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需要跟試卷打交道,作為學生,想要成績提升得快,那么平時就一定要進行寫練習,寫試卷,什么樣的試卷才是好試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
一、考試概況:
本班共有學生24人。考試平均成績71.9分,優秀率42%,及格率67%,因而可以看出學生兩極分化嚴重。
二、試題分析:
此次測驗題目復雜度高,覆蓋面廣泛,旨在評估學生對拼音的認知與拼寫能力,對生字的記憶情況,以及在句子填空、口語表達及書面敘述等多方面的能力。這實際上超出了學生當前學習階段的知識范疇。以下是針對該情況的具體分析:請根據上述要求,以相同的格式和內容類型,修改給出的.文本內容。
1、按聲母順序排列順序。
2、按順序默寫韻母。
3、看圖選音節填空。
這段任務涉及的是對基礎漢語拼音知識的考查,主要包括聲母表和韻母表的記憶與默寫,以及對拼音的辨識能力。學生們普遍能夠準確解答這類題目,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個別環節上出現了錯誤。我將按照要求進行修改:這份試題設計得較為基礎,旨在檢驗學生對漢語拼音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是聲母與韻母的認知和拼讀能力。大部分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但仍有少數同學在某個或幾個環節上未能達到預期答案。這樣改動后的表述保持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同時進行了簡潔明快的調整,符合“不是擴寫,也不是回答問題”的要求。
4、判斷音節的對錯。
5、把音節補充完整,并標上聲調。
這兩道題考查學生對拼音的認識及拼寫的正確,也無形中考察學生的細心程度。大部分學生出現錯誤都是因為不夠細心而造成的,聲調標錯、筆誤現象較多。
6、審視學生的漢字記憶能力,大部分學生均能準確拼寫,僅有部分學生未能掌握,常將字誤寫為形聲字。
7、選字填空。
8、照樣子,補充句子。
這段內容主要討論了學生在完成特定語言練習時所遇到的挑戰。其中,第8題尤其讓人頭疼,尤其是第4小題,對很多學生來說頗具難度。不少學生在嘗試補充句子時感到困難,同時,他們也常常面臨語句不通順的問題,無法像例子那樣流暢地創作句子。
9、口語交際。
10、看圖寫話。
這些題目旨在評估學生的觀察力與語言表述技巧,由于設問繁復且難度較高,因此在考試得分中占有較大比重。因學生未能全面詳盡地作答,故此部分常成為扣分的關鍵點。
三、教學措施:
1、不斷加強學生對拼音的記憶及正確拼寫;對生字的正確識記、書寫。
2、繼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2
一、看拼音寫詞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田字格中學生如何正確書寫,怎樣才能按部首正確均勻地書寫。總體來看本題的得分率不高,約85%左右。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能正確書寫,出現錯字現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這個詞語上。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大學生書寫力度,認真教給學生如何一筆一劃地把字寫端正、寫正確。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組詞
本題既考查了學生對字的偏旁部首的認識,又考查了學生對字的組詞的能力。總體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頁”這個部首,可能是因為這個部首漢字中用的較少或不太好組詞的原因。
三、比一比,并組詞
本題的得分率較高,大致在97%左右。二年級的學生對相似的字的辨別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也可能是因為題目所列出的兩個相似字是平常經常見到的,所以本題的得分率較高。主要失分在于“己、已”“晴、睛”這兩組字上。“晴、睛”這兩個字的區別在于“晴”和太陽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適的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怎樣用合適的詞來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對部分量詞的用法還是比較清楚的,只是出題者在出題時沒有認真核對,以至于出現了“六()把刀”錯誤,讓學生無從填寫,再有答案也沒有認真核對,本來是“四朵花”,答案給出了“四奪花”的錯誤。
五、填上反義詞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相當高,達到98%。主要失分在于“過去”一詞,個人認為,它的反義詞應該是“將來”或“未來”,而答案給出了“現在”,個人認為不妥。學生對“過去”的反義詞也不知曉,幾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標點
本題考查學生的組句的能力,學生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詞語填上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話。學生第1小題做的不錯,能夠補充完整,也能夠填寫正確的標點符號。第2、3小題學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題,學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的是沒有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按原文填空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很高,在99%以上,可見學生對課文的掌握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有1%左右的學生出現錯字,失去1—2分。
八、讀一讀,排一排
