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的詩歌(集合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詩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童節的詩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兒童節的詩歌1
《祖國,感謝您》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賜予我金色的生命!
黃皮膚,
黑頭發,
黑眼睛,
讓我的身體里流著炎黃子孫的熱血!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給予我優美的環境!
游黃山,登長城,過三峽,
讓我在這青山綠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傳授我淵博的`知識!
學天文,習地理,明歷史,
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所給予我的一切!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
——感謝您,我的祖國母親!
兒童節的詩歌2
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我的孩子,
我明白了為什么云中水上會幻弄出這許多顏色,
為什么花朵都用顏色染起——
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我的孩子。
當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時候,
我徹底地知道為什么樹葉上響出音樂,
為什么波浪把它們的合唱送進靜聽的大地的心頭——
當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時候,
當我把糖果遞到你貪婪的手中的.時候,
我懂得為什么花心里有蜜,
為什么水果里隱藏著甜汁——
當我把糖果遞到你貪婪的手中的時候。
當我吻你的臉使你微笑的時候,我的寶貝,
我的確了解晨光從天空流下時,是怎樣的高興,
暑天的涼風吹到我身上時是怎樣的愉快——
當我吻你的臉使你微笑的時候。
兒童節的詩歌3
我說,兒童節是有味道的,
兒童節是甜的,
兒童節是酸的,
兒童節還是香的。
“為什么呢?”
爸爸送的糖是甜的,
媽媽送的山楂是酸的,
那什么是香的'呢?
外婆買的水果是香的。
哈哈!我真是個天才!
兒童節的詩歌4
鳥孩子
樹公公,樹婆婆,
從早到晚樂呵呵。
他們的孩子最美麗,
藍、綠、花、白、紅、黃、褐。
他們的`孩子最活潑,
飛來飛去唱著歌。
千千萬萬鳥孩子,
最愛樹公公、樹婆婆。
大雁
藍天召開運動會,
大雁表演團體操:
排“一”字,
筆筆直;
排“人”字,
呱呱叫。
百鳥齊鼓掌,
裁判哈哈笑。
金牌獎給大雁隊,
天上地下都叫好!
孔雀
這鳥美,
那鳥美,
誰也比不了孔雀美。
寶石般的長羽翎,
根根像翡翠。
孔雀喜歡誰?
穿花衣的小妹妹。
孔雀開屏唱著歌:
咱倆一樣美!
鴕鳥
我問你,
大鴕鳥:
你不能飛,
光會跑;
應該叫你駱駝、馬,
不該叫鴕鳥!
鴕鳥說:
我有一雙鳥翅膀,
當然是只鳥。
那天沙漠運動會,
我張開翅膀賽長跑。
駱駝追不上,
駿馬比不了。
我為鳥類爭了光,
你知道不知道?
兒童節的詩歌5
在繁花喧囂的日子里
六月告別春風的季節
一顆顆晶瑩剔透
純潔無比的心翼翼的綻開
翠綠色的幕幔緩緩開啟
舞臺上粉黛濃妝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細訴著
滿樹都是鮮艷的故事
天空湛藍如水
是誰 用潤濕的'紅手帕
捂住自己激動的眼睛
兒童節的公園
百花開放笑聲甜,
拂面濃馥六月天,
對對白鴨游碧水,
雙雙木槳蕩畫船。
嫦娥羨慕兒童節,
織女思凡懶做仙。
敢問瑤臺誰是主?
新蕾初綻正童年。
2、激動的眼睛
在繁花喧囂的日子里
六月告別春風的季節
顆顆亮閃閃的
致潔無比的心依依綻開
翠色幕幔徐徐開啟
舞臺上粉黛濃妝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細訴著
滿樹都是鮮艷的故事
天空湛藍如水
是誰?用潤濕的紅手帕
捂住自己激動的眼睛
相關資訊
·幼兒園慶祝六一兒童節匯演主持詞
·六一兒童節開場白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活動策劃與方案
·慶祝六一兒童節班級活動主題班會
·幼兒園兒童節主持詞
兒童節的詩歌6
我說,
六一節是紅色的,
六一節是黃色的',
六一節目是五顏六色的。
“為什么呢?”
六一節的氣球是紅色的,
六一節的曲奇餅干是黃色的,
六一節的旗子是五顏六色的。
哈哈,我真是個天才!
兒童節的詩歌7
鶴溪里的叮咚聲
一路悅耳的悠揚節奏
映襯著活力影院
裝典了今天的喜怒哀樂
哇塞
炙熱伴隨著驚喜來了
陽光明媚
清純靚麗的你們啊!
