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健康小常識
生活中有很多小習慣,小常識是直接影響到你的健康問題,那么在生活中,應該要注意哪些生活的常識和習慣,讓你有更健康的生活狀況呢。生活中有什么好的健康小常識呢?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1、每頓飯七分飽。在飲食中,很多人因為吃飯不按時,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在餓的時候身體會加速消化,而每頓飯吃過飽,容易讓胃有負擔。
2、平衡膳食。我們經常會說膳食平衡,那么,如何來平衡呢?簡單來說:每天吃夠 6 兩左右的主食,包括大米、粗糧、豆類、薯類;吃夠 1 斤綠葉菜;半斤水果;1 兩老豆腐或是一兩杯豆漿;巴掌大的一塊肉,最好是禽肉或魚蝦;喝上 1 杯牛奶,再來 1 個雞蛋。
3、口味清淡很重要。現代人,不少都是重口味,喜歡吃辣、吃鹽重,但是,如果長期吃鹽過多,就會導致體內的鈉離子增加,容易造成面部細胞失水,加速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4、適當吃肉補充蛋白質。很多女孩子害怕長胖,就長期素食,不吃肉。但其實人體適量攝入肉類和脂肪,可以讓你看起來更年輕,不顯老。因為皮膚總所需要的膠原蛋白,很大一部分就來自于動物蛋白,也就是雞鴨魚肉中。
5、每天六杯水。腎功能正常的人群,最好一天喝1.5L到2L的水。大概相當于此前專家倡導的8杯水。8杯水的量就是來自于人體每天排泄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2000ml(約8杯水),如果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果蔬攝取的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5-6杯水就可以了。
6、復合維生素飯后吃。專家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復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后吃。
7、有規律地進行運動鍛煉。建議一周5次,一次半小時以上,運動時最好穿得輕便些,選一雙比較舒適的運動鞋。
8、知道鍛煉限度。美國健身學家說:“鍛煉讓自己有適度的疲勞感和酸痛感是正常的,但如果關節感到不適或是一天結束后感到筋疲力盡,那就不正常了。”嚴重的疼痛會造成受傷,健康的鍛煉習慣也包括適可而止。
睡眠不好怎么辦
睡眠環境
靠枕、抱枕
有很多人都喜歡將靠枕或者是抱枕放在床頭,這樣可以方便看書,在睡覺的時候就順便枕在頭下,這樣是對頸椎有害的。
我們睡覺時宜選擇 10-20厘米的厚的枕頭,材質最好選擇蕎麥等透氣材料。靠枕大多填充蓬松棉材質,不僅會墊高枕頭,而且特別熱,甚至容易滋生微生物、塵螨,容易從口鼻吸 入,引起疾病。
路由器等小電器
任何需要通電的小電器都應該遠離床頭、遠離臥室,因為有些電器雖然體積小,但是電磁輻射量一點都不小,比如收音機、手機充電器、小型滅蚊燈等等,尤其是無線路由器,實際上我們睡前應該把它關閉。此外,插線板要離床頭2米元以上,這些你都注意到了嗎?
毛絨玩具
很多女生比較喜歡在自己的床上放一些毛絨玩具,覺得這樣的.睡眠環境很舒適。
可是,毛絨玩具的表面帶有大量的靜電,這些靜電會吸附許多看不見、摸不到的灰塵、塵螨甚至是甲醛等化學物質。臥室中最好不要放置毛絨玩具,更不要抱著睡覺。
大量綠色植物
眾所周知,綠色植物能夠凈化空氣,增加環境含氧量,舒緩緊張情緒……總之好處一大堆。但是夜間綠色植物是否適合放在臥室呢?
由于夜晚植物并不能光合作 用產生氧氣,反而會通過呼吸作用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使人處于缺氧狀態,而無法進入深睡眠,長此以往,容易曹正慢性疲勞。
此外,栽種植物的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病菌、小飛蟲,這些對呼吸系統脆弱的人來說,可能會引起哮喘或過敏。臥室適宜擺放1-2小盆水培植物,既可以增加環境濕度,又不用擔心土壤過敏的煩惱。
蛋黃吃多了會怎么樣
1、蛋黃吃多了會怎么樣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蛋,吃雞蛋可能會增加人的營養成分,而且雞蛋中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成分,多吃一些雞蛋,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但是吃過多的蛋黃可能會導致心臟病的產生,所以一定要適量的吃。
雞蛋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是皮蛋吃多了也是不好的,吃的雞蛋越多,血管的受損越嚴重,對平時的飲食方面一定要適量,每天最多吃兩個雞蛋,平時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調整身體素質。
2、蛋黃有何營養價值
蛋黃中的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后可以釋放出膽堿,膽堿通過血液到達大腦,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強記憶力;醫學專家說卵磷脂為老年性癡呆的克星;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的含量,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
3、蛋黃與蛋白有何區別
有許多人認為雞蛋黃中含膽固醇量很高,吃雞蛋的時候會把蛋黃扔掉。醫學專家發出提醒:雞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蛋黃中含有促進大腦發育、骨骼發育、造血等的多種營養物質。同時,因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卵磷脂等,對大腦發育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少兒、青少年、孕婦和營養不良的人群應適量食用雞蛋黃,普通人也大可不必“躲避”蛋黃。相比而言,雞蛋清的主要成分僅有蛋白質以及糖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只有少部分人不宜多吃蛋黃。包括患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血管硬化的患者。吃雞蛋以煮、蒸的方法最好,因為其中的脂肪、蛋白和維生素不會受到過多破壞。普通人一天吃上一個雞蛋就夠了。
哪些雞蛋不能吃
1、裂紋蛋:雞蛋在運輸、儲存及包裝等過程中,由于震動、擠壓等原因,會使有的雞蛋造成裂縫、裂紋,很易被細菌侵入,若放置時間較長就不宜食用。
2、粘殼蛋: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于蛋殼,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的,貼皮外呈深黑色,且有異味,就不宜再食。
3、臭雞蛋:由于細菌侵入雞蛋內大量繁殖,產生變質,蛋殼烏灰色,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而蛋內的.混合物呈灰綠色或暗黃色,并帶有惡臭味,則此蛋不能食用,否則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4、散黃蛋:因運輸等激烈振蕩,蛋黃膜破裂,造成機械性散黃;或者存放時間過長,被細菌或霉菌經蛋殼氣孔侵入蛋體內,而破壞了蛋白質結構造成散黃,蛋液稀混濁。若散黃不嚴重,無異味,經煎煮等高溫處理后仍可食用,但如細菌在蛋體內繁殖,蛋白質已變性,有臭味就不能吃了。
雞蛋有何禁忌
1、忌吃煮老的雞蛋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影響食欲,也不易吸收。
2、雞蛋不宜與糖同煮
雞蛋與糖同煮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后會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雞蛋中加糖,應該等稍涼后放入攪拌,味道不減。
3、炒雞蛋不需放味精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谷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后生成谷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鈉,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鈉,破壞雞蛋的鮮味。
【生活與健康小常識】相關文章:
生活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的生活小常識05-09
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識05-09
生活健康小常識大全05-09
夏季生活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健康飲食生活小常識05-09
家庭健康的生活小常識05-09
關于健康的生活小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