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

時間:2022-12-09 17:38:19 中考物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4分,每小題2分)

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

  1.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是

  A.瓦特 B.伏特 C. 焦耳 D.安培

  2.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3. 下列光學器件中,對光起會聚作用的是

  A.潛望鏡 B.凸透鏡 C.平面鏡 D. 凹透鏡

  4. 圖2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5.小宏同學坐在行駛的汽車里,如果說他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汽車座位 B.公交站牌 ? C.地面樓房 D.地面行人

  6.如圖3所示的四種做法中,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是

  7.下列現象中,屬于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兩手互相摩擦時手發熱 B.菜刀在砂輪上磨得發燙

  C.在爐子上燒開水 D.用打氣筒打氣時筒壁發熱

  8.在圖4所示的情景中,力F對物體做功的是

  9.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在真空傳播的速度最大

  B. 聲源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C. 城市道路兩側的隔音墻是從噪聲的產生環節控制噪聲的

  D. 人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根據它們發聲的音色不同

  10.關于光學器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矯正遠視眼需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B.一束光線與平面鏡表面成40角射入到平面鏡上,則反射角為40

  C.鏡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D.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產生一條彩色的光帶,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11. 如圖5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輪組從豎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在1min內將總重為900N的泥土勻速提升5m。在這段時間內

  A.拉力F做的有用功2000J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5%

  C.動滑輪重7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約33W

  12. 如圖6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不變,電流表和電壓表選擇的量程分別為0~0.6A和0~3V。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滑片 P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均可達到各自的最大測量值(且不超過量程),在上述過程中,電阻R1消耗的最大電功率與最小電功率之比為9:1。則當滑片P移至滑動變阻器的中點時

  A.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為15

  B.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3V

  C.電路中的電流為0.6A

  D.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1.35W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本大題共12分,每小題3分,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3.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需要放熱的是

  A.初夏,曠野中有霧形成 B.早春,湖中冰在消融

  C.深秋,草木上出現露水 D.初冬,磚瓦上有霜生成

  14.圖7是關于電磁現象的四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A是研究電動機工作原理的實驗裝置

  B.圖B實驗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C.圖C是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實驗裝置

  D.圖D是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裝置

  15.跳傘運動員在空中跳傘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打開傘包一段時間后開始勻速下降。在勻速下降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重力勢能不變,動能增大

  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

  C.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減小

  D.運動員的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16. 物體M懸浮在水中,水對物體M豎直向上的壓力為F1,豎直向下的壓力為F2,物

  體M受到的重力為G。 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F1與G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C.F1與F2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上 D.F1與F2的合力大小等于G的大小

  三、填空題(共14分,每小題2分)

  17.家庭電路中的電能表是測量 的儀表。

  18.小利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他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是______m。

  19.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完全燃燒5kg汽油,能放出熱量___________J

  20.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長約1320km。現在乘坐夕發朝至的D321次動車組去上海,列車運行時間約10小時,則列車全程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___km/h。

  21.質量為450g的水結成冰后,其體積變化了____________m3(冰=0.9103kg/m3)。

  22.甲溢水杯盛滿密度 為1的液體,乙溢水杯盛滿密度為2的液體。將密度為的小球輕輕放入甲溢水杯靜止時,溢出液體的質量是32g。將小球輕輕放入乙溢水杯,小球靜止時,有1/5的體積露出液面,溢出液體的質量是40g。已知大于1,則1與2之比為 。

  23.燈泡L1標有6V 9W,燈泡L2標有?V 1W,燈泡L2的額定電壓模糊不清。 將兩燈泡并聯在3V的電源上,燈泡L1比燈泡L2亮;將兩燈泡串聯在5V的電源上,燈泡L2恰好正常發光,此時燈泡L1消耗的電功率為 W。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32題4分,36題3分,37題5分,其它題每題2分)

  24.在圖8中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5.在圖9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

  26.如圖10所示,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

  27.圖11所示電阻箱的示數是________。

  28.兩同學分別在甲乙兩地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甲地同學正確操作并記錄的數據

  如下表:

  由此可知:甲地當時的大氣壓比一個標準大氣壓 ( 選填高或低乙地同學實驗中發現當溫度計的示數為99℃時,水正在沸騰。由此可知: 地(選填甲或 乙)海拔高度大。

  29.物理學中常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2所示的實驗設計中,將同一個小桌先后放在同一個沙盒中,目的是控制 不變,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0.為了 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紅同學做了一些相關實驗。如圖13所示, 小紅將探頭浸在水中某一深度,探頭方向朝下時U型管內液面的高度差為 h1;保持深度不變,當探頭方向朝上時U型管內液面的高度差為h2,則h1 h2(選填=或)。

  31.為了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明做了圖14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度都相同的水與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其加熱。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長短來表示物質 的多少(選填吸熱或溫度升高)。

  32.小明想測出標有3.8V字樣的小 燈泡的額定功率。他選用了以下器材:電壓恒為6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經檢驗發現電壓表的0~15V量程已損壞,但0~3V量程完好。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15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

  (1)請在虛線框中畫出小明設計的電路圖。

  (2)要測出小燈泡額定功率,應該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 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6所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 A,則小 明測出該小燈泡額定功率是 W。

  33.加在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通過R的電流為I,U隨I變化的圖像如圖17所示。根據圖像可知:當R兩端的電壓U為14V時,通過R的的電流I為 A。

  34.為了探究串聯電路總電阻與各電阻之間的關系,小芳設計了如圖18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R1是電阻箱,R2是定值電阻 ,用R表示R1與R2串聯的總電阻(即等效電阻)。用電流表測量串聯電路中的電流I,用電壓表測量A、B兩點間的電壓U。小芳通過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歸納出總電阻R跟電阻R1的關系式: 。

