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英語演講”校本課程開設的探索的論文

時間:2022-12-09 12:23:25 英語演講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英語演講”校本課程開設的探索的論文

  摘 要基于外國語學校特殊的培養目標,相對于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的“說”,英語演講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更為苛刻的衡量標準,但同時也因其能多維地反映演講者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受重視和青睞。概述校本課程“英語演講”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評價方式和教學效果等問題。

英語演講”校本課程開設的探索的論文

  關鍵詞校本課程;英語演講;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75-0048-02

  一、課程開設的可行性

  作為培養外語專門人才的外語學校,擁有一批語言基礎扎實、能力強的學生使中學階段開設專業性較強的演講課成為可能。外語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扎實,求知欲望強烈,語言能力過硬,勇于接受挑戰和樂于超越自我。筆者主張課程開設以初中二年級第二學期為起點(主要考慮初二學生語言上比較成熟,在語言邏輯和表達上都有了一定基礎,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分兩個部分覆蓋整個中學階段(本文主要討論第一階段課程,即初二第二學期至初三結束)。參加的學生要接受預選:選拔將綜合考慮報名者的儀態儀表、語音語調、詞匯量、臨場應變能力和自信心等,主要是挑選反應快、語言素質好的學生便于編班組織教學。同時,考慮課程中將穿插大量的實踐活動,班級規模不宜太大,以15~20人為宜。

  二、課程的教學目標

  1.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演講活動最主要的表達手段是有聲語言,它要求吐字清楚、準確,聲音清亮,語氣、語調、富于變化。同時,通過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連貫性、流暢性、邏輯性,以達到學習者能在不同語境中從容地交流觀點,表達思想并具感染力的目的。

  2.獨立運用知識、思考分析和思辨能力培養。演講是一種思想的交流,而這種思想主要來源于個人豐富的文化知識素養,從日常生活中獲取大量素材對演講活動也大有裨益。收集論據,進行分析和判斷,旁征博引,將生動、具體、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組織到演講中,增強演講的深度、廣度和感染力。學生不僅要學好語言,還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對任何問題都有認真鉆研的熱情,對任何事物都要有濃厚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從而自覺改善和更新知識結構,接納新鮮事物,培養創新思維。

  3.寫作能力的培養。學會演講必須學會撰寫演講稿。演講稿寫作邏輯性強,通常包括選題、收集材料、組織安排、制定提綱等步驟。在撰寫稿子時,還要學會將演講稿的主要材料、觀點、事例層層展開,有條不紊。學生的演講稿要經過多次寫作、修正和潤色,而正是這個精益求精的過程使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得以提高。

  4.信心、勇氣以及反應能力的培養。演講過程,學生面對觀眾要克服膽怯心理,還要時時注意聽眾的表情、心理及場上的氣氛變化來及時調整演講的內容、方式、節奏。同時要注意使用非語言因素如表情、手勢、體態等與聽眾進行溝通來補充聽覺信息,以最大化的感染聽眾和贏取共鳴。

  三、課程的主要內容

  1.整合教材。

  在“適度、適用、實用”的原則下,立足于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向學生提供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教學內容——由高瑛、孫利民等編著的《英語演講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對現行英語演講的教材做整合,編輯,注解,把難度降低,內容壓縮,力求通俗易懂,理論部分編撰成講義。

  2.設計內容。

  基于理論加實踐的指導思想,理論方面重點突出三個部分:一是引導學生探討成功演講評判的標準,如何提高演講能力;二是討論如何為講稿搜集研究資料,撰寫講稿,及如何把握講稿的語言要旨等;三是闡述演講的各種方法和技巧的嫻熟運用,包括聲調、體態語等。具體教學內容包括:(1)演講的準備(確定題目與目的,聽眾分析,收集整理資料,擬訂提綱,起草演講稿,準備可能出現的問題);(2)演講的實施(演講的表達,含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的表達,視覺材料的使用,回答提問);(3)不同類型的演講(介紹性演講,解說性演講,說服性演講,特殊場合演講,即席演講等)。