本題要求學生對所列出的幾句話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排成一段話,要求在()內進行。本題的得分率不高,大約在56%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上下課的邏輯關系不太清楚,也可能是因為看不清題目要求,因此失去一部分分。
九、猜迷語
本題出題者所列出了一個小彎,給學生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麻煩,讓學生只是看到了理發店里的顧客,沒有真正開動自己的腦子去想。相對來說所列出的迷語也有一定的難度。本題學生得分率較低。
十、看圖寫話
題目給出了一幅勞動的場面,畫面中有兩個人,一人拉車一人推車,車上裝著一些或許是水果一類的東西,兩個人還在交談著什么。學生只要能夠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要求寫出幾句的話即可得分,但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好(約占80%左右)有的學生只能寫一句話且不完整,可見我們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欠缺,還有觀察能力也不強,應多加訓練。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3
本次期中考試試卷共十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其中看拼音寫詞語10分,詞語積累20分,寫句子及給句子排序22分,閱讀題18分,作文30分。從考試的分數來看,班上兩級分化的現象比較嚴重。下面就本次考試情況將前期工作做一下總結,分析得失之處,以期后期的工作能有所進步。
一、成功之處
1、字詞教學注重當堂消化和及時鞏固。學生總體詞語掌握情況較好,這與平時寫字教學時就學生難寫、容易錯的字給兩分鐘的時間記住,然后檢查,寫字作業以百分制評分,每錯一字扣10分,每四單元一評比,看看誰是“細心天使”,誰是“粗心大王”。寫字關鍵是第一次不能將字寫錯,課堂上及時消化和評比制度有效的讓學生第一次就將字寫對。
2、能抓住課本的重點及難點。寫句子及根據所學知識填空,因為有意識的研讀課文,對課本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掌握的較為清晰,所以對重點部分課堂上花時間讀,難點部分著重講解。能考到70分以上的同學在字詞句上失分不多。
二、存在的問題
對明知會考的內容,應該一一過關,尤其是班上基礎薄弱的同學更是如此。如本次詞語積累ABCC式詞語的掌握及將反問句改陳述句學生出錯的就比較多。
一、基本情況
本次檢測參考人數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數xx人,及格率73.62%,優秀人數xx人,優秀率30.58%。
二、試題特點
本試卷分為三大板塊,共十二個大題。
1、內容結構穩中求變,穩中求新。與往年的試卷相比,這次的試卷帶有明顯的延續性、繼承性和創新性。試卷整體保持穩定,基礎知識、閱讀和作文三大板塊穩定不變,分值也保持不變,但通過采用“形近字組詞”、“給句子換個說法”、“給部件組字再組詞”的題型增大了考查面,開放性的題目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答題空間。
2、作文改變了以往緊貼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給予了學生廣闊的自由發揮空間,有利于讓學生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樣分析情況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答題的情況,我們隨機抽查了三個年級50份試卷,對三大板塊學生答題情況抽樣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盡管試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礎題,但大多數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和弱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1、字音、字詞
試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詞,都是本冊教材中學生必須掌握的,應該是很容易的。抽查了五年級20份試卷,全對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從得分來看,學生對字音、字詞的掌握較好。部分同學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題時粗心大意;二是對字音、字詞掌握得不牢固,答題時出現判斷的錯誤。
五年級的選字填空“暮、幕、慕”。多數學生失掉2—3分。其實這是《課堂作業》上的,說明學生平時練習沒有認真答題,錯題也沒有及時糾正。
2、句子
三年級的第七題按要求改寫句子。三年級學生連“縮句”也不會,讓他們改“陳述句”和“轉述句”的難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級選擇修改不正確的一項,并寫出理由。老師乍一看不知道選哪個,更何況是學生。
二年級第十題“把詞語組成通順的句子,并加上標點符號。失分的學生主要是沒有掌握方法,邏輯思維能力不強。
3、積累
所考查的內容是本冊的古詩和名言警句學生大體情況較好,部分學生丟分的原因是寫錯別字或前后顛倒。
失分最多的是四年級對對子。學生不理解意思,關鍵還是平時積累太少。
4、閱讀
四年級找描寫天鵝神態的句子,有學生找成描寫天鵝動作的詞;五年級給“綠色建筑”下定義,學生不知道下定義是什么意思;三年級還沒有接觸排比的修辭手法,卻要求學生填排比的手法,學生當然不會。
5、作文(十二題共30分)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4
一、考試總體情況分析
參加實際考核的總人數是45位考生,他們的總得分為4127分,因此平均得分計算出來為91.73分。在這些考生中,有33人獲得了優秀成績,占比達到了73.3%。另外,有1名考生的成績未能達到合格標準。
二、對試卷的總體分析
