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故事
我于六十年代末出生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郾城縣,在宋金時期岳飛曾在這里設伏大敗金兵而名噪一時,被史書記載。我祖上沒有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人物、大事情,直到我們這一代還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農村家庭,我經常開玩笑的說我家從明朝洪武年間就是農民。小時候曾經以三國曹操為豪,慶幸自己也姓曹。要說我家有什么祖上傳下來的家風家訓實在是說不上來,實在要說的話還是說說我的父母從小對我們的教育和要求,也勉強算是家風家訓吧!
我父親兄弟三人,兩個哥哥被國民黨抓了壯丁,據村里年長的老人說,是日本人攻打郾城前回家一趟,至此再無音訊。爺爺是給地主家做飯的廚子,也是老實巴交的一輩子。父親和母親結婚后生下我們兄妹幾人,當時的生活條件只要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從我記事起,知道只上了三年學的父親,跟村上一個老秀才學了一手的好算盤,雙手打,叫什么獅子滾繡球。就這樣父親也算是村上的文化人了,當了村里的會計。從我懂事起,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記得有一次因為二分錢對不上,他整整打了一個晚上的算盤。隊里分糧食或者蔬菜的時候,他總是最后把剩下來不好的分給自己家,對于家里勞動力少,糧食分的少的家庭,他總是想辦法讓他們多分一些,對于出現不同意見的,他總是說咱們是共產黨領導的,總不能看著他們餓死吧!記得有一次上學看到別的小伙伴買了很好的本子,我家里沒有錢買不起,但是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我偷偷的拿了父親記賬的新本子,拿到學校去炫耀。后來被父親知道了換來的當然是一頓揍和嚴厲的訓斥。
在我眼里母親是一個能干活會料理家務的偉大的女性。說她偉大事情有三:一是從記事起母親就教我們兄妹“屈死不告狀,餓死不做賊”。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為填飽肚子村上的小伙伴往往會從生產隊里偷拿一些時令瓜果,生玉米和地瓜什么的,老家俗有小孩子下地偷瓜果梨桃不叫偷的規矩。但是就是這些在我家也是不允許的,母親經常說小時候偷一個針,長大了就能偷人家金。二是尊老愛幼要有規矩,在村里遇上年長有困難的要主動幫他們,更不能欺負比自已小的孩子等等,和別人合伙做事要禮讓三先,不能占人家的便宜,關鍵時候還要自己吃點小虧等。三是要誠實守信。父親長病時候花了一萬多元錢,在八十年代初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母親憑借她誠實守信的信譽借了全村的錢,多者上百少者幾塊,沒有一家借不出的。后來憑借母親的省吃儉用,勤儉持家利用幾年時間全部還上了借款。再后來我在部隊提干當了軍官,母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遠離公家的錢財,不要打罵手下的士兵,出去接兵的時候千萬不要要人家東西。當你想要人家東西的時候你就想想你當年怎么當上兵的,接兵干部沒喝咱家一口水等等,說人活一輩子什么都沒臉面金貴。要是犯了錯了讓祖宗八代跟著丟人等等這些話來時常提醒我,給我敲警鐘。
如今,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人了,老一輩“遵規守矩、勤儉持家、誠實守信”的家規家訓還在時時影響、鞭策和激勵著我,我要把這些好的家規家訓傳給我的下一代,同時也分享給大家,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好自己小家的和諧氛圍和良好家風,并代代相傳。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作文12-21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03-23
家風家訓故事06-21
家風家訓小故事03-30
家風家訓故事優秀06-22
家風家訓故事作文11-29
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11-10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09-30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18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