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學習日記匯編三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日記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日記 篇1
上午9:30至12:00,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們來到綜合樓第十一樓,行政會議室,聽取學校校長黃顯甫給我們作學校有關情況報告。黃校長的報告分兩部份:一是學校歷史、現狀、及發展;二是學校圍繞“以人為本、成長為先,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而開展的題為“成長教育”的學校辦學和教育改革項目。約兩個小時的報告,我從中獲取的重要信息如下:
1、黃顯甫校長,五十二歲,廣東省數學特級教師,說話中氣十足滔滔不絕,自有一種學術權威和特區繁華之地一大校之長的強勢威嚴之氣概。
2、深圳第二實驗學校為一所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分高中校區和初中校區,我們所處為高中校區,初中校區在距高中校區約十分鐘路程的另一地。高中初中一共九十個教學班,學生約四千五百人。該校為近五年學校發展和教學質量突飛猛進成就卓著的學校,今年上了一個清華,為辦學這么多年來第一次。學校目前在深圳市來說,處于二類學校二流生源的位置(一類學校為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深圳實驗、深圳育才四所高中),當屬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
3、教學上:學校從不在外征訂任何一種教輔資料。各科組在研究課標的基礎上,自編自印學案和練習;學校有一整套由黃校長親自發明的名為“五張紙”模式的質量分析辦法,對提高學校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嚴格的教學過程管理。
4、關于新課改,我最大的啟示:一定要改變過去以教材為本的'思維,而變為“以課標為本”;可以不給學生購買教材,給老師提供各種版本的教材作為參考,在鉆研和解讀課標的基礎上,以各種版本的教材為參考,自編教材;某種教材不再成為教學的唯一依據,課標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
5、我最想學習了解的:學校社團活動,學校集體備課活動,新課程改革的經驗教訓。
6、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毽球(全體師生人人會踢,曾代表國家隊獲得世界錦標賽冠軍),女子籃球(09年獲全國女子籃球冠軍)。
7、成長教育,是在抓升學率的夾縫中頑強的滲透素質教育。
中午:
我們一行六人,到學校食堂三樓吃午飯。
午飯為自助餐形式,本校老師均在食堂免費午餐。這既為老師們解決了福利(早上、中午教職工均在食堂免費就餐),又為教職工節約了回家吃飯或自己做飯的時間,使多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工作上,也充分體現了深圳高速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步伐。教職工早上七點到校,晚上六點回家(有晚自習除外),整天是呆在學校里的。
10月20日:
上午:
8點進校,林主任再次帶我們參觀了整個校園。
綜合樓:共十二層,電教實驗、學校黨政和各中層部門辦公、圖書閱覽、會議室、醫務、廣播電視、勞技、物管、藝術、信息網絡等各種功能用房全集中于這幢高大的樓房內。特區學校設備設施之先進齊備,不用我贅述!用林主任的話說,深圳不差錢,只要學校想要而可用的,打報告后上級教育和財政都能滿足。
教學樓:六層建筑,容納四十八個高中教學班,各年級教師辦公室亦分部于各樓層。各教室里液晶電視,電腦網絡投影等設備一應齊全。每班四十八人。學生在校一律統一著校服。
學生宿舍:三幢,容納一千余人住宿,其余約一半學生走讀。每間房住六人,床單被套等用具統一,室內及浣洗間衛生間清爽整潔。每間寢室有熱水淋浴,有空調。每層樓有洗衣房,學生自費每桶衣服收費三元。住宿費每期四百五十元,寢室用電費用按表計量六名學生自付平攤。每層樓學校聘請兩名寢室管理人員二十四小時不離人值班管理。
運動場:約200米塑膠環形跑道,中有五個籃球場,左有梯形風雨看臺,右有五個毽球場(如排球場一半大小),無足球場。
食堂:共三層,第一二兩層和第三層的一半供學生用餐,有約兩千個餐座位。第三層另一半供教師用餐,約三百個餐座位。
我們的辦公室在操場一角的五層小樓處,每人一張辦公桌,每人一臺電腦供我們工作之用。此幢樓房主要為學科工作室及其它功能用房。
10月19日下午:
結束了在廣州的集中學習培訓后,我們被分配到深圳第二實驗中學的六名校長(四川、青海、甘肅、陜西各一名,重慶兩名),隨同前來迎接的深圳二實副校長何校長,往深圳去。
下午三點半出發,在雙向八車道的廣深高速路上,我們的車在密集的車龍隊伍里,緩慢前行,途經東莞,六點鐘天已全黑完,車進入深圳寶安區,六點半,終于到達位于深圳羅湖區的第二實驗學校門口。
晚飯是深圳二實學校教科處主任林偉主任陪同我們一起吃的,很隨意的喝了一點廣州本地產珠江啤酒,來廣州接我們的何校長因其它事情沒陪我們吃飯。我們在一種接待不熱情的冷落感覺中,很快從心里為他們找到了理由: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嘛,或許本身就是這樣吧,注重工作的效率和財富的追求,對人情世故看得淡了。想想我們內地,如果是接待來自五個省區的校長,那是非得隆重無比全體領導作陪,那酒肯定是要喝得人仰馬翻才算主人為遠客接風之道了!心中的不快為之釋然。
晚飯后,林主任帶我們到學校里轉了一圈,算是對學校有了大致的了解。學校在羅湖區繁華地段,面積不大,占地約四五十畝,但校舍建筑面積足夠(其綜合樓高達十二層),功能用房寬裕。夜色之中,無法詳細了解。
學校安排我們在校內六人共住一間住房,像學生一樣的上下鋪。其他幾個校長都覺得洗澡不便,有人打呼嚕休息不好,年齡大了不敢睡上鋪,提議自費到學校附近住賓館。我也只好隨眾罷了!
