題有兩大特點:1、內容靈活,形式多樣,考察知識點較多,覆蓋面較廣,試題的正確答案均需經過思考、判斷,如第四題對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及課文重點內容的考察。2、對課內學習的適當拓展,這部分的第七題寫表示“看”的意思的一字、兩字、四字的詞語,是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第九題的“選對聯寫理由”則是課上語文知識與課外讀書活動的有機結合。
取得成績:各班學生的得分情況普遍較好,以此證明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可以肯定教師們充分認識到抓實基礎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語言的基本積累,夯實生字詞,切實完成教材的基本要求,真正關注學生的語文積累,豐富學生的“素材庫”。
存在問題:有些學生基礎仍不過關,錯別字現象比較嚴重;學生答題習慣不好,沒有認真審題,致使眼高手低的現象也有發生。
2、閱讀理解
試題說明:這部分試題內容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課內閱讀側重于對重點文段的積累及詞語和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的考查。課外閱讀突出了對句段理解能力的測試,從字、句、段、篇、標點五個方面檢測了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從字的理解上看,難度較大,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的意思,這不僅需要學生對短文內容的深入理解,還要學會分析和判斷。從句的理解上看,側重考查了學生依照閱讀短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從段篇的理解上看,考查了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試題還進行了適當拓展,檢測了學生的課外積累。
取得成績:課內閱讀部分,學生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所以填空部分掌握較好,失分極少,反義詞的填寫正確率也很高,反映出教師們對文本教學的嚴謹落實。課外閱讀部分多數學生能夠在仔細研讀短文內容的基礎上審慎答題,而且由于學生課外閱讀量的逐漸增大,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斷增強,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實際來理解文中句意,如對“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的理解許多學生能夠在考場上引經據典談感受,儼然寫成了一篇小短文。這種能力絕非一日之功所能達到的。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做到了要求學生不僅能口頭——而且必須書面——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
存在問題:部分學生對于理解題的答題標準和答題技巧還存在明顯不足,失分比較嚴重。我們也認識到這項訓練必須從低年級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另一失分比較嚴重的原因是學生的應試能力比較薄弱,出現明顯的審題失誤、錯答、漏答現象,如四字詞語寫成兩字詞語,從文中選詞均答成自己隨意寫詞,標點符號一題整題漏答。
3、習作表達
試題說明:學生習作訓練,應從長遠考慮,讓學生體驗生活,表達生活。本次考試作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題材在有所界定的基礎上呈現寬泛、開放的特點,寫童年的一件事,可以是開心的、感動的、煩惱的、悔恨的、啟迪的等等印象深刻的事,有較大的寫作空間。
取得成績:學生作文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寫作題材廣泛靈活、寫作方法不拘一格,語言比較生動,比較講究布局謀篇,具備了一定的寫作技巧。語文教學究其實質是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所以擴大閱讀量、拓展閱讀空間,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就顯得極為重要。日記的寫作和摘抄是多讀多寫的有效落實,開學至今,我們年級每個學生都能保證每周兩篇日記,有些優秀生的日記總數已超過30篇,摘抄日記也能做到每周兩篇,我們組的九位語文老師認為這樣訓練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存在問題:有些學生的審題能力、語言應用能力還應加強,詞匯貧乏,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尤其是有些學生不能圍繞主題對一件事做具體細致的描寫。
改進措施:
1、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觀念,多角度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2、繼續加強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達到理解、積累和運用三結合的理想境界。同時引導學生走出課堂體驗生活、感受人間真情,通過“寫作文”、“讀作文”、“講作文”等有效方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3、全面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挖掘學生錯誤背后潛藏著的學習行為、思維品質等問題,并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4、教學中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中來,通過學生自主活動,意義建構,進而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
5、注重通過創設新的情景,讓學生在變化的情景中去運用,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訓練,較少采用大量的、機械的、重復的操練。進一步改進雙周作業的導向性和檢測性,希望能在練習的過程中實現再學習、再發展。
6、課堂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作業方式和結果,對題意的理解,并不僅僅是審題一剎那的問題,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一堂課,落實到每一個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要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7、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十分注重積極的情感、負責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培養,發揮非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五年級語文的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分析03-09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1-21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4-25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2-08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1-14
中考的語文試卷的分析12-09
[經典]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6-27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6-24
中考語文試卷的分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