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國古代詩歌的小知識
【中國古代詩歌分類】
一、.古代詩歌按體裁分:古體詩、近體詩。
(一)古體詩
1.古體詩特點:唐以前的詩歌及唐以后這種形式的詩歌。篇無定句,句無定字,自由換韻,不講平仄,不講對仗。
2.古體詩包括:
(1)古詩:古詩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詩經》開創現實主義詩歌傳統。
(2)楚辭:六言為主開浪漫主義先河。
(3)樂府詩:五言為主奠定了中國古典詩歌以五言、七言為主的基礎。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屬古體詩。
(5)古體詩的發展軌跡:
《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唐以后以上這種形式的詩歌。
(二)近體詩
1.近體詩特點:出現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韻有定位,字有定聲,聯有定對。
2.近體詩從體裁上分為:詩、詞、曲。
詩:詩又按其體裁可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是由(四)聯(八)句組成,每聯兩句,第一聯被稱為(首聯),第二聯被稱為(頷聯),第三聯被稱為(頸聯),第四聯被稱為(尾聯)根據每聯的字數,律詩又分為(五律)和(七律)。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根據每聯的字數,絕句又分為(五絕)和(七絕)。
詞: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1)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2)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3)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調名稱,叫“詞牌”。
(4)詞在結構上多數是分段的,一段在音樂上叫“一闋”(或“一片”)。(5)詞按字數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至90字)、“長調”(91字以上)。
曲:曲特點:(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為散曲和雜劇。我們鑒賞的元曲一般指散曲。(3)曲有曲牌。(4)散曲的體制又分為小令(葉兒)和套數兩種
二、古代詩歌按題材劃分:
1、寫景抒情詩;2、即事感懷詩;3、詠物言志詩;4、懷古詠史詩;
5、邊塞征戰詩;6、惜別送別詩;7、思鄉懷遠詩;8、山水田園詩。
三、古代詩歌按表現形式劃分:
1、敘事詩;2、抒情詩。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詩詞】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詩詞
第十名:《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第九名:《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八名:《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第七名:《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六名:《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第五名:《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四名:《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第三名:《丑奴兒》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新涼好個秋。
第二名:《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多無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第一名:《滿江紅》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古代詩歌人物形象分類】
(1)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析】(1)詩后附有“幽州臺”的注釋,這就暗示:詩人登臨的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賢才無舉,登臨此地,作者怎不感慨萬千,怎不唏噓長嘆?領會了注釋的深意,我們對詞意就不難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難把握了。(2)抓人物語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獨”“愴然而涕下”。
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2)課堂練習:
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參考答案】
(1)詩展現了一個孤僻高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距己甚高且已飛去,唯留詩人獨坐敬亭山,體現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詩人自己?雖然孤獨但樂得清閑,又體現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與敬亭山,但依舊相看不厭,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閑適孤傲的形象。
(2)猶如孤云一樣,當眾鳥高飛盡,正是眾人得志時的表現,他卻獨自飄蕩,壯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無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對敬亭山時,作者看到更廣的更雄偉的自然,便看無厭,有了樂觀和豪放的心態,總的說來是孤傲樂觀浪漫的詩人形象。
(3)眾鳥飛盡,孤云獨閑,山靜而空,表現出詩人的與世無爭,自由而閑適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兩不厭,表現出詩人從自然中尋求快樂,忘懷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詩塑造了一個與世無爭的,自由、閑適又有點孤傲的詩人的形象。
三、課外練習:
1.分析詩中“蓑笠翁”形象。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寫雪景,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2.試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聯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的形象。
3.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江雪尋陸鴻漸不遇.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解析】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熱情大方、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5.“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三、常見藝術形象舉隅: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中國古代詩歌的小知識】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知識點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05-08
高考語文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知識補充05-08
中國古代詩歌05-11
中國古代優美詩歌05-11
中國古代優美詩歌05-11
中國古代詩歌常識05-11
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05-07
中國古代詩歌分類05-08
中國古代詩歌的類型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