這份考卷設計精良,既遵循了教學大綱,又在題型上展現出了多樣性,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它強調了扎實的基本功,并且在評估過程中融入了對文本解讀能力的考察,同時也關注到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水平,整體而言,這是一份高質量的測試卷。
三、試卷題型分析
第一道題,在日常的練習中,學生們通常需要從給出的拼音中識別并書寫聲母、韻母以及音節。然而,有時候題目可能會出現一些混淆,使得部分學生誤以為只需單獨寫出聲母和韻母即可,從而導致不必要的.失分。比如,某個題目要求的是完整地將給出的拼音在四線格上書寫出來,而有的學生只關注了聲母和韻母的分離,忽略了音節的整體呈現,最終因此被扣掉了10分,確實有些可惜。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我們需要明確理解題目的真正要求,即不僅要準確識別出聲母和韻母,還要將其按照正確的順序組合成完整的音節,并規范地填寫到四線格中。這樣,即使題目表述略有模糊,我們也能準確把握其意圖,避免因為誤解而導致的失分。
第二題,圈正確的讀音錯的不多。
第三題,拼一拼,連一連。是為區別形近字,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每、梅”二個字的聲調混淆,所以完成起來有一定困難。
第四題,考察學生看拼音寫字,學生完成得較好。
第五題,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學生完成得很好。
第六題,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這類題目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學期初至末僅有一次期末綜合復習時,曾出現過此類題型。為此,產生了多種不同版本的題目。
第七題,學生完成得很好。
第八題,在閱讀理解方面,部分學生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他們父親的生日,因此在相關題目中留白。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對于漢字“生”的書寫筆順感到困惑。
四、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由于我校學生都是農村孩子,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家長文化程度低,根本不懂如何督促孩子學習,更談不上輔導。加上學前班 教育 比一般孩子少二年,早期智力沒有得到開發,起點比較低,所以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感到困難,從考查中反映出以下幾個方面:
1、更加重視書寫端正、規范,卷面整潔。
2、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仔細答題、仔細檢查。
3、注重在 教學 時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而不是通過題海戰術。
4、加強閱讀訓練,提高閱讀方法。
五、 教學 反思
今后教學中,應在40分鐘的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基礎。對識字這一難點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后進生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樂學、愛學、好學,充分利用班級中的優等生的幫帶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應有所區別,培養學生自己審題的能力,學會變通,舉一反三。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檢測方式,但不能做為評定學生唯一途徑。我們的教學是要讓學生不僅學習語文,更要會用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5
一、題型、分值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次考試的題型分四大類: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二)、課內閱讀24分;
(三)、課外閱讀20分;
(四)、習作30分,另加卷面分2分。從分值看,閱讀與習作占有絕對的大比分,這應該是今后語文教學的一個著力點,因此,我準備這樣做:
1、充分利用課文及課后思考題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即:怎樣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怎樣抓住重點字詞句進行體會;怎樣進行有效的批注;怎樣進行恰如其分的語言描述等,不圖多、快,講求高效、實效。
2、加大小練筆的訓練及講評,讓學生在自己身邊甚至是自己身上找到寫作方法,感受習作樂趣,提高寫作興趣及質量。
二、學生答題結果分析
(一)發揚光大之處:
1、語文天地的`內容落到實處:熟讀成誦——默寫——檢測——反饋——改正——評價。
2、優美篇章會背會寫,及時糾正錯別字。
3、重點詞句的感悟落實到課堂上,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也就是讓學生抓住中心進行有效的感悟與體會。
4、習作隨寫隨評價,特別是根據要求進行習作,并能學以致用。
(二)失分原因:
1、錯別字,尤其是盧妙旋、李沛潔、盧曉盼、盧金泉、陳燚卓、閆少鵬、盧一凡、王展昭等孩子的錯字較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劃分意義層錯誤較多。
3、不能細心審題,讀題時漏字,尤其漏掉了關鍵字,做題時漏題,做后不按題目要求進行自我檢查并及時修正。
(三)改進措施:
1、及時、不定時地糾正孩子的錯別字,尤其是盧妙旋、李沛潔、盧曉盼、盧金泉、陳燚卓、閆少鵬、盧一凡、王展昭等孩子的字,要反復提醒、督促他們把字寫正確,寫規范,寫端正,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加大劃分意義段、意義層的教學力度,多訓練,多反饋,多總結,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3、在課堂上、在訓練時、在檢測時教會孩子細心審題,做到讀題不漏字,做題不漏題,做后按題目要求進行自我檢查并及時修正。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6
