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蟬散文隨筆
夏天如每日的晨昏一樣,總會如期而至?蛇@個夏天,有些安靜,安靜到空氣中總是靜悄悄的。在這靜悄悄的氣息里,我想起了一種聲音,一個在我生命的夏天不斷重復的聲音,蟬聲。
忽地,蟬聲沒了,這讓我有些不習慣,有了一種夏天不再是夏天的感覺,是夏天還沒來到?還是夏天已經走遠。而我此時,明明正盤踞在伏天,卻為何聽不見蟬鳴,蟬,這些不知疲倦的蟬,哪兒去了呢?
我在疑惑,是今年的天不夠熱的緣故嗎?還是城市的集中化,人離自然越來越遠了?或許這兩者原因都是有的。
今年的夏天,不似往年炎熱,已經進伏了,卻感受不到夏天濃烈的氣息,天氣偏涼,多數人仍然穿著長衣長褲,像是春天,也像是秋天,時間在過去,而季節少有變換的跡象,人都說,蟬是一個活天氣預報,天氣熱的時候,蟬會叫得特別地起勁,不知道是因為它怕熱,急躁不耐煩地叫,還是由于熱的氣溫,讓它興奮,讓它驚喜,從而不停地叫,反正是天越熱,它叫得越歡實,特別是晴朗的夏日,一大清早,蟬就使勁地叫了起來,這一天,天氣絕對會非常地炎熱。
我們的樓越蓋越高,我們的城市越來越集中,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我們都拼命地往城市的中心里擠,我們在享受著現代化的`便利與實惠時,我們離自然越來越遠,我們離森林遠了,我們離鳥兒遠了,我們離蟬也遠了,也許蟬沒叫,也許蟬叫了我們根本就聽不見,地理和空間的距離,將我們和這些小生靈隔遠,那些曾經在我們的生命里慣有的音符,慢慢地遠去,慢慢地消失,起初我們是不習慣,慢慢地,我們便不再想起,到最后,我們會徹底地忘記,而那些存留在記憶里的聲音也會漸漸地模糊。
今天,我會想起蟬,今天,我的耳畔還會時時響起蟬叫時的聲音:“知了,知了”,那一聲聲清脆響亮,余音不絕,而很多年后,我還能不能再想起,想起那些陪著我長大的蟬聲,想起那些夏天從不歇息的聲音,而這于我,只是淡忘,而于我們的孩子們,將會是徹底的陌生。
在記憶里,夏天來到的時候,蟬就來了,蟬好像就是夏天的代言人,或者說是夏天的準伴侶,它們一出聲,人們就意識到夏天來了,不用翻日歷,不用推拿掐算,絕對準確,而蟬就這樣,陪著人們渡過一個個炎熱的夏天,秋天來了,它們的叫聲稀了,一聲一聲漸漸無力,最后消失。虞世南有一首寫《蟬》的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它們是這個季節獨有的生靈,與別的季節無關,因為夏天,它們出現,夏天過去,它們也就慢慢地隱匿起來了,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動物,獨特到與植物有些相似,與季節相生相棲。
蟬,留給我的記憶太熟悉,太深刻,它們縷縷不絕的叫聲,日夜不息,不知疲倦,它們在我的身邊,它們在我的窗前,它們在我家的院墻外,時時刻刻將我包圍在其中,而我則枕著那一聲聲蟬鳴安然入眠,白天,響在我的耳畔,晚上,叫在我的枕邊,這個季節的小生靈伴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夏天,一年又一年,而今天,它在慢慢地同我走遠,我突然有了一種不習慣,一種沒有了蟬聲,太過于寧靜的夏天。
星期天,我起了個大早,我想去找一找蟬,找一找我熟悉的蟬,要不然,我總覺得這個夏天不像夏天,我走近了城邊上最近的一座山,這座山我以前常常來,在上學的時候,周末我會和同學一起去山上掐韭菜,摘槐花,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它就離我遠了,遠到我常常沒有時間來走一走。
今天,我又來了,為了是聽一聽我那熟悉的蟬聲,蟬叫了,蟬在叫著,雖不是往年那么響亮,但仍是那么親切,那么悠遠,那么動聽,它讓我久違的記憶重上心頭,我靠在樹上,一任它們在我的頭頂,在我的周圍,在彌漫著青草氣息的山野里,無所顧忌地叫著。聽著聽著,我投入了夏天的懷抱,哦,不是夏天沒到,也不是夏天已經走遠,只是我們的身邊少了蟬,夏天的元素,或許,蟬聲,是夏天不可缺少的。只是,在這城市高度集中化的今天,蟬聲,終究會退出我們的生活,成為教科書里學習的知識,而于以后的孩子們,多多少少會有些遺憾。
【覓蟬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蟬里人生散文隨筆
3.蟬
4.李商隱:蟬
5.《蟬聲》
6.暮蟬
7.蟬散文
8.蟬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