在這個日子里
領跑全部
攜帶著我們的目光
沖撞出籠子
羽翼還未豐滿
卻要飛的更高
裝作高大的梯隊
舉過頭頂
讓雛鷹嘗試高處的'涵曦
只因為曾經
那一片藍天里的風箏
兒童節的詩歌8
六一,我想穿上花裙子
六一,我想輕唱一首兒歌
六一,我想在手風琴上彈撥
六一,我想讓紅領巾飄在胸前
風謝過昨天 吹開記憶的閘
蘊藏的蝴蝶結在雨中張揚
稚嫩的舞步改變了節律
童話 如同手絹般丟在身后
一根橡皮筋的長度
扯疼額角的白發
那些跳過的粉筆方格
跨不過 馬尾辮的靈動
向日葵的微笑
是一滴露珠便可賦予的.暖
沉沉的行囊里
開始一點一點 散開在歲月
一閃一閃亮晶晶
眼眸里的溫度浸潤了滄桑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和煦的陽光下步履顛沛
又見六一 又見此時舊時光
旋轉在花裙子里的兒歌
黑白琴鍵上跳躍的日月
在不肯睡去的童真里 安眠
兒童節的詩歌9
永遠的兒童節
謝 江(大竹縣)
六一,
不只是小朋友的節日,
天真爛漫,
很多人都在期盼。
所以快樂,
因為簡單。
唯有這一天,
時光可以倒轉,
啥都可以想,
啥都可以不去掛念。
窗臺,鮮花點點。
大街,笑容滿面。
眼里,全是兒童的世界。
摸一摸,
幸好,童心還在。
想一想,
幸虧,童趣還在腦海里面。
看一看,
幸運,童真還真的沒走多遠。
再回到從前,
唱歌,跳繩,踢鍵。
小人書,放風箏,羊角辮。
無憂無慮的童年,
沒有遺憾。
永遠的兒童節,
長駐心間。
穿紅鞋子的姑娘
一位從戴望舒雨巷煙霧里
走出來的穿著紅鞋子的姑娘,
我不敢提起她的名字,
我不敢回憶她的容顏
如要問我,
她總黑夜時看紅太陽,
她總低頭在泊油路上,
她總獨自向公交車前,
一位從戴望舒雨巷煙霧里
走出來的穿著紅鞋子的'姑娘,
我不敢提起她的名字,
我不敢回憶她的容顏
如要問我,
她總害怕、恐慌
她總無奈的化妝
她總與陌生人對望
一位從紅塵煙霧里
走出來的穿著紅鞋子的姑娘,
不要問我她的名字,
我已記不清她的容顏
文/子涯
自掘墳墓
花兒開了
需要你來呵護
水兒清了
需要我來保護
美麗的五月
陽光依著麥苗
云兒堤上漫步
倘若一直能這樣
還擔心什么霾
還牢騷什么霧
貪欲心不要太強
私欲心不要太盛
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有可能是我們在
自掘墳墓
路
路
謝 江(大竹縣)
從蹣跚學步,
天天都在走路。
路,雖在眼前,
路,卻悄悄在變。
不知不覺,
瘦瘦細細的小路,越走越寬,
坎坎坷坷的坡路,越走越平,
曲曲折折的彎路,越走越直,
漫漫長長的遠路,越走越近,
顛顛簸簸的慢路,越走越快。
累了,不妨停下腳步,
歇一歇,再匆匆趕路。
只是,路在腳下,
方向一定要在心中。
只是,遇到三岔口十字路,
一定不能犯糊涂。
只是,走得再遠,
別忘了來時的那條泥濘小路。
只是,飛得再高,
不能讓回家的路變成陌生的路。
等待身影
要如何回憶,一回頭滿是回憶,
步履闌珊也是回憶,哪里會比較清晰;
若兩旁漸漸褪去,一定是換來一場雨,
人生里到底不會缺雨,我哪缺清晰;
總是天亮著清晰,找模糊過去,
時光用人一生換幾段回憶,本不該找你;
可天換了晝夜沒換一顆心,
再往回走,卻還能遇見你,等待身影。
親愛的女孩
親愛的女孩
請你愛惜自己
你才是最重要的
親愛的女孩
微笑對每個人
把所有的悲傷隱藏吧
親愛的女孩
不要流淚
別人在歡笑
你不能哭泣
親愛的女孩
學會堅強
什么都阻止不了你
黃昏豆莢
一條,兩條,三條……
密密麻麻的豆莢掛滿了枝頭,
數不清有多少,
就在剛才,
它還經歷過雨水的洗刷,
嫩綠的豆莢上還掛著晶瑩的水珠,
夕陽開始西下,
豆莢盡情的吸收著陽光僅有的精華,
享受這黃昏的美好時光,
看著樹上飽滿光亮的豆莢,
真想摘下一把,
它能吃嗎?
