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
誦讀是一種學習方式,讓我們對于語言的學習掌握的更加的全面,誦讀的都是國學的經典,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名言警句,我們都要掌握好這些知識。以下是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歡迎閱讀。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1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2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3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4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5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6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7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8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9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10
《千字文》簡介
《千字文》根據史書記載,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時期(502~549年)編成的,其編者是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古人多簡稱其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雖排在最后,成書時間卻最早,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確切知道成書時間和作者的一部書。
《千字文》問世1400多年來的歷史表明,它既是一部優秀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和喜愛。
《千字文》在中國古代的童蒙讀物中,是一篇承上啟下的作品。它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令任何一部童蒙讀物都望塵莫及。
《梁史》中說:“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唐代的《尚書故實》對此事作了進一步的敘述,該書說: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后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讓他編成有內容的韻文。周興嗣用了一夜時間編完,累得須發皆白。這件事在唐宋兩代多有記載,如《劉公嘉話錄》、《太平廣記》等,其內容與《尚書故實》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個字。其中有一字重復,即“潔”字,此字在文中出現兩次:“女慕貞潔”、“紈扇圓潔”。一些古人曾試圖加以修改,如宋人吳枋、明人郎瑛等!肚ё治摹吠ㄆ庙崳世噬峡。
《千字文》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內容豐富。但由于時代久遠,很多內容已不易理解。現依據清人汪嘯尹、孫謙益的說法,對《千字文》的內容作大致介紹。
由汪嘯尹纂輯、孫謙益參注的《千字文釋義》將《千字文》分為四個部分,稱為四章。
從第一句“天地玄黃”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為第一部分;
從第三十七句“蓋此身發”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為第二部分;
從第一百零三句“都邑華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嚴岫杳冥”為第三部分;
從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農”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為第四部分。
最后兩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沒有特別含義,將其單列出來。
《千字文》第一部分從天地開辟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鐵器(劍)、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肚ё治摹分v述了人類的早期歷史和商湯、周武王時的盛世景光,即“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即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親,珍惜父母傳給的身體,“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做人要“知過必改”,講信用,保持純真本色,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接著文中對忠、孝和人的言談舉止、交友、保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有關的'問題。此章極力描繪都邑的壯麗,“宮殿盤郁,樓觀飛驚”。京城之中匯集了豐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墳典,亦聚群英”,重在敘述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和他們的文治武功。最后描述了國家疆域的廣闊和風景的秀美“九州禹跡,百郡秦并……曠遠綿邈,巖岫杳!
《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園生活,贊美那些甘于寂寞、不為名利羈絆的人們,對民間溫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汪嘯尹、孫謙益的《千字文釋義》認為這部分是講“君子治家處身之道”,其觀點有一定道理,但顯得牽強,所以不加采用!肚ё治摹返谌糠种v述上層社會,第四部分講述民間生活,在層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從“治家處身”的角度去理解。
《千字文》與“三、百”相比,版本清楚,面貌原始,這使我們閱讀起來更加方便。
古代名言名句
NO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钌屉[
NO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獎⒂礤a
NO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畎
NO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梅坡
NO5、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鸥
NO6、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镀堊印
NO7、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NO8、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NO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w翼
NO10、位卑未敢忘憂國!懹
NO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NO12、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皱
NO1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娊
NO1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NO1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NO1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NO1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NO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NO19、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愖影
NO20、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髯
NO2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NO2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巍ち_大京
NO2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NO2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NO25、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NO26、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NO27、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n愈
NO2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NO29、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K麟
NO30、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T嗣同
NO3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獏问洗呵
NO3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K軾
NO33、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NO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献
NO35、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NO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NO3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NO3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拙右
NO3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NO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NO4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NO4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
NO43、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獫h書
NO44、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
NO4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鬃
NO4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
NO4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NO48、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抖Y記》
NO4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巿蠖
NO50、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
NO51、知無不言,言無不盡!K洵
NO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NO53、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f子
NO54、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NO5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NO5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
NO57、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髠
NO58、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獎⒒
NO59、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套哟呵
NO6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醢彩
【四年級誦讀經典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