此次期中考試是進入畢業班后的首次綜合考試,也是5月20日全市大模擬考試前的一次演練。學生、家長高度重視,成績相比較較穩定。參考人數50人,平均及格人數44人,全科及格人數34人。500分以上20人,前20名等第分界于138,124之間(年級前100名等第總分為120以上,超出兩個等第),未到達全科及格的學生主要集中于數、理、化單科或雙科不及,本班學生再一次反映出數理化薄弱。成績優秀的學生依次為:肖瓔軒、盧奕洲、陳鵬宇、王可、周煜、苑勝南、張超、劉健喬、梁霄、鞠家旭。界于546,502的學生成績較密集,個別分數段出現三人并列現象,反映出一個好的趨勢,大家都在努力提高,并有較強的競爭意識。此次考試大幅提高的學生有:陳鵬宇、張超、劉浩然、張子一、夏宇環、王一羽,望繼續努力,爭取下次考試取得更好的成績。
數學平均85分,不及格14人,其中等第d(60,71)6人,等第d(60分以下)8人,問題十分嚴重,一方面反映出數學基礎薄弱,另一方面反映出學生懶惰,做題少,隨堂練習不認真,不會的題不能深入探究,造成知識點模糊。數學最高分117分,在年級來看并不是最高分,由此看來,部分自認為學得不錯的學生也存在問題,課堂學習習慣不好,不能專注聽課,認為會的不用聽,其實知識點也只掌握了一知半截,而活學活用更談不上,甚至據教師反映很多有期望考海二的學生遇到數學卷子最終一道本事題不做,長此以往,本事自然不會有任何提高,反而止步不前。
語文平均85.8分,不及格3人,分別是鄭博(64分)、鵬瓔(69分)、張思佳(71分)。這三名學生居于d等第,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期望他們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下一次考試相信必須會調整狀態取得好成績。90分以上18人,普遍較好的部分為基礎題和作文部分,閱讀經過幾次練筆有所提高,后50天將集中于提高閱讀,繼續穩定基礎題和作文。我們必須牢固一個原則:基礎題不失分,作文抓分,閱讀爭取得分。
英語平均98.9分,最高分116,不及格1人,c-等第1人,英語成績較穩定,這與家長長期重視單詞聽寫,配合教師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感激各位家長的支持。
物理平均49.4分(滿分70分),不及格12人,幾乎與數學持平,再次反映出理科薄弱。期望加強日常作業的質量,認真完成,獨立完成,不會的題弄懂為止。試卷要認真做,認真聽講,認真糾錯。
化學平均39分(滿分50分),不及格7人。化學主要需加強化學元素識記、化合價背誦、化學公式理解并運用。化學應當是理科中相對較簡單的科目,提高相比較較容易。
政治平均49.7分,全及格,最高分56分,作為開卷考試科目,難度相對降低,但要想得高分,還需課堂上跟教師認真梳理知識點,課下隨時翻看,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又快又準地找到答案,還有一點相當重要,認真審題,很多學生答非所問。
歷史平均52.1分,2人不及格(李春華、鮑冠羽),等第a以上(優秀)27人,期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堅持優勢科目。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7
本學期的期末測試工作已經結束,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合格率、優秀率等)可以得知: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在積累的量上不足,閱讀習慣的養成和獨立閱讀能力欠功夫,習作的總體水平不很高。下面作具體剖析:
一、試卷評價
本次語文試卷滿分為100點。積累運用占40點;閱讀與感悟占30點;習作占40點。試題突出了五年語文的訓練重點,側重考查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
具體來說,試題體現以下特點:
1、題型多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調研室提供的這份試題,注意題型的多樣性,力求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評價,一是盡可能多地涉及到課本的各個知識點表;二是體現習慣、情感、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試題中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從大方面講,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維目標的整合,小方面講,拼音、漢字、詞語、成語、古詩、句子、名言警句、諺語、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機溶合。閱讀和作文題除了考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還注重考查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特別是仿寫哲理性句子,談理想的價值取向)。
2、貼近生活
試題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較為平和、熟悉的環境中,增強答題信心。如閱讀和寫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會覺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達。
3、注重積累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6~13歲是記憶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讓孩子多讀書,多積累一點,利于他們的終身發展。基于這一點,《語文課程標準》將“豐富語言的積累”分別列入教學目的和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試題注意了對學生語言積累的考查。但瑕不掩瑜,此張試題是對學生全面檢測的一張好試題,給老師指引了一盞明燈!
