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詩詞賞析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作者為宋朝詩人吳文英。其古詩全文如下:
旋移輕鹢,淺傍垂虹,還因送客遲留。淚雨橫波,遙山眉上新愁。行人倚闌心事,問誰知、只有沙鷗。念聚散,幾楓丹霜渚,莼綠春洲。
漸近香菰炊黍,想紅絲織字,未遠青樓。寂寞漁鄉,爭如連醉溫柔。西窗夜深翦燭,夢頻生、不放云收。共悵望,認孤煙、起處是州。
【前言】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上片寫作者與友人魏繡使餞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下片以友人妻子口吻設想聚散兩依依的離情別緒。
【注釋】
⑴聲聲慢:詞牌名。此調有平仄兩體,歷來作者多用平韻格,而《漱玉詞》所用仄韻格最為世所傳誦。雙調,九十七字。仄韻格,前后片各五仄韻。《夢窗詞》系平韻格,前后片各四平韻。按句逗不同分為兩格:一為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為上片十句,下片八句。
⑵魏繡使:指魏峻,字高叔,號方泉。友人:當衍一“友”字,或托詞,蓋魏戀人也。
⑶州:一本作“洲”,一本作“舟”。
【賞析】
“旋移”三句,點題中“餞魏繡使泊吳江”。“鷁”,水鳥名,繪于船頭,因以指代船。“垂虹”,即吳江上垂虹橋,在江蘇吳江縣東,本名利住橋;宋慶歷(宋仁宗年號,公元1041—1048年)間構亭其上,名曰垂虹亭,因亦名橋曰垂虹橋。此言一會兒工夫,行舟已到了吳江的垂虹橋邊,因為要替魏繡使餞行,所以行舟暫停橋旁,遲留不發。“淚雨”兩句,反用王觀《卜算子》詞:“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意境。王詞心情喜悅,吳詞則離愁綿綿。此言朋友分手在即,不由得淚如眼前江水滔滔不絕的流下,雙眉緊皺似低壓在地平線上的遠山。“行人”兩句,為旅途中友人設想。此處是說:魏繡使等人即將上路,旅途中友人倚旁船欄凝思,顯得神態惆悵,但這重重心事究竟有哪個人能知曉?恐怕只有這隨波逐浪的沙鷗,才能理解那行旅中的痛苦吧。“念聚散”三句,忽作曠達語是離別時替友人寬心也。詞人說:“想那世事總是有聚必有散,在旅途上看看紅楓葉、白沙渚、綠莼葉這些春秋美景,不是也很好嗎?”
“漸近”三句,轉而替友人設想在故鄉的妻子。“紅絲織字”,語出《晉書·列女傳》:“竇滔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妻蘇氏(蕙)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即璇璣圖回文詩也。詞人說:“如今已到了江南吃香菰菜、新黍米的時節,想你(指友人)的妻子會用紅絲織成回文詩送來,勸夫君不要離開她居住的‘青樓’太遠、太久,希望你早日回到她的身伴。”“寂寞”兩句承上,妻子語。她說:“你孤零零一個人去那寂寞的江南水鄉,這怎比得上回家來在青樓上我倆共飲美酒,在這溫柔鄉中自在快樂呢?”這真是“金窩銀窩,比不上家中草窩!”“西窗”兩句,也系妻子所語。“西窗”句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意境;“夢頻生”句,反用巫山高唐夢典故。他妻子說:回想夫妻倆夜聚西窗,剪燭共話的情意綿綿的鏡頭,你到了京城之后恐怕只有在夢中追尋了。但你夜夢雖多,恐怕“巫山夢”難成矣!“共悵望”兩句收束,復歸餞別。“州”,似指蘇州。詞人說:“臨別之時,送行兩者各自惆悵、依依難分,當你乘舟離開,回頭眺望之時,千萬記住那孤煙起處就是你的出發地——蘇州。”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送友人詩詞賞析12-07
《楓橋夜泊》詩詞賞析12-07
《楓橋夜泊》張繼詩詞賞析12-03
辛棄疾《賦落花》的詩詞賞析及答案12-09
古代中秋詩詞《月賦》賞析12-09
《和友人傷歌姬》詩詞賞析04-04
《五律送友人》詩詞賞析12-07
夜泊牛渚懷古的詩詞賞析12-09
古詩詞《晚泊岳陽》賞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