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秋日登石壁精舍》詩詞賞析
1習題題目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秋日登石壁精舍①林鴻
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②。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
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辨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注】①“精舍”,隱士居處。或僧道居住和講學之地,石壁精舍,建于公元四世紀,在今浙江上虞縣境內。②梵王宮:佛教廟宇,此指石壁精舍。
【小題1】本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小題2】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請結合全詩內容,作簡要分析。(5分)
2分析與解答
習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秋日登石壁精舍①林鴻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②。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辨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注】①“精舍”,隱士居處。或僧道居住和講...”的分析與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本詩后三聯貌似都在寫景,但景中含情,因此,本詩主要運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如頷聯頷聯選取了“潭影”、“楓林”、“鳥鳴聲”等意象,寫山下的一潭清水被秋風吹起漣漪,楓林火紅,不時傳來鳥鳴聲;頸聯選取了空澗、鳥聲、野泉等意象,寫山澗空曠,鳥鳴聲靜寂下來了。這時候,腳下遠僻的山徑已經可以連通不遠處的山泉了。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喜愛與留戀。尾聯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已經淹沒于翠綠之中了。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解答
【小題1】
點評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運用表達方式的技巧,主要有描寫、抒情兩類;運用表現手法的技巧,如比興、象征、對比、襯托、托物言志等;謀篇布局的技巧。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不在于辨識作品運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評述作者運用這些表達技巧所產生的表達效果。
【小題2】
試題分析:表現了詩人恬淡寧靜、超脫世俗的隱逸心境,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本詩的題目“秋日登石壁精舍”就已經表明了作者的隱逸心境,作者所登臨之處的意境必然和作者的心境是相契合的。詩人在首聯以自問自答的口吻交代出游的地點,中間兩聯用清秀的筆墨描述了在秋天造訪石壁精舍時所見到的自然風光,尾聯筆鋒一轉寫來時的路,展現一個蒼茫的新境界。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
點評:理解古詩詞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詩詞本身的暗示信息,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詩歌的標題,可以是詩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詩后的注解。這些內容,有的給我們提供了創作的時代背景,有的介紹了作者的經歷,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創作動機或創作經過,有的則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調。
經過分析,習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秋日登石壁精舍①林鴻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②。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辨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注】①“精舍”,隱士居處。或僧道居住和講...”主要考察你對“詩詞九首” 等考點的理解。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樂樂課堂。
3融會貫通
與“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秋日登石壁精舍①林鴻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②。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辨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注】①“精舍”,隱士居處。或僧道居住和講...”相似的題目
【《秋日登石壁精舍》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還闕首途,寄精舍親友》古詩詞賞析05-02
秋日別王長史詩詞賞析04-19
《登安陽城樓》詩詞賞析04-07
與諸子登峴山詩詞賞析05-02
秋日仙游觀贈道士詩詞賞析05-02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詩詞鑒賞04-07
《登古鄴城》詩詞翻譯及賞析04-04
《登樂游園望》古詩詞賞析05-02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詩詞賞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