二、試題分析
從整個卷面來看,基礎知識和積累運用部分學生掌握還可,閱讀、習作部分失分較多。
一、積累與運用
1、判斷拼音對錯
此題考查了拼音的掌握情況。學生的掌握情況較好。
2、3、4、5小題是對詞語的書寫和運用的'考察。大部分學生掌握不錯。
二、課文理解,讀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
二、課文理解,讀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
此題考查了學生對課文內容、文言文的理解,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都很熟悉,所以答的比較好。
三、課外閱讀與感悟
閱讀課外短文,完成文后練習。
此題也考查了學生的課外短文的閱讀情況,比上題能力有所加強,學生表現還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夠透徹,到位,語文閱讀重在過程,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這些都是教師應在今后教學中注意的事項。
四、作文
1、根據圖畫內容寫一句廣告語,呼喚人們的環保意識。同學們根據社會現實和自己的經驗都能完成。
2、此題為習作。以“令我佩服的——”為題,完成一篇作文。大部分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歷搜索素材完成,但寫得較平實,一般,人物對話也較普通。
二是內容不夠精彩有趣,體現不出令人敬佩的感覺來,學生有話說不出,其中也體現了學生在語言和表達感情上的貧乏。
有時說,考卷不是考學生的,而是考老師的水平的!此話也有一定的依據。我們做老師的,更應多寫“下水文”,先觀察“水的深淺”,再下水試探,然后引導孩子,上岸后討論在水里的得失,以便下次游泳時有的放矢。
四、反思整改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從此張試題看,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我們身處改革的時代,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課程改革的重任,以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學習,廣泛吸收,敢于實踐,勇于創新,摒棄陳舊的思想,反思習慣性教學行為,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起示范帶頭作用。
2、注意積累,夯實基礎
扎實的基礎是提高能力,特別是駕馭綜合題和開放題能力的前提。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應走出把三維目標對立、分割的誤區,正確處理好基礎知識與創新的關系,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立足于真實,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把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牢固掌握,夯實基礎。從一筆一畫到間架結構,從每個生字詞字型到每一個生字的讀音,從每個詞語、句子含義到名篇的背誦、積累,這個基石非扎扎實實鋪設不可,在這方面來不得半點虛假,在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重點抓好“字詞的積累”、“語段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文化的積累”。
3、關注思維,培養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從某種意義來說,小學語文的閱讀、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在各項評價中,在學習中暢通無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綜合運用知識,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吸納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養成靈活創新的思維品質,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斷力、綜合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4、注重綜合,確立大語文觀
語文素養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過長期的訓練與嚴格地要求才能達到,沒有量的積累不可能帶來質的提高。要通過開展一些讀書實踐豐富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為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教學不是教出來的,教師應拓寬語文教學的視野,注重課內與課外的聯系,多采用一些閱讀感悟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品讀與理解,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閱讀能力,此外還應開展一些豐富多彩地語文綜合性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體驗,內化語言。利用好校本教材,讓學生多讀至誦,尤其是“成語、俗語諺語、格言名言、歇后語、慣用語、古詩”等等。再次要在平時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頤養性情。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12-08
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分析03-09
小學學校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03-10
中考的語文試卷的分析12-09
[經典]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6-27
中考語文試卷分析06-24
中考語文試卷的分析12-09
期中考試卷分析語文作文11-22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的試卷分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