  R1 / 5 10 15 20 30 40

  U/V 6 6 6 6 6 6

  I/A 0.4 0.3 0.24 0.2 0.15 0.12

  R/ 15 20 25 30 40 50

  35.為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小明設計了圖19所示的實驗。他的方法是用電阻絲(其中R甲

  36.在做完用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的實驗后,小剛認為:通過燈泡的電流越大,燈泡就越亮;通過燈泡的電流相等,燈泡的亮度就相同。 實驗桌上備有器材: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電流表、開關各一個,額定電壓相同、額定功率不同的小燈泡兩個,導線若干。請你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要求:

  (1)請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圖。

  (2)根據實驗現象簡要說明小剛的認識是錯誤的。

  37.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燒杯、系有細線的石塊、六種不同密度的液體(其密度均小于石塊密度)、密度計、彈簧測力計。請利用上述器材設計實驗證明:在排開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時,物體浸入液體所受到的浮力與液體密度成正比。

  要求:(1)寫出實驗步驟;(2)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五、計算題(共16分,38題3分,39題6分,40題7分)

  38.加熱質量為0.2kg的水,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40℃,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c水=4.2103J/(kg℃) ]

  39. 如圖20所示電路,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燈L標有6V 6W字樣。只斷開開關S1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只閉合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開關全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 ,電流表的示數為I ,燈L的實際功率為1.5W。已知:U∶U =7∶5,I∶I =2∶1,不考慮燈絲電阻RL的變化。求:

  (1)定值電阻R2的電阻值;

  (2)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40.如圖21是一 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配重A的底面積為510-2m2,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P0為2104Pa。B、C都是定滑輪,D是動滑輪;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OH=3∶5。小成受到的重力為500N,他通過細繩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力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1,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1為8103 Pa。小成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T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力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2,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2為6103Pa。已知F1∶F2=18∶17,杠桿EH和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求: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

  (2)拉力T1;

  (3)動滑輪D受到的重力G。

  初三第二次統一考試答案

  一、單選題(共24分,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A C C A D D B D

  二、多選題(共12分,每小題3分,全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選不得分)

  題號 13 14 15 16

  答案 A、C、D A、D B、D C、D

  三、填空題(共14分,每空2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17 電功 2 21 510-5 2

  18 2 2 22 16:25 2

  19 2.3108 2 23 0.25 2

  20 132 2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24 圖略 2分

  25 圖略 2分

  26 26 2分

  27 2012 2分

  28 低;甲 2分

  29 壓力;受力面積 2分

  30 = 2分

  31 吸熱 2分

  32 (1)

  (2)2.2;0.24;0.912 4分

  33 0.7 2分

  34 R=10+R1 2分

  35 S2;S1 2分

  36 (1)電路設計如圖所示。

  (2)實驗現象:

  按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燈L1、L2的亮度不同。用電流表先后串聯在a、b兩點,發現兩燈串聯時通過 L1、L2的電流相等,但兩燈的亮度不同。這說明小剛的結論是錯誤的。

  37 (1)實驗步驟:

  ①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在空氣中的重G,并記入表格中;

  ②用密度計測量第一種液體的密度1,并記入表格中;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石塊,使石塊浸沒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并記入表格中;

  ③用密度計測量第二種液體的密度記為2并記入表格中;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石塊,使石塊浸沒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并記入表格中;

  ④仿照步驟③,分別將36和F3F6記入表格中;

  ⑤根據F浮=G-F計算石塊所受浮力F浮1F浮6;

  ⑥整理實驗器材。

  (2)實驗記錄表:

  /(kgm-3 )

  G/N

  F/N

  五、計算題(共16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38 解:Q放=cm(t0- t)

  = 4.2103J/(kg℃)0.2kg (40℃-20℃)

  = 1.68104J 1分

  1分

  1分

  39 解:只斷開S1、只閉合S1和開關都斷開時,等效電路分別如(甲)、(乙)和(丙)圖所示。

  ∵燈絲電阻不變,RL= = =6

  由圖(乙)、(丙),∵電源電壓不變,

  = = R1=RL+R2

  由圖(丙),∵ = = =

  R2= RL= 6=8

  R1=RL+R2=6+8=14

  ∵I = = =0.5A

  U=I ( R1+RL+R2)=0.5A(14+6+8)=14V

  當只斷開開關S2時,電阻R2單獨接入電路,電路消耗電功率最大

  P2= = =24.5W

  40 解:(1)以物體A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1甲、 乙所示。

  GA=P0S =2104 Pa510-2m2=1000N

  N1 =p1S =8103 Pa510-2m2=400N

  N2 =p2S =6103 Pa510-2 m2=300 N

  ∵物體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

  FA1=GA -N1=1000N-400N=600N

  FA2=GA -N2=1000N-300N=700N

  (2)以人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2甲、乙所示。

  ∵ T 1與T 1、F 1與F1、T 2與T2、F 2與F2

  均為相互作用力,且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

  G人=F 1+T 1=F1+T 1

  G人=F 2+T 2=F2+T2

  ①

  以杠桿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3甲、乙所示。

  ∵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FA1+G)OE=T1OH

  (FA2+G)OE=T2OH

  = ②

  ③

  ∵G人=500 N,由①②解得:T2=160N

  T1=140N

  (3)由③得:G=5T2-FA2=5160N-700N=100N

  (其他答案正確均可得分) 1分

  1分

【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關于中考物理二模試卷05-10

中考物理一模調研試卷和答案05-09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05-10

中考物理一模試卷練習的總結04-15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練習及答案05-10

關于中考物理一模摸底試卷練習05-09

中考一模語文試卷05-04

中考物理一模模擬習題練習「有答案」05-09

中考物理試卷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