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照片的散文

時間:2020-01-04 12:01:07 我要投稿

有關照片的散文

  每次出門旅行回來,總能拍回一大堆或人或景的照片,沒辦法,誰讓咱是“數量姐”呢?回想以前數碼相機尚未風靡世界的膠卷時代,一幫人懷揣36張容量的柯達膠卷出去瀟灑后,拿到的照片無非兩款:一曰集體照,二為個人照,而且定額限量,集體照一般只有一張,而個人照永遠在一到兩張之間徘徊。至于風景照,那純屬放在心頭奢侈想一想的范疇,畢竟有限的膠卷只能用在有限的人身上,不能用于無限的風光中,好鋼,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有關照片的散文

  正因為稀罕,所以每張照片都彌足珍貴,這珍貴的感覺,從拍照儀式啟動的那一刻就開始體現。

  每次“咔嚓”之前,掌鏡者總是不遺余力地提醒“看鏡頭,看鏡頭”,被拍者也總是很配合很努力地把眼神射向那黑得發亮又神秘無比的鏡頭,那種專注,有時近乎定格的狀態,眼光,是不敢偏離鏡頭一絲一毫的,大有一種誓把最敞亮的眼神留在鏡頭里的架勢。這份認真,都只因為那是一錘定音的活兒,拍砸了就沒有反悔的余地,誰也無法就地在相機里把廢片刪掉重來。因此,如果不愿意在看到照片時被各種遺憾所糾纏,生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前期好好拍。

  但是,拍照時這種因太在乎而產生的近于神圣的氛圍下,很多人,特別是缺乏拍照經驗的人,往往被鏡頭唬暈了,越想拍好就越犯怵。臉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手腳這時候也變得不聽話了,放哪兒都覺得別扭。更有甚者,經過一陣折騰,等到攝影師在旁邊指揮:“準備,一,二,三”時,那邊廂按下快門,這邊廂也把持不住了,眼睛下意識地跟著眨了下。完了,就等著收到一張閉眼照吧,閉眼的情況若出現在合影里,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而對那些鏡頭感比較強的人,則是另一番景象了。她們把難得的拍照機會當成人生的美妙體驗,鏡頭當前,她們總是攢足了勁兒釋放自己。無需喊“茄子”,燦爛笑容自然漾在臉上;不濃妝艷抹,但在行頭配置上絕對不敢輕忽,平時最入眼的服飾是肯定要抓來陪自己出鏡的;從容地搔搔首,弄弄姿,更是免不了的規定動作;而那自然流轉的眼波,是斷不會被眼前小小的鏡頭所束縛住的`。所有的用心,所有的投入,都只為把自己最好的一瞬,凝成永恒。

  等到照片洗出來,乍見,總有一種觸目驚心與似曾相識混搭在一起的感覺。驚心源于對拍照效果的不確定,這種不安夾雜著期待漸漸發酵成一種內心微瀾的心理張力,現在謎底揭開了,那顆心微微撲通兩下是難免的。似曾相識則是因為,面對以影像方式出現的自己,既熟悉又新鮮。如果幸得心儀的照片,往往格外珍惜,這類照片也常常被當作珍貴的禮物,或者畢業時留給同學作紀念,或者贈送親朋好友以見證一段美好的情誼。墻上醒目位置的相框,老式辦公桌的玻璃臺面,精美的筆記本或相冊,總能發現這些溫馨使者的蹤影。那時候,除了明星掛歷,房間里最好的裝飾就是這些照片了,它們能夠讓整間屋子一下子溫暖靈動起來。

  小時候到鄰居家串門,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墻上桌上形形色色的照片了。盡管照片里的人很多我都不認識,但我喜歡從他們的神態、穿著打扮去想象他們的身份、生活方式,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華僑的照片。那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還是一雙白布鞋“走天下”,他們就已經人人腳上一雙皮鞋了,至今,那些小女孩腳上的丁字小皮鞋、長筒白襪子在我眼里依然是柔軟了時光的時尚;我們周圍的男士還穿著中山裝,他們早就西裝領帶了;我們的女士偶爾穿下裙子,樣式也是極簡單的,而那些燙著卷發的女華僑總是穿著華麗的裙子,有的還特意穿上相館備有的禮服示人。看著他們的照片,直覺告訴我,他們的世界跟我們是不一樣的。有時候,鄰居們也會如數家珍般向我娓娓道來他們家照片各色人物的故事,而且,不約而同地,照片中人跟他們的關系往往是鄰居們通用的開場白。

  老照片給了我很多暖色的回憶。歷史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后,數碼相機以橫空出世的姿態裹挾了整個世界,傳統相機迅速沒落,走向式微。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擁抱新技術,相機不再成為少數家庭有點奢侈的裝備,而是如“舊時王謝堂前燕”般,“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很多普通家庭的標配,人們充分享受著數碼技術帶給他們的全新體驗。

  首先,數碼相機去膠卷化的特質,讓你無需膠卷,想拍多少就拍多少的美夢得以成真,這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海般的胸懷,最最讓人愛不釋手。一機在手,拍照不再局限于重要的時刻和場合,只要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拍。有小孩的家庭,相機更是成為父母紀錄孩子成長軌跡的神器。現在的小孩,與長輩們只擁有寥若晨星的兒時照片不同,他們很多都是伴隨大量照片慢慢長大的。