我不知道,
它叫什么名字,
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它的身體很壯膚色很好,
它并不孤寂,
它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
還有為它遮風擋雨的爸媽,
小小的豆莢,
黃昏中顯得有些嬌氣,
也許是它感覺到害羞,
樹下的一對談情說愛說愛的戀人,
它看到了能不害羞嗎,
它也懂情也懂愛,
雖然,它只是小小的豆莢。
兒童節的詩歌10
《鐵路兒童》
當我們爬上路塹的斜坡
我們的眼睛便與電報桿上的白磁杯
和咝咝發響的.電線齊平。
像可愛的悠閑之手它們向東向西蜿蜒
好幾英里直到我們看不見,懸垂
在它們被燕子壓著的負荷之下。
我們很小并且自忖我們不知道
那些值得知道的事。我們料想文字在電線上行走
藏在那一小袋一小袋閃閃發亮的雨滴里,
每一袋都種子般裝滿了
天上的光,生輝的句子,而我們
相比之下是如此地無窮小
簡直可以一下字穿過針眼。
兒童節的詩歌11
推開六一的門
小鳥興奮地在窗外串聯
讓書包騰出夢的空間
白的'旅游鞋紅的蝴蝶結
在清脆的歌聲里飛向藍天
播下愛的種子
汗水朵朵開滿希望田野
讓童年回憶苦中帶甜
今天我們都是快樂天使
和未來親一個紅彤彤的臉
兒童節的詩歌12
我從植物園歸來,
帶回一個彩色繽紛的夢,
我夢見,在我們的土地上,
到處鮮花盛開、萬紫千紅。
我家的臺階前,
一直伸展到遠遠的天邊,
有一群簇擁著的姐妹,
那是一片紫色的玫瑰。
路的兩旁白得像落滿了雪,
那里是玉蘭花的世界;
山上閃著明亮的火星,
那是蒲公英開遍了山野。
吊鐘花在微風里輕輕地搖,
雞冠花把頭昂得很高,
泉邊有天鵝絨般的青苔,
蔦蘿花攀上了樹梢。
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
大王蓮能做小妹妹的搖籃;
小小的花朵是珍珠梅,
它穿著月光一樣的衣衫。
在鏡子般的池塘里,
有綠的浮萍,粉的荷花;
就是那放牧的小弟弟,
也喜歡戴著花環玩耍。
好像一年四季的花朵,
忽然在這一夜開放,
又像天上的'彩虹,
紛揚著落在我們的土地上……
當我從這夢中醒來,
我又編織著另一個夢境:
我要像領著小弟弟、小妹妹那樣,
領著這些花朵開始春天的旅行。
去給山崗披一件花的衣衫,
去給小河鑲兩行彩色的花邊,
再給養蜂場周圍的田野,
鋪上無邊的鮮花的地氈。
在這里聞著花香,聽著鳥語,
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麗;
養蜂老爺爺會夸獎我們──
送來的是花,也是蜜!
兒童節的詩歌13
六月的陽光下
無數花朵
最嬌艷的'日子
彩旗、鼓號喧天
歡歌熱舞飄飛
母親醉了
新苗茁壯
希望如火
搖籃里蓬勃著未來
觸景生情
欣悅涌上心頭
不覺重回年少
多少幸運
在驕傲中感恩
看,花季屬于祖國
兒童節的詩歌14
我說,兒童節是有味道的,
兒童節是甜甜的,
兒童節是酸酸的,
兒童節更是香香的.,
“為什么呢?”
兒童節的彩虹糖是甜甜的,
兒童節的酸梅湯是酸酸的,
“還有呢?”
兒童節的大蛋糕是香香的,
哈哈,我真是天才!
