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時間:2022-12-09 17:22:26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自然災害有很多種,從大方面分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生態災害等。那么為了應對不同的自然災害,應該要設立怎樣的應急預案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供大家參閱!

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洪澇災害應急預案

  1.應急指揮中心:每年雨季,由總經理牽頭,公司成立防澇排漬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調度,辦公地點設置在綜合管理部。

  2.應 急 電 話: ……

  3.防漬排澇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綜合管理部、武裝保衛部、職工醫院

  4.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公司總經理負責總體指揮,綜合管理部負責現場具體指揮、設備設施的`處理和搶救工作、應急救援物資的準備工作、應急措施的落實、對外聯絡和具體協調工作,武裝保衛部負責組織和指揮搶險及現場保衛,職工醫院(87657414)負責人員救護。

  5.應急措施

  5.1綜合管理部在每年的雨季來臨前根據氣象預報和市防汛指揮部的預報準備好防汛用的沙土袋、草袋、潛水泵等并采取防汛措施,將化學品和遇濕易燃品及電器設施安全轉移或墊高。

  5.2一旦發生漬水現象,現場人員首先斷電并轉移有毒化學品和遇濕易燃品,并向防澇排漬領導小組報告。受災單位即刻組成現場救護分隊,明確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及時組織現場人員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和被困遇險人員,封鎖受災現場,設立安全區,派專人監護。保護和疏散物資并觀察受災現場,防止因建筑物倒塌或變形而造成人員傷亡。

  5.3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按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響應預案處理。

  5.4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按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響應預案處理。

  地震和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和自然災害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發生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

  組 長:王世柱

  副組長:曲洪奎

  成 員:谷成軍 王翠榮 王繼業

  李艷秋 白立軍 聶偉鵬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保證防震減災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三、震后和自然災害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區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和自然災害后,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后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連續的急促鈴聲和呼喊聲),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上課時間:A、各班學生在上課教師的組織下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場中央避震;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中央。

  (2)迅速關閉、切斷電源(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和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穩定人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指揮部將通過各種新聞媒介發布各種命令、指示,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1、總 則

  1.1 目 的

  由氣象原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氣象災害,是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現象,造成的經濟損失亦列各類災害之首。我市發生的氣象災害主要有暴雨、洪澇、干旱、高溫、雷雨大風、冰雹、寒潮、大霧等,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諸如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環境污染和城市漬澇等次生災害。這些氣象災害常給我市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為提高對氣象災害及次生災害的預測預報水平和防災、抗災、救災的應急反應能力,最大程度地減輕或避免災害損失,特制定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突發公共災害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和《成都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參照《四川省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及重大災害氣象服務應急動員體制實施細則》,結合我市氣象災害情況編制。

  1.3 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級負責”的應急管理體制,“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公共服務職能,“分工協作、快速高效”的聯動協調機制,“準確及時、優質高效”的工作原則。

  1.4 預案體系

  崇州全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體系

  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由市氣象局根據崇州市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報市政府和成都市氣象局備案。

  1.5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崇州市行政區域內的重大氣象災害及次生災害預警的應急處置工作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 指揮機構

  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由崇州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并在其領導下開展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建立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指揮中心設在市氣象局。市氣象局局長擔任指揮長,分管副局長擔任副指揮長,成員由市氣象局各內設機構負責人組成。

  市防汛辦、農業、水務、水文、交通、環保、國土資源、廣播電視、電信、電力、城管、財政、林業、公安等市級部門應當按照崇州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配合做好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

  2.2 工作機構

  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中心下設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氣象局辦公室,應急辦公室主任由市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承擔。

  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應急辦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對應急預案的修訂;負責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的協調工作;及時向市政府、市應急辦和指揮部報告重要情況;指導和督促檢查鄉、鎮重大氣象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2.3 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辦公室:負責應急值守、信息匯總上報與綜合協調;負責應急宣傳工作;承擔外部門相關突發事件需氣象部門配合處理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應急車輛、電力供應和后勤保障工作.