  替小孩留下豐富的影像資料,性價比其實是非常高的。畢竟,成長不可逆,錯過了這截就錯失了這截獨有的爛漫,某些關鍵節點的錯過,有時甚至成為令人扼腕的過錯。雖說小孩子的生長變化趕不上瞬息萬變的風云,但說是“新舊社會兩重天”倒也不為過。大人的照片,隔上數月經年,差別不是很大,最多也就像日頭慢慢挪移,斷不會讓人想起黃河壺口瀑布那樣的落差。我家小兒出生后,隔三差五我都要給他來上幾張,現在回頭再復習他嬰幼時期的形象,與現在的版本變化還是挺大的。常常心懷感恩地想,多虧有了數碼相機這一利器,讓我們可以放開手腳,恣意拍下孩子無數動人的瞬間;那些日積月累下來的照片,讓我們可以敵過日漸模糊的記憶,使得小孩每個階段的可掬憨態,得以清晰地烙在我們的腦海里。

  數碼相機招人喜歡的第二重品質,便是它強悍的刪除功能。那種一秒之內去蕪存菁的爽朗風格,成全了很多完美主義者嚴苛的要求,他們挑剔的口味從此有了地兒安頓。自己不滿意,刪!家人不滿意,刪!甚至朋友不滿意,也可以——刪!反正,所有不合格的照片在手指狠按刪除鍵的那一刻,全都灰飛煙滅,化為垃圾箱里的廢片!經過一番淘汰式的選擇后,最終在電腦里作為私人檔案保存下來的,都是主人眼中殿堂級的作品。它們即使有丁點兒缺憾,那也被視作維納斯的斷臂了,完全欣然接納,甚至覺得有那點小小的瑕疵,才更逼近真實感。

  近幾年,手機的拍照功能日臻成熟,作為新秀,手機也順理成章晉升為攝影器材家族的一員。特別是微信這玩意兒以破竹之勢席卷眾生后,在微信中曬各種照片成了很多人茶余飯后的活兒,功能強大的手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君不見,每次蘋果新一代手機一發布,總有一大批擁躉排起長龍趨之若鶩。微信的火爆,讓手機的拍照功能幾乎可與通訊功能并駕齊驅。

  手機如影隨形,與我們的生活保持高度同步,這種人機親密接觸的情形,讓我們在隨手拍之余,可以拍立得。那些你想跟朋友一起分享的場景,用手機拍下后立馬可以傳到微信上;那些你用語言無法精確描述的花鳥蟲魚世間百態,都可以讓手機照片替你代言。相信很多人有過這種經歷,飯桌上美食上來后,大家肚子再餓,也不急著動筷,而是先掏出手機,趁著美食賣相未被破壞之前來張特寫。大家管這叫“驗毒”,意即像以前的皇室貴胄用銀餐具對食物先驗證一下。人類對外部世界的感知,80%的信息據說是通過視覺來獲取的,所以,一張照片有時候便勝卻千言萬語。在微信中發布即時照片,更讓人有種現場直播的感覺,上一秒你剛剛笑得花枝亂顫,下一秒你的朋友便可以在微信照片中感受你的展顏盡歡,這種剛出爐面包似的熱乎氣兒,讓人慨嘆天涯與咫尺,就在一張圖片之間。

  數碼相機、手機在為我們提供基礎性的拍照服務后,還可以跟各種美化照片的軟件聯姻,使很多平庸的照片瞬間化腐朽為神奇。有人調侃說,韓國有整容技術,我們有美圖秀秀。難怪,高超的化妝手法與美圖技巧聯手,很多美女照、明星照都有一種同質化的傾向,連淘寶上的魔豆,也個個肌膚似雪,身材曼妙窈窕。也是,所向披靡的P圖技術,讓魔豆的腿要多長就可以多長,水蛇腰想多婀娜就能多婀娜,而且線條流暢得像用畫筆畫出來的一樣。也有些人,更愿意按紀錄片的風格來拍照,因為,真實,才蘊含最飽滿的美,也更耐人尋味。當然,這種真實與肉眼見到的真實也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好的角度和合適的光線,會把我們的優點凸顯缺點隱藏,好吧,姑且把這些正能量的技術過濾當作一種饋贈吧。

  電腦海量的存儲容量讓同樣海量的照片有了棲身之所,但在顯示器上欣賞照片,很容易讓人產生隔靴搔癢的生硬與疏離感。把一批大愛的照片沖洗出來,拿在手上一張張慢慢把玩,重新感受紙質照片帶給我們的熨帖和親近,這是經常盤桓在我心頭的念想。另一幅畫面也常常被我規劃和憧憬:多年以后,午后,清透暖融的陽光灑滿整個庭院,周遭花香如縷,一枚閱盡無數人生光景的老太太緩緩走進樹蔭底下,在一張帶扶手的東南亞藤椅上落座后,老太太掏出鑲有金色花邊的老花鏡徐徐戴上,順手翻開擺放在身旁圓桌上的相冊,迷蒙的雙眼透過鏡片在一張張照片中流連,心思跌進過往的時光,沉醉在照片背后的故事里……

【有關照片的散文】相關文章:

1.照片散文

2.照片的抒情散文

3.父親的照片散文隨筆

4.照片里的父親經典散文

5.有關故事的作文照片的故事

6.老照片再續前緣散文隨筆

7.看照片憶往事游漢江散文

8.一張照片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