兒童節的詩歌15
孩子愛玩游戲玩耍是兒童的天性。童年離不開游戲,游戲總能給孩子帶來無窮樂趣。孩子愛玩,有時也會搞惡作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唐李白《長干行》
幼男幼女一起嬉戲,天真無邪的場景,使我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小時候過家家等游戲情景,也由此誕生了沿用千年的兩個成語,即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讓人體會到那種最真摯、最純凈的美好情感。
兒童處在人生的幼稚階段,天真爛漫而又充滿幻想,很簡單的工具也能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一根竹竿可以讓孩子騎竹馬,就是兒童騎在一根竹竿上,這樣便有了大人騎在馬背上的感覺。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在這根竹竿上就得到了充分地發揮。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個小孩正專心致志地釣魚,這時有個路人從遠處走來向他問路,他害怕驚到了魚,不等路人走近,遠遠地向路人擺手而不說話。一個憨態可掬、活潑可愛的孩童躍然紙上。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南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蝴蝶翩翩起舞,忽高忽低,忽飛忽停,而孩子緊追慢趕,左撲右捉,蝴蝶仿佛也懂得捉迷藏,機靈地飛進菜花當中,蝴蝶是黃色的,菜花也是黃色的,眼前燦爛一片,哪里還辨得出呢?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南宋楊萬里《稚子弄冰》
冬天,銅盆里的水結成堅冰,孩子早晨起來,把冰從盆里剜出。這塊大冰被穿上彩線,當作鑼來敲打,聲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鑼敲碎落地,發出打破玻璃的聲音。可以想象孩子由嘻樂轉向愕然失望,孩子就是會玩啊!
春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斗草來。
南宋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五)》
斗草是古代兒童常見的游戲,有文斗和武斗。
文斗指的是兒童們采摘各種新花草,以花草美麗新奇者為勝,《紅樓夢》中描寫的斗草活動就是文斗。
武斗是兒童采來花草,取其莖柄粗壯老成者,與他人的葉莖兩兩相交,用力對拉,賽莖柄的韌性,以不斷者為勝。從詩中狼藉一詞看,兒孫的玩法應該為武斗。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村居》
終于擺脫了一天的子曰詩云,孩子放學后急急忙忙地去放風箏,其如釋重負的快樂躍然紙上。
放風箏能讓兒童的眼、手、腳、腦得到活動,兒童的情趣也會像風箏一樣在空中的自由飛翔中得到凈化和陶冶。
新生犢子鼻如油,有索難穿百自由。才見春郊鳶事歇,又搓彈子打黃頭。
明徐渭《題風鳶圖》(其三)
穿牛鼻子是鄉間比喻管束兒童的俗語。這個頑童非常淘氣,又要去打鳥,多象一頭穿不住鼻子的犟頭牛。
可惜人總要長大的,總有一天要被穿起牛鼻子,老老實實去耕田,再不能自由自在。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清袁枚《所見》
夏天捕蟬是孩子樂此不疲的'事。詩中知了的叫聲,好象在故意引誘著牧童,使他一瞬間改變了神態和動作。
資料圖
孩子饞嘴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唐杜甫《百憂集行》
老年杜甫在成都回憶起童年時的情景。十五歲還是一股孩子氣,身體健壯得象一頭小牛犢,整天跑來跑去。到了農歷八月間,庭院前梨棗成熟時,他每天都要無數次地爬樹去摘取品嘗。
孩子逃學
孩子都有淘氣貪玩的天性,古人也有逃學的經歷。
兒童逃學頻來此,一一重尋舊有蹤。因漉戲魚群下水,緣敲響石斗登峰。
南宋劉克莊《鳥石山》
今日舊地重游,回憶起小時候逃學頻頻來到鳥石山,又一一找到了昔日的蹤跡。那時候為捉游魚,一群孩子跳下水去把水弄干;為了爭敲山上的響石,便比賽看誰先登上山峰。
偷放風鳶不在家,先生差伴沒尋拿。有人指點春郊外,雪下紅衫就是他。
明徐渭《題風鳶圖》(其二)
春雪未融,天氣尚寒,這孩子就逃學去放風箏,可見他多么貪玩。先生查問,派人四處捉拿,有人指點郊外人影。
孩子偷竊
兒時,不少孩子都做過偷瓜摸棗的事兒,都會挨大人的責罵,但是最終就算被偷的人家也會原諒孩子的胡鬧。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唐白居易《池上》
孩子們撐著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后留下了一道水路。
爭騎一竿竹,偷折四鄰花。笑擊羊皮鼓,行牽犢額車。中庭貪夜戲,不覺玉繩斜。
唐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二)》
孩子們在一起爭搶著騎竹馬,出于惡作劇去偷折四鄰花。他們歡笑著敲擊羊皮鼓,拉著牛犢的下巴走,晚上貪看露天演出的夜戲,直至星月西斜。
春風語燕潑堤翻,晚笛歸牛穩背眠。此際不偷慈母線,明朝辜負放鳶天。
明徐渭《題風鳶圖》(其一)
春風中,燕兒歡叫著在河堤那邊上下翻飛。放牛娃穩穩躺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回家。放牛娃一路回去,心里卻算計著如何偷母親的線,明日好放風箏玩。大好風光,不放風箏,豈不是辜負了老天的美意?
