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太行山的腳下,坐落著一個讓世人刮目相看的城市,它就是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故鄉(xiāng)-----林州市。也是我可愛的故鄉(xiāng),令我驕傲和自豪的故鄉(xiāng),多少動人的故事和不朽的傳奇在這里上演。
從市區(qū)出發(fā),沿著寬闊平坦的林蔭大道南行五十公里,便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五龍鎮(zhèn)。雖說遠離市區(qū),群山環(huán)繞,但空氣清新,安恬僻靜,交通也十分便利。五龍鎮(zhèn),東臨鶴壁,南接淇縣、衛(wèi)輝,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小鎮(zhèn)。
記得小時候,我最愛聽爺爺講故事,每天晚上總是睡在爺爺?shù)纳砼浴敔斀o我講了很多故事,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有關(guān)我們村的故事。爺爺說,我們村原來是沒有名字的,相傳在很久以前,村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原野和森林。春天,萬象更新,百花齊放;夏天,草木蔥郁,一片生機;秋天,果實累累,五谷豐登;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年四季,風調(diào)雨順,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盛世景象。
常言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年秋天,不知從何處冒出一群惡魔,他們燒殺搶劫,無惡不作。眼看到口的糧食就要被惡魔掠奪,憤怒的人們奮起反抗,無奈他們不是惡魔的對手,一場惡戰(zhàn)下來,糧食不僅被搶光,而且整個村莊被惡魔一把火燒了個盡光。為了生存,堅強的人們又在廢墟上重建了家園。沒想到,第二年秋天又遭同樣的厄運,接著一連幾年都是如此。從此,火燒莊成了我們村的代名詞,一直流傳下來。后來,消息傳到天庭,玉皇大帝大怒,忙命天兵下凡剿滅惡魔,還百姓一方平安。為了防止惡魔火燒村莊,天兵們在村的四周用石頭布了一個石頭陣,石塊用一條銀帶連著。結(jié)果那群惡魔被石頭砸的死的死傷的傷,整個村莊血流成河,尸骨遍野,惡魔終于被剿滅了。為了紀念,百姓把火燒莊改為石陣村。據(jù)說,當時石頭陣中的石頭都有靈性,天兵撤走后,四周的石頭變成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村西的小河就是當年的那條銀帶,那一塊塊紅土地是當時鮮血染紅的。
每聽完這個故事,幼稚的我總是纏著爺爺問:“爺爺,真的有玉皇大帝和天兵嗎?”爺爺總是樂呵呵地捋著胡子說:“人老數(shù)輩都是這樣傳下來的,我也說不清楚。。。。”。
盡管這是爺爺編的,但對我來說卻特別感興趣,畢竟是家鄉(xiāng)的一個插曲,一段精彩,一段讓人記憶猶新久久不忘的故事傳奇。
我們村的西邊,緊靠山腳是一條小河,小河源自雞冠山的八馬泉,一年四季,小河順著地勢的高低起伏,自南而北蜿蜒地流淌。
初春時節(jié),小河水流平緩,波瀾不驚。小河被一堤壩隔斷,上游算是全村人飲水之源。下游是一片開闊的河面,遠遠望去如一面明鏡,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發(fā)光。中間是一個小島,島上垂柳婆娑,灌木叢生,一般很少有人上去,成了野鳥棲身的天堂。靠近河岸,只見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暗綠的山,吐翠的柳,相互陪襯著倒影水中。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過些時日,春風染綠了小河兩岸,放眼望去,岸邊垂柳成蔭,錯落有致。清風徐來,河面波光粼粼,纖枝細柳臨水起舞,婀娜多姿。
每到夏季,小河成了家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河中,人們盡情戲水的笑聲,河岸如織如潮的蛙聲,柳枝上此起彼伏的蟬聲,以及島上野鳥的叫聲,組合成一首動聽的天籟。遠處沒人的河面上,不斷有飛鳥掠過,翅膀掠起了朵朵浪花,與那擴散的層層漣漪構(gòu)成了一幅飛珠落玉盤的美景。要是遇上陰雨連綿的天氣,猶如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這個時候,小河水位上漲,激流洶涌,濁浪排空。立足岸堤,但見浪花飛濺,波濤翻滾,轟鳴的濤聲震耳欲聾。遠遠望去,小河猶如一條巨龍在山間飛舞、咆哮。
