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人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佳人》詩詞鑒賞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
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
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
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
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
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杜甫詩鑒賞
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流落異鄉的女子的遭遇,寄寓了流離生活中的杜甫的感受與政治情懷。
這首詩每八句為一段,共有三段。
第一段寫“ 喪亂”,揭示這位佳人一切不幸的根源。其中“幽居在空谷”一句統領全篇,為這首詩的中心所在。“自云”二字則讓“佳人”的經歷全由她自己口中說出,情調更加凄切、悲涼。“良家子”與“ 官高”相映襯;“遭殺戮”與“收骨肉”相照應,寫出官宦人家的遭遇,為下文中女子被遺棄作鋪墊。
九至十六句為第二段,記敘“佳人”因家境衰落被丈夫遺棄的過程, 詩句在愁苦中夾雜憤憤之語。
“世情”兩句,寫盡人間勢利眼,可以說是杜甫借女子之口,抒發自己的感慨。“合昏”兩句,以草木禽鳥與輕薄夫婿相對比,對不義之人作了有力的鞭撻和斥責。
十七至二十四句為第三段,寫女人在邊地的生活和思想,照應“零落依草木”句。這里的“在山”當指在家,“ 出山”當指被遺棄,因此這兩句詩反映的是社會輿論對被遺棄者的看法,同時又流露出詩人對這種錯誤輿論的不滿。
“侍婢”以下六句重點描寫女子的賢貞清貧,頌揚她的節操,說明她并未因被遺棄而“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兩句,是指賣掉珍藏的寶珠,才有力量修補茅屋,繼續生活,這正是衰敗以后,宦門小姐特殊生活的寫照。“摘花不插發”,暗用《詩經·衛風·伯兮》中的“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意思,以不事打扮來襯托自己的操守。“采柏動盈掬”與“摘花”句形成對照,以柏象征女子的品性潔白、堅貞。最后兩句總寫女子的隱居生活,“ 翠袖”、“修竹”照應“佳人”,“天寒”、“日暮”照應“幽居”,更顯出佳人的忠貞品格。
這首詩反映了安史之亂時期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它生動、具體地記錄了這一時期的歷史,無怪乎前人評論杜詩是“詩史”。
【《佳人》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佳人古詩詞鑒賞03-13
詩詞《佳人》賞析05-01
詩詞鑒賞11-23
詩詞的鑒賞11-08
經典的詩詞與鑒賞12-09
經典詩詞鑒賞精選12-09
愛國詩歌鑒賞-《憶蜀地佳人》12-09
詩詞鑒賞:醉酒詩詞合集04-18
寒食詩詞鑒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