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班主任工作室專題研討會心得體會范文
20xx年11月27日,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校開展了一次熱情洋溢的名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活動。整個活動,讓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李老師以一個非常新穎的主題班會展示在我們的面前,題目叫《做新時代雷鋒式的好少年》。這種完全以學生為主體,“自編自導”的教學設計讓人嘆為觀止!從學生的主持、表演、情感共鳴可以折射出一個班級體的凝聚力和平時李老師對班級文化建設傳遞出來的正能量!為此,在緊接著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交談中,李老師把她個人別出心裁的班級文化建設一一羅列出來與我們心與心的交談,從中讓我記憶猶新,并決心將理論帶到日后的班級文化建設中去,并做到持之以恒。
為此,我用李老師的三個語句來總結一下本次研討會的心得體會。
第一,教是為了不教
葉圣陶先生用他半個世紀的思考總結出來的至里箴言,其核心就是這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此觀點不僅在教學方法上起到關鍵的作用,在班級管理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實現“”救你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拿李老師這節主題班會課的展示來說,教師只起到總結匯報的作用,全程就由班上兩名中隊長指揮主持活動進程。但是這樣一節完美的展示課的背后我想教師是付出很多“教”的艱辛的!
那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總結出包括四點:①要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②教給學生良好的習慣;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④教給學生必要的操作方法。要引導學生入門,自己探索,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長期合作,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第二,管是為了不管
“管”是班級管理的基礎。作為一班之“主”最要的是要體現出民主。民主首先要尊重學生,不僅是語言上,還表現在思想和行動上。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爛漫,天真活潑的!班主任管理班級不是一手操辦,要學會放手,不要抹殺孩子成長的機會。講究愛的方式才會讓孩子去體會愛。
我班上有一個男孩,開學第一天就給我很深的印象。因為這孩子第一天就和班里一位女生發生爭執。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這孩子很容易就和同學發生矛盾。有一次我親眼目睹了他與同學爭執的整一個過程。從那一次我明白了原因。原來這個孩子的性格很暴躁,而且很喜歡爭搶。比如說做操排隊、吃飯排隊、回宿舍進門等都很喜歡和前面的同學爭搶。在一次進入宿舍門時,我把這兩個爭執的孩子叫到了我的跟前,我對他們說了這樣一句話:“要懂得謙讓!”然后我問他們:“現在你們說先進呢?”結果這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地說:“你先!”之后,每次看到這個孩子和同學起了爭執,我都會提醒他,老師送你的兩個字是什么?他慢吞吞地說了兩個字:“謙讓”然后默默地走到了隊伍的最后面!
之后我把這個例子作為班里教育孩子懂得謙讓的道理傳遞下去。在一次“管”的事例中做到了“不用再管”。當然教學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必要的“管”是一個持之以恒的手段。
第三,累是為了不累
有一句話教“身累并不累,心累才是累”。這里面我要說的是在班主任管理班級方面必定是一個“身累”與“心累”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個持續而反復的過程。所以要想做到“累”的程度減少,還得先“累”。新接手一個班集體,就好像上帝給了你一塊只有泥土的田地。接下來,你要做的是在春天的時候用心的播種,夏天的時候精心的耕耘,等到了秋天的時候才會收獲豐收的喜悅。所以,在一開學,我們首先要明確班級目標,撲捉教育契機,設計優秀學生的“新標準”。再次,要進行反復訓練(日常行為習慣、課堂習慣、專注度等)。最后,要做學生心理的美容師,為學生構建溝通平臺,樹立班主任形象和個人魅力,以及培養一支能獨當一面的班干部。
只有嘗試先“累”打造班級文化,才能品嘗到后面“不累”的班級氛圍給作為教師這份職業帶來無比幸福的滋味!
【名班主任工作室專題研討會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加名班主任工作室會議心得體會12-07
名班主任工作室專項培訓心得體會12-01
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訓心得03-21
參加高考復習專題講座研討會心得體會12-27
小學語文文本研讀專題研討會學習心得12-09
數學研討會的心得體會12-07
班主任工作室工作總結01-24
班主任個人工作研討會心得12-07
高考語文研討會心得體會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