秋高氣爽的日子,登上雁頂,舉目北眺,小河又恰似一條銀色的飄帶,連系著五龍鎮(zhèn)的十幾個村莊。沒事的時候,順著蜿蜒曲折的`河岸小道走過,時常看到垂釣的老人靜坐在河邊,期待著魚竿上的希望,連那平時調(diào)皮淘氣的玩童,這時也老實地靜坐在老人身旁,屏氣息聲,翹首以待。河中那一片片碧綠的河草和田田的菱葉,長得特別茂盛,其間點綴著不少盛開的水紅花。魚兒在其中游來游去地湊著熱鬧。此情此景,猶如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展鋪伸在你的眼前,令人陶醉,令人贊嘆!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jié),小河終于不事張揚地收起了它往日的喧嘩,靜靜地匍匐在西山腳下,默默地為家鄉(xiāng)延續(xù)著血脈。只有冰凍三尺的日子,小河邊才又熱鬧起來,溜冰成了這條小河的主旋律。
呵!家鄉(xiāng)的小河,雖然你沒有名字,卻是我兒時的搖籃,在漸去漸遠的流年時光中,已化作一段美麗的記憶,永駐吾心。
如果說家鄉(xiāng)的小河常讓我流連忘返,那么家鄉(xiāng)的山因古老的傳奇色彩更讓我怦然心動,心馳神往。外地的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戀戀不歸。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感嘆,讓我自豪。
秋后的早晨,略微有點寒意,迎著絲絲涼風踏上鄉(xiāng)村公路南行,穿過小豬山、景崗山、大虎山,來到寺溝溝口,峰回路轉(zhuǎn),盤旋而上,直達南山之巔----雁頂。這時,你駐足向北眺望,裊裊炊煙的山村,蜿蜒曲折的小河,田間忙綠的老農(nóng),相互交織的小道,以及騎在牛背上的牧童,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飄渺不定。景崗山、大虎山、小豬山等大大小小的也依稀可見,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觸油然而生,一切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那游蕩在青山翠柏間的薄霧,如云似絮,給人一種飄飄欲飛、身臨仙境的感覺。這時,你回眸東望雞冠山,只見日出之處霞光萬丈,一只雄雞面向東方引頸高亢,那氣勢好似在報曉黎明,巍巍而立的雞冠在晨曦中栩栩如生。雞冠之下,八馬泉水騰空而起,飛流直下,落地之處,煙波浩渺,薄霧輕漫。每當看到這個場面,便會觸景生情,想起唐代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句。
拾足繼續(xù)前行,便是古老傳說中的五龍洞景區(qū)了。聽爺爺說,自從那次天庭剿滅了惡魔之后,這一代百姓安居樂業(yè),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連幾年的戰(zhàn)爭,有不少家庭妻離子散,女人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親,老人失去了兒子。其中,有一個年輕的寡婦叫翠翠,婚后沒多久,她的丈夫在與惡魔的激戰(zhàn)中被活活地燒死,家中剩下她和公婆三人相依為命。婆婆料理著家務(wù),她和公公起早貪黑,終日操勞在農(nóng)田里,三口之家雖說寡歡少顏,卻過得也算實在。尤其翠翠孝敬公婆的美德,遠鄉(xiāng)近鄰,家喻戶曉。時間一長,有不少好心人上門為翠翠提親,勸她再走一家,翠翠呢,她并非不想再找個好婆家,而是考慮到自己走后,上了年紀的公婆誰來照顧?畢竟她們對自己像親生閨女一樣看待,她于心不忍,便下定決心,至死不再改嫁,上門為其提親的人都被她一一婉言拒絕了。
一晃幾個年頭過去了,翠翠的公婆已是花甲之人,為了讓兩位老人安度晚年,翠翠除了忙活農(nóng)田外,又把所有家務(wù)攬在自己身上。有年夏天,翠翠在田里拔草,拔著拔著她突然覺得頭暈目眩,四肢無力,隨即昏倒在地。等她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一絲不掛,她深惑不解卻又難以啟齒,只能以淚洗面。從那天開始,她發(fā)覺自己身體與往常不同,,每天渾身無力,精疲力竭,而且特別挑食厭食。起初,她以為是干活累的就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肚子在一天天變大時,才著了慌,可究竟怎么回事她一無所知。面對公婆的質(zhì)問,她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不管怎么樣, 寡婦出軌是敗壞門風,按當?shù)氐娘L俗,是要被男方驅(qū)逐出門的,更何況是身懷有孕!