  測報科:組織協調全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報、聯防、服務工作;完成全市加密觀測任務;負責組織現場應急觀測、服務。

  氣象科:負責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預報及預警信號的發布。制作城市漬澇、地質災害、森林火險等氣象等級預報;開展重大災害、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氣象保障;及時傳遞雨情信息,負責氣象災害調查評估工作。負責雷電預警、預報工作。

  信息與技術保障中心:負責我市氣象通信網絡維護,保障信息傳輸;負責全市加密自動站信息的收集傳輸;負責全市氣象探測儀器和野外輕便氣象探測儀器設備的應急儲備、供應和維護維修。

  人工防雹降雨辦公室:負責天氣監測和雷達信息傳輸;負責災害發生地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防雷中心:負責雷電監測和信息收集傳輸,負責雷電災害現場勘察和評估。

  財務科:負責氣象應急建設、搶險救災資金的籌集和撥付,保障各類氣象災害應急資金的及時到位。

  2.4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市防汛辦、水文、國土資源、環保、城市管理、林業等部門及時提供或交換水文、地質災害、環境監測、城市漬澇、森林火災等信息。

  廣播電視、電信、電力、財政、公安交通管理局工作職責:

  市廣播電視局:按照有關發布規定及時播發災害性天氣氣候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等信息,做好有關廣播電視宣傳動員和新聞報道,其他媒體做好相應的宣傳動員和新聞報道。

  電信崇州分公司:負責恢復受破壞的通信設施,保證各種氣象信息傳遞和報送的通信線路暢通。

  崇州供電局:負責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傳遞、報送和重大氣象災害發生現場氣象服務工作的電力供應保障。

  市財政局:做好重大氣象災害氣象服務應急資金以及應急撥款的準備。

  市公安局:負責保障氣象局氣象服務和移動氣象臺站現場服務人員、設備運輸的.道路暢通。

  3、重大氣象災害預警與預案啟動

  3.1重大氣象災害預警

  崇州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按照災害性天氣氣候強度標準和重大氣象災害影響范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程度,總體上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和較大(Ⅲ級)共三級,顏色依次為紅色、橙色和黃色。

  Ⅰ級預警:在某鄉、鎮或者區域內,市氣象局預報將出現暴雨、干旱、高溫、雷雨大風、冰雹、寒潮、大霧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或由此而引發的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城市漬澇等次生災害,其強度達到特別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

  Ⅱ級預警:在某鄉、鎮或者區域內,市氣象局預報預測出現暴雨、干旱、高溫、雷雨大風、冰雹、寒潮、大霧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或由此而引發的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城市漬澇等次生災害,其強度達到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

  Ⅲ級預警:在某鄉、鎮或者區域內,市氣象局預報預測出現暴雨、干旱、高溫、雷雨大風、冰雹、寒潮、大霧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或由此而引發的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城市漬澇等次生災害,其強度達到較大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的。

  3.2 預案啟動

  根據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或氣象災害實況監測信息,結合災害危害程度和事態發展,宣布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和應對處置。

  災害發生地應按上級應急機構指令,啟動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啟動根據災害危害程度分三級:

  一級啟動:根據發生特別重大氣象災害并將持續或發布特別重大氣象災害預警,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指揮長啟動特別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一級應急預案。并向全市相關部門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命令,并報市人民政府和省、市氣象局。

  二級啟動:根據發生重大氣象災害并將持續或發布重大氣象災害預警,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二級應急預案。并向全市相關部門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命令,并報市人民政府和省、市氣象局。

  三級啟動:根據發生較大氣象災害并將持續或發布較大氣象災害預警,市重大氣象災害指揮部副指揮長啟動較大氣象災害預警三級應急預案。并向全市相關部門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命令,并報市人民政府和省、市氣象局。

  3.3 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信息發布

  我市氣象部門應根據重大災害性天氣的發生時間、范圍、強度趨勢及可能對特定區域內的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威脅或損失的程度,及時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市防汛辦、水務、水文、交通、環保、國土資源、廣播電視、電信、電力、城管、財政、林業、公安等有關市級部門發布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出應急對策建議和措施。