  第二階段集中于觀摩和實戰練習,以試聽資料進行講解、剖析、總結、提煉和思考。對學生的演練過程全程錄像,再進行個人、小組和教師點評,及時發現演講過程中的不足,對演講內容的瑕疵及時更正,及時反饋。不斷訓練,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3.活動訓練。

  (1)課外“自訓-跟讀”模仿演講。同步跟讀有聲英語演講作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不同目標,訓練形式可以是跟讀者同時瀏覽英語演講作品的文字資料,或者不閱讀英語演講作品的文字材料。跟讀模仿演講可以側重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如語音識別、語調等。學生可以模仿語音、語調、語速、音色,甚至表情、動作等。

  (2)觀摩現場比賽。學生以口頭的方式完成觀摩現場感受,重點是對參賽選手的點評,要求至少從三方面進行陳述,演講內容,體態語態,選手表現的優缺點。先期可為中文口頭陳述,中后期應為英文口頭陳述。

  (3)視聽材料賞析。英語電影賞析課中的模仿學習是英語演講初學者的基礎,是學習語言表達、掌握一般演講風格的第一步。學生通過觀看一些成功的范例,如英語電影中的名人演講、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等,充分進行觀摩學習、模仿比較、分析探究,從而找出自身發展的契合點、熟知自己的特點和定位自己的方向。

  (4)課內實際訓練。課堂實訓形式包括當堂演講,辯論,當堂完成演講稿,評析他人演講等等。當堂完成演講任務流程為:信息的搜集與整理(中英文)、演講稿件的撰寫(英文)、演講的表演或比賽(英文)、演講課程體驗報告(中文)。

  四、測試和評價體系

  英語演講課是一門實踐性課程,要求較高,起點較高,但同時由于中學生在語言能力、心智、知識面,涉獵面都還不夠成熟,過于苛刻和死板的評價標準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故在設計評價體系的時候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以實踐考核為主,兼顧考慮學生的參與態度,小組活動的成效,個性特點等等的多元評價體系。

  實踐考核部分要求學生基于所學的英語演講的課堂理論和技能示范和訓練做兩次演講(其中一次是自己選題并撰寫的任意類型的演講,另外一次是命題演講)。演講過程全程錄像并制作成光碟,以作為教學資料保存和后期點評。兩次實踐演講的分值和英語演講練習的平均分值各占課程總分值的50%。評分標準為:(1)評分、語調得體,2分;(2)語流順暢、節奏適度、音量大,1分;(3)個人形象,和觀眾的有效互動(包括目光交流,表情和肢體語言的得體運用)2分;(4)演講有獨到之處,論證邏輯性、說理性、感染力強,2分;(5)演講稿有調研含量(如引經據典、使用可靠數據、圖片等),2分;(6)總體印象和演說效果,1分。

  五、教學效果反饋

  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會學習、能交際、有創新、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以發展學生的外語學習與運用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用英語清楚地表達復雜思想的能力為中心任務。學生在演講技巧,心理素質,語言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成員的潛力得到了充分發掘,體現出演講選手與辯手所應具有的特質。學生在校內外的演講比賽中也都有很好的表現和成績。

  英語演講課在實踐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夠成熟和完善的地方,問題主要集中在教材不足的尷尬和學生有限的語言能力兩個方面。

【英語演講”校本課程開設的探索的論文】相關文章:

地方特色院校公共英語演講選修課程開設研究論文03-29

卓越工程師計劃課程設計教學探索的論文05-12

園林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方案設計探索論文05-12

校本課程個人總結05-04

關于卓越計劃的《交通運輸商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5-12

小學教育專業大學數學課程培養學生教育實踐能力的探索論文05-12

上學期校本課程總結05-07

探索應用型大學工商管理本科專業課程實施論文05-12

小學英語課程開設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