盡管翠翠的公婆對此事問不出個究竟,但事實誰也改變不了。為此事,二老傷透了心,翠翠對他們的孝順聞名遠近,可是她究竟怎么會這樣呢?他們正在左右為難深惑不解時,翠翠推開公婆的房門,含淚傾訴:“爹,娘,恕孩兒不孝,我真不知道自己上輩子做了什么孽?老天這樣懲罰我!二老不必為難,既然天降大禍于我,我不會連累你們的,還望二老多多保重,恕孩兒不能近前盡孝,我決定今晚就離開”。翠翠的一番話語刺疼了兩位老人的心,他們知道翠翠的為人,她不想說出來必定有所苦衷。于是,翠翠的公婆決意打破封建常規(guī)把她流下來,以便照顧。可翠翠死活不同意,她不想連累二老,不想讓村里人說長道短,更不想讓人家在老人背后指脊梁骨翻白眼。無奈之中,翠翠的公婆商量后決定把她送到離村最近的南山中,因為那里有一個天然洞穴,冬能擋風避寒,夏能避暑遮雨,而且方便照顧她。于是二位老人為她備足吃食和日常用品,趁著夜色含淚把翠翠送到南山中。
時間過得真快,恍然不覺間已過了幾個月,兩位老人因思念兒媳,頭發(fā)都變得花白如銀,老態(tài)龍鐘。盡管如此,他們?nèi)允敲扛羧炀蛶е缘南嗷v扶著上山看望翠翠,不管好天歹天,從沒間斷過一次。一天傍晚時分,朗晴的天空突然烏云翻滾,狂風大作,緊接著電閃雷鳴,大雨傾盆。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二老牽腸掛肚,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剛亮兩位老人就相互攙扶著上了南山。當他們走進洞口時,發(fā)現(xiàn)洞口多了一道石簾,走進洞內(nèi),又發(fā)現(xiàn)必原來的大了許多,深了許多。當他們走近翠翠的床鋪時,被眼前的情形嚇傻了,只見翠翠躺在血泊之中,在她的尸體上爬著五條顏色不同的小龍。兩位老人這時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他們顧不得那多,急急忙忙地把五條小龍放在被褥上,然后含淚流涕地把翠翠的尸體埋在了洞外的山坡上。以后每隔兩天,兩位老人總是把家中好吃的送到洞中,養(yǎng)活了五條小龍。
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兩位老人相繼去世,五條龍為報答養(yǎng)育之恩,便在此洞居住下來,保佑著這一方水土的百姓和安寧。從那以后,這里年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百姓生活安逸,市場繁榮昌盛。當?shù)乩习傩彰糠昴赀^節(jié)都要來洞中上香進貢。后來,人們就把此洞命名為五龍洞。據(jù)說洞內(nèi)的水洞一直通到輝縣的百泉。現(xiàn)在的五龍洞今非昔比,成為國家AA級旅游勝地,每年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
家鄉(xiāng)的山美水美,人更美。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正是八馬泉的泉水養(yǎng)育了五龍的子民,一個個憨厚淳樸,心地善良,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是五龍人的共性。來這里觀光的游客,無需顧慮什么,只管盡情地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美和家鄉(xiāng)人民好客的情吧!
要是趕上深秋季節(jié),會讓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每走進一個村莊,眼前的景致讓你目不暇給,屋檐下一串串如桔的柿餅和火紅的辣椒,街道上到處曬的花生、核桃、薯干。都在向人們炫耀著一世的繁華。你可以盡情地品嘗個夠。要是遇上開飯的時候,還會讓你飽餐一頓農(nóng)家豐盛的野味。這就是有著大山一樣胸懷的家鄉(xiāng)人。
五龍,我夢中的天堂,兒時的搖籃。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身為五龍的后代,我驕傲,我更自豪。
五龍,我的故鄉(xiāng)!我祖祖輩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曾灑下先人們辛勤的汗水,這里的土地上生活著我憨厚淳樸的父老鄉(xiāng)親,這里的地下長眠著我血脈相連的親人。
五龍,我熱戀的故鄉(xiāng),你的過去讓我自豪!你的現(xiàn)在讓我贊嘆!你的未來更讓我期待。。。。。
2014年夏于山西呂梁
【五龍--我可愛的家鄉(xiāng)】相關(guān)文章:
4.可愛的我
5.可愛的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