  崇州市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收到重大災害預警信息后,應在第一時間及時安排滾動播報,以便預報區域內廣大市民了解重要天氣預報信息,及早防范,避免生命財產損失。

  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啟動后,市氣象局應當由新聞發言人按照有關發布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等信息。

  4、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響應

  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后,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要立即組織安排應急處置工作,按照以下程序做好應急響應:

  4.1 一級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響應(Ⅰ級紅色)

  ——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指揮長負責指揮全市氣象應急工作;

  ——市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的有關部門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

  ——市級氣象業務單位應當主動加強與上級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加強災害天氣聯防,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布預報產品;

  ——市氣象部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全部到崗,做好每小時加密觀測和滾動預報服務。

  ——市重大氣象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向省、市氣象局和市人民政府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建議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將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全市通報;

  ——災害發生后,市重大氣象應急辦立即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

  ——市人工防雹降雨辦公室應當根據災情發生發展情況,立即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市重大氣象應急辦應當立即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我市有關部門通報。

  ——市氣象局應第一時間報送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4.2 二級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響應(Ⅱ級橙色)

  ——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負責全面指揮全市氣象應急工作;

  ——市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的有關部門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

  ——全市氣象部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1小時加密觀測、3小時滾動預報和跟蹤服務;

  ——市級氣象業務單位加強與上級業務單位天氣會商,并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跟蹤預報、預測、警報工作,加強災害天氣聯防,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布預報產品;

  ——市重大氣象應急指揮中心應當及時向省氣象局和市人民政府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市重大氣象應急辦應當及時將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我市有關部門通報;

  ——災害發生后,市重大氣象應急辦及時調派應急隊伍,進入災害現場,做好相關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

  ——市人工防雹降雨辦公室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市氣象局應第一時間報送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

  4. 3 三級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響應(Ⅲ級黃色)

  ——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負責指揮全市氣象應急工作;

  ——市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的有關部門各崗位主要應急人員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市級氣象業務單位應當主動加強與省、市氣象局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跟蹤監測、預報,加強災害天氣聯防,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布預報產品;

  ——市重大氣象應急指揮中心應當及時向省、市氣象局和市人民政府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市重大氣象應急辦應當及時將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我市有關部門通報;

  ——市重大氣象應急辦應當做好調派應急隊伍的準備,等候進入災害現場開展相關的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

  ——市人工防雹降雨辦公室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組織發生地主管機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市重大氣象應急辦應當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氣象部門通報。

  ——全市氣象部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加密觀測、滾動預報和跟蹤服務。

  ——市氣象局應快速、準確報送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

  5、應急結束

  由市應急指揮部根據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趨勢信息和災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終止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并由市氣象應急辦發布終止命令,并向市政府、上級氣象部門報告和向有關部門通報。

  6、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保障措施

  6.1 物資、經費保障

  6.1.1 市氣象局負責我市氣象探測設備的應急儲備、供應。常用氣象儀器器材備份。根據財力情況,購置裝備一輛機動性強的野外氣象自動監測車,以備應急救災現場使用。

  6.1.2 每年氣象災害集中發生時段,我市氣象部門應準備適量的資金,在發生重大氣象災害時應急使用。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儲備、必要設備購置和應急管理等費用應由當地財政解決。

  6.2 應急隊伍

  市氣象局成立應急搶險隊,由市局職能處室和直屬事業單位組成,人員10人左右,歸屬應急辦公室調配指揮。

  6.3 監督管理

  6.3.1宣傳工作 我市氣象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各種媒體,加大對防御重大氣象災害的宣傳。要使公眾了解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提高全社會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6.3.2培訓工作 我市氣象部門應當對本級應急工作人員進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便熟悉應急工作流程,提高應急工作效率。

  6.3.3應急演練 有重點地組織本部門人員開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演練。通過預案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對重大氣象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

  6.3.4責任與獎懲: 對參加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7、附 則

  7.1 本預案由崇州市氣象局起草,報崇州市人民政府備案并發布,崇州市氣象局負責解釋。

  7.2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學院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國家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企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國家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公司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工廠自然災害應急預案05-09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范文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