資料圖
孩子天真
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兒童天真未鑿,想象力奇特。本是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聯想和想象會變得美麗又奇特。童心讓幻想更加絢麗繽紛、瑰異非常。兒童的想象,往往是縱橫萬里、漫無邊際的。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詞》
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六歲的小孩模仿大人堂前拜月,至于拜月的含義她根本不知,只是她見大人這樣做,自己也跟著學,認真的樣子叫人憐愛。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唐胡令能《喜韓少府見訪》
孩子在人多的場合可能會害羞。小孩子們很少見過官員的車馬(那浩蕩的氣勢),都慌忙跑到蘆葦蕩的深處躲藏。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南宋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
古代有立春鞭土牛的習俗,孩子模仿得也是像模像樣。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南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兒童捉空中飄飛的柳絮來玩,在大人看來,好像無聊,卻體現了孩子的天真情趣。
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復小盧胡。一鴉飛立鉤欄角,仔細看來還有須。
南宋楊萬里《鴉》
孩子發現了烏鴉長著幾根胡須,和老夫(詩人)的胡須有相似之處,而又不敢對著長輩笑,就只好對著烏鴉笑,寫出了兒童頑皮而又拘謹的情態。
童心自然
兒童較之成人和大自然更為接近。兒童的世界天真爛漫、自由自在,能夠被外界小小的事物所觸動,完全沉醉在自然的懷抱中,不知歸路,目之所及,盡是驚喜,這與成人世界枯燥乏味、無暇自娛的重壓生活是形成鮮明對比的。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唐呂巖《牧童》
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人在大自然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顆童心無羈無絆,自然放松。
怯雨宜晴不識愁,去隨青草牧春牛。無人古路歌兼笑,歸去山花插滿頭。
北宋黃庶《次韻和真長四季牧童》
孩子不知道愁煩,牧牛路上唱歌歡笑,回家時用山花插滿了頭,一幅自然和童心融為一體的畫面。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
青草池塘,池水滿滿,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樣,倒映在冰涼的水波中。牧童回家,橫坐牛背,用短笛隨便吹奏,不成曲調。
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童心在田園風光里得到隨意的表達和安放。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清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想象自己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
沈復自述自己小時候追逐物外之趣,把蚊子看成仙鶴,又由于生活在城里,見不到自然風景,就把家中的草叢想象成樹林。孩子的想象力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童心道心
合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道德經》
老子認為嬰兒無私無欲,保有天性而無后天文明的玷污,最為天然無邪,最接近道,所以要求復歸于嬰兒。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唐盧肇《牧童》
牧童之心就是童心,也就是道心。只要有童心,不愁沒有知音。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北宋黃庭堅《牧童詩》
有許多在官場上爭名逐利的庸人,費盡心機,機謀權詐,其實不如牧童自在快活!童心近道,機心害道。
人心識盡童心滅,世事諳多樂事稀。
北宋張載《孤宦》
隨著成長,人慢慢變得世故,心不再單純,也就沒有了簡單的快樂。王朔說,成年人的臉上往往有兩種表情,不是郁郁寡歡,就是勃然大怒。
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若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明李贄《童心說》
孟子說: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宋明儒學又把赤子之心發揮到仁心的高度。李贄的童心說即來源于孟子。
少年哀樂過于人,歌泣無端字字真。既壯周旋雜癡黠,童心來復夢中身。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佛家五行中有嬰兒行。童年的時候妄念少,人還能保持幾分天真爛漫。年歲漸長,天真失掉而情欲增長、邪惡漸多。人能夠在一生當中保住童心的那一分天真,就是有道之人,佛門嬰兒行就是修這個永遠保持自己的天真。
不似懷人不似禪,夢回清淚一潸然;瓶花妥帖爐香定,覓我童心廿六年。
清龔自珍《午覺醒來,悵然成詩》
清宣宗道光四年(1824年),32歲的龔自珍在一次午覺醒來,有所感觸,寫了這首詩。
明窗凈幾,日影微塵,瓶花妥帖爐香定的寂靜況味,讓詩人生出恍如隔世之感,不是懷念人也非禪悟,夢中那轉瞬即逝的童心亦即本心,令人淚濕青衣。
【兒童節的詩歌】相關文章:
兒童節詩歌01-17
兒童節詩歌10-10
兒童節的詩歌大全07-05
有關兒童節的詩歌09-22
關于兒童節的詩歌10-30
61兒童節的詩歌10-02
寫兒童節的詩歌12-07
六一·兒童節詩歌12-05
兒童節朗誦的詩歌12-06
快樂的兒童節詩歌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