和我同住的是來自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民族學校的蒙古族校長巴特爾。兩個人一直聊到十二點才晚安。
學習日記 篇2
進入新學期,嘉豪升四年級了。這學期換了新>班主任,數學老師也換了。從開學到現在,班主任老師給我的印象是干練、嚴格,對于語文作業的要求很高,比如鼓勵孩子們每天有一定的閱讀量,完成積累作業;對于孩子們的生活習慣要求很高,比如收拾書包、吃飯的速度、整理課桌的整潔度、樹立時間觀念等,講究做事的質量和效率;當然對于家長們的配合也有要求,比如填寫回執的簽字等等。
由于語文老師兼著班主任,而且兼著年級組的組長,所以這學期的作文課由另外一名老師擔任。老師第一節課沒有布置具體的作文,而是交待了兩件事:一個是讓孩子們自己設計一個作文本的封面,可以做些封面設計,可以取一個筆名,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本寫上“***文集”之類在我看來極具大師范兒的書名。二是讓孩子們畫一張游覽圖,可以是某個景區的,也可以是某個小公園的,在圖中簡單介紹游覽點位。嘉豪用了半天的時間來完成,感覺完成作業的過程也象一個創作的過程。這種創作不僅僅是文字表達,也有著一點設計、發揮的空間呢。
數學老師通過一張調查問卷令人感覺一新。這張問卷除了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等一般問題之外,還讓孩子們自己想象“數學是什么”,假設數學是一種食物、一種顏色、一種動物,它是什么,并說出理由,而且特別說明答案無所謂對與錯。嘉豪給出的答案是:“如果數學是一種食物,它可能是番茄醬,因為番茄醬濕的時候很好吃,干了以后就不好吃了,數學如果經常運用,就不會忘記了。如果數學是一種顏色,它可能是深藍色,因為深藍色顯得有神秘感,數學里也充滿奧秘。如果數學是一種動物,它可能是水母,因為水母總是在水里飄忽不定,數學有些問題不統一答案,也飄忽不定!笨粗@個答案,覺得小伙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細細想來很有道理。
四年級,學習的壓力明顯感覺比前三年大了,好在嘉豪基本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自己知道該努力。在和很多家長交流時都表示孩子升入四年級后要考慮更多的輔導班,
但我們仍不想跟風,仍想繼續保持自己的節奏,在抓好學習的`同時能夠在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幾篇文章,一篇是尹建莉老師的《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一篇是一位外交官父親的教育筆記《父母對孩子的最大影響是性格》,還有一篇是一位在國外的中國家長寫的《別讓孩子迷失在同伴壓力里》,文中的觀點與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有相似之處。我想,在不容忽視的集體焦慮面前要保持淡定,不易,但努力為之。
學習日記 篇3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與往日不同,老師沒站在講臺上給我們上課,而是一位阿姨走進了教室。咦?怎么回事?我想了想,突然想起老師告訴過我們,
給我們講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注意安全,她圍繞著安全是什么呢?給同學們細細地進行講述。聽了講課,我明白了安全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食品安全,第二種是交通安全,第三種是人身安全。還告訴我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能玩危險的東西,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對照一下自己,平時我放學經常一邊走路一邊看書,太危險了!
今天學到了很多關于安全的知識。希望以后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要注意和遵守。
【學習日記】相關文章:
學習《密室日記》心得12-09
【熱門】學習日記三篇02-03
我的寒假學習計劃的日記12-09
有關學習日記匯總六篇09-20
有關學習日記集錦10篇10-30
學習日記范文匯編7篇10-18
【推薦】學習日記匯編十篇08-03
有關學習日記模板合集9篇10-30
暑假生活的學習總結日記4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