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存在感文章
宇宙可能存在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地球生命是碳基,“變形金剛”則是硅基。以碳基生命形態來思考銀河系,人們發現地球是孤獨的。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在《地球以外的文明世界》里發現,以碳基為條件搜索,在三千億顆恒星組成的銀河系中,擁有地球般生命條件的行星只有區區六千顆。碳基生命需要的條件極其嚴苛,過冷、過熱的行星都不可能出現生命;谶@種分析,阿西莫夫創作了《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寫人類學會超空間飛行后,在短短時間內就布滿了整個銀河系,建立了龐大的銀河帝國。
但科學家對智慧生命有各種猜測。他們認為,除碳基生命外,還存在硅基生命、能量生命、電磁波生命、信息生命等不同形態。如果整個銀河系只有地球存在智慧生命,人類也太孤獨了,孤獨到無法證明自己存在過!美國科學家成立了地外文明搜索計劃SETI,用陣列式射電天文望遠鏡掃描廣袤天空,尋找和分析地外文明信息。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據此創作了杰出科幻小說《接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臻g科學實驗室開發了一個名為[email protected] 的軟件,全球幾百萬天文愛好者用自己的電腦自愿參加,成為全球互聯網搜索地外文明的一分子,組成了龐大的聯網計算系統。上世紀中后期,人類具有了空間飛行能力后,立即向太空發射宇宙飛船,船上裝載了人類文明信息,試圖“接觸”地外智慧文明。
這些做法都是人類在龐大的宇宙中“刷存在感”,可能很嚴肅,也可能很荒謬。人類生命短暫,時間倏忽而逝,“存在感”十分重要。古人在石頭上刻畫巖畫是“刷存在感”的一種方式,古代詩人、散文家寫作,是文明的`傳遞,也是“刷存在感”。網絡時代發展迅速,全球幾十億人成了互聯網中無數磷蝦,淹沒在龐大信息海洋里。一個普通網絡用戶在互聯網上幾乎是“不存在”的。有些人“潛水”,甘愿充當“不存在者”,更多人在各種博客、微博、論壇出沒,發表各種言論“刷存在感”。在某些論壇中,無論任何帖子你都能看到有人立即冒出來“頂”和坐“沙發”。還有人找到了更直接的方式,對網絡上、社會上的名人或者熱鬧現象加以攻擊、謾罵,以虛張聲勢和夸張詞語來吸引眼球。這種攻擊如能成為一個新話題現象,“刷存在感”就成功了。
智慧生命的最大特點是想象力,通過想象而創造現實。人類祖先仰望星空,充滿敬畏,人類文明也許就是從對星空的觀察與想象開始的。地球各大陸的上古巖畫,很多都有星空圖、太陽圖、月亮圖。在漢字系統中,太陽、月亮與星星是核心字符。對太陽與月亮的崇拜構成了漢字字符的第二核心。人類文明就是一種想象力的體現,詩歌、繪畫、雕塑、建筑、科學技術,都是想象力的結晶。沒有想象力,沒有夢想,則沒有人類文明的存在。
【刷存在感文章】相關文章:
1.友誼的存在的文章
7.刷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