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難忘人們對我的關愛文章

時間:2020-10-12 10:04:19 文章 我要投稿

難忘人們對我的關愛文章

  最近與愛文的友人打交道比較多,他們的關心讓我頗有感觸。

  1

  作家石楠是我敬重的老前輩,因好幾個月都沒見面,彼此十分惦念,國慶節放假回家我第一個去她家去拜訪。 石老師見到我,眼前一亮,立刻將我帶到她的書房里問長問短,我介紹了在魔都生活的一些情況,特別說了參加【遇見妳】女性讀書會的事。石老師認真仔細地聽著,對于Helen發愛心創辦女性讀書會給予了大力稱贊,又說本來擔心我在魔都沒有朋友,生活會很無聊,現在放心了。

  6月份回去,我看到石老師在畫荷花,這次回去看她在畫百合,我知道石老師喜歡美術,她寫的長篇文學傳記好幾位主人公(張玉良、劉海粟、楊光素)都是畫家,但我未想到有一天她會自己拿起畫筆在宣紙上揮毫。好奇心促使我問了一下,她解釋說,因為年紀大了,寫東西眼睛不行,就拿起了畫筆。石老師喜歡安靜,不愿意把時間花在與人交際上,每天在家她主要做三件事,上、下午堅持鍛煉與畫畫,另外就是照顧好程老師(她老伴)的飲食起居。看到滿頭華發的石老師仍然筆耕不綴,我除了深深地欽佩,還有一絲忐忑不安。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自己是否珍惜了余下的光陰呢?

  2

  Q才子是我尊敬的老領導之一,年少時就極其有為,二十多歲便擔任團縣委負責人,來到我們行業之后,他每天工作日理萬機,將個人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曾經共事的三年里,我遇到困難事、煩心事,總樂意去找他,一方面他是我的直接上級,另一方面對他有一種學長般的尊敬。

  Q才子雖然只比我大三歲,但他處理問題的能力我是望塵莫及。“聰明博學、低調善良、嚴謹細致”這十幾個字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在他擔任我的上司期間,我們單位正處于企業發展上升期,作為宣傳部門負責人,人少事多經常把我忙得焦頭爛額,盡管全力以赴,仍覺得能力欠佳、有量無質,每當我向他訴“苦”時,他沒有像其他領導一樣點評一通,而是與我一起分析問題,倡導“用十個指頭彈鋼琴”的工作方式。實際上他自己就給我們這些下屬作了榜樣,因他分管的.部門較多,平時到他辦公室匯報者川流不息,他聽了幾句就抓住了重點,三言兩語就說到了點子上。每天,他堅持在辦公室辦公到晚上九點,工作筆記做得一絲不茍,文件、講話稿用詞反復推敲。關心員工冷暖,經常深入基層調研,陪同專賣人員過大年。

  能者為師,Q才子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次回去有機會見到他,老領導仍然如以往一樣平易近人,或許是受了九華佛教文化的熏陶,幾年不見,他身上又添了覺者之韻,談吐徐徐道來,猶如盛開的蓮花清香四溢。老領導說他不玩微信,堅持每周寫兩篇文章,并提醒我要動動筆。他的善意提醒讓我陷入了反思,這幾年人懶心浮,喜歡寫點什么的愛好幾乎棄之一邊,不想他還記得我的愛好,想想確實慚愧。

  3

  啟用電信手機號之后,移動手機號就不怎么用,偶爾翻開看看僅僅是擔心老朋友找不到我。果然,前天我就收到一條此類信息:“ 張xx,你好,請你給我回個電話,謝謝!畢家禎。”讀了這條信息我趕緊給畢書記回電話,對方說一直在找我,電話打了無數次我都沒接,只好留言了。

  畢家禎何許人也?在本市這個小地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認識他時,他既是我市某單位領導,又是文聯的領導,但引起我對他肅然起敬的卻不是這些桂冠,而是他孜孜不倦的玩文精神。一年365天,除了上班,他的業余時間幾乎都撲在散文創作上,為盡可能不浪費時間,對外聯絡他一律使用電子郵箱和手機,基本不上。他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日常工作、生活,來源于深深熱愛的腳下泥土,發乎情止乎理,字字句句耐人回味。尤其可貴的是,他堅持不懈地寫作非圖名圖利,而是自始至終傾注著對文學的熱愛,如同野外的花兒兀自開放著。每隔幾年,畢書記就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冊,自費印刷好之后贈送給愛讀書的親朋好友。一個人這樣做堅持幾年容易,難能可貴的是他已經堅持做了十幾年。

  畢書記急著找我是為了兌現前年許下的承諾。那年某日,我因公務到他單位,同行的市直工委宋部長向他介紹我時,順便提了我愛文學之事,他特別高興,當場送了一本他的散文集給我,讀完他贈送的書以后,我寫了一遍讀后感發表在互聯網上。被他一位朋友看到了,告訴了他,幾經輾轉,他知道了我是原作者,就打電話到本單位找到我,讓我到他辦公室又拿了他的另外幾本散文集,并叫我把那篇讀后感原稿發給他,收編到他接下來的文集中,書印出來就送給我一本。時間一晃幾年過去了,他腦海中仍記掛著這件小事,我不得不佩服畢書記的細心。

  這些年,因為熱愛文學,我認識了一批文友,如作家石楠、吳曉、甲乙、金肽頻,學者沈暉、李建英,詩人蘆葦岸、任少云、胡澄,博友秋窗寒竹、安慶塔影、心華,畫家鄭賢紅、趙軍、吳有為,等等,有些人至今未曾謀面。每每撫摸著他們贈送我這位無名小卒的文學作品,那份人與人之間簡單的信任猶如一股清冽的甘泉在心澗潺潺流淌。

  你有多久沒有注意過一朵花開的顏色?結束本篇文章之前,又接到一位廣州博友要寄書給我的微信留言,該是“歸位”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