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博的記憶
此為舊文,最近很想加入上海某家博物館,講解上海歷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間兩年就過去了,我也在廣東省博物館做了兩年的志愿者。我一心想成為一名歷史學者卻無法實現,但省博給了我一個慰藉,讓我可以近距離地接觸歷史。回首這兩年來在博物館走過的歷程,心中充滿著懷念和感激。
我在高中時就已經知道了博物館志愿講解這件事。出于對歷史的喜愛,剛進入大學,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完展廳、選定了廣東歷史文化陳列這個展廳后,就向前臺報名了。我的考核是由志愿者李路明負責的,第一次考核,雖然準備充足,稿子已經背得很熟了,但由于緊張,愣是講不出來。但路明哥并沒有責備我,而是再給了我一次機會,這讓我很感激。最后,我順利地通過考核,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廣東省博物館志愿講解員。
大一的空閑時間很多,我一般每月來館講解兩次,有時甚至主動向組長報名,每周講解一次。在每一場講解結束時,觀眾鼓掌稱贊,我心中總會充滿著快樂,感覺自己在為社會、為他人服務,覺得很有意義。后來因為歷史組組長要考研沒有時間,我在雷導的推薦下,成為了歷史組的新組長。我還依稀記得第一次開會時大家友好的態度,會后還和玥怡、處彪還有永僖這幾個師兄師姐一起去吃個了飯,那張合影至今我還保留著。大二課程多了,還有一些學生工作,不過我還是經常來博物館開會討論有關事宜,但來館講解的次數漸漸變少了。
在擔任歷史組組長期間,我增加了歷史組每周講解的次數,由每周三場增加到每周六至七場,并且一直堅持這樣排班,以便給觀眾提供更多的服務。此外,我還在群郵里開了一個疑難解答的交流平臺,大家在里面交流很活躍,我將大家都不懂的問題匯總讓館內研究員解答。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大家的知識,而且也提高了我們的講解質量。我也組織了歷史組和陶瓷組一起去南越王宮博物館參觀交流的.活動,獲益很多。本來還想成立一個歷史展廳講解詞編寫小組,為以后的志愿者提供更詳細更準確的講解稿,但因組長任期已到,就擱置了下來。
在省博的志愿工作經歷是我大學乃至一生寶貴的回憶和財富,我對省博志愿者這個團隊心存感激和懷念。在這里我也認識了很多讓我欣賞和欽慕的人。處彪師兄自擔任隊長以來,對志愿者團隊做了很多的努力,使之面貌煥然一新,讓我很是敬佩;他也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幫助和啟發,我心中存有感激。魏智華先生比我早入館一些,他對博物館志愿工作的熱忱和他的人生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為人謙和,和他交流總能有很多收獲。還有雷導,一直堅持做志愿工作,非常努力,非常投入,并且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雖然比我年長幾歲,但和我交流完全沒有端出師兄的架子,所以我也很樂意和他交往。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志愿者朋友,他們都很忙,但仍抽出時間去做對社會和他人有益的事,值得我們學習。 ( )
雖然現在已經退出了志愿者團隊,但我對這里仍有很深的情誼,對這里滿懷思念和感激,感謝這個團隊給我的一切,希望新人能帶領這個團隊走得更好。
2013年12月22日 廣州
【在(廣東)省博的記憶】相關文章:
1.廣東省高考志愿
2.廣東省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