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讀易經心得

時間:2022-12-09 16:48:12 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易經心得

  讀易經心得

讀易經心得

  關于易經我是早有耳聞,可惜一直沒有時間去拜讀這部偉大的著作,終于在研究生階段,我有幸選了一門關于易經的選修課,通過對課程的學習,讓我對易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學校該門課程之前,我一直認為易經是一門關于占卜的學問。甚至經常看見大街小巷上打著易經的旗號為大家算命時候,我一度認為易經不過是古代人的一種愚昧無知的表現,由于他們無法解釋科學現象,所以就發明了易經來解釋自然萬物,甚至將易經等同于封建迷信。然而通過課程學習,我深深的認識到我原來的看法是片面的,易經并不完全是命理學說,也不是完全是用來占卜、算命的,在需要問吉問兇的時候,人們才會真正重視易經,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易經的作用表現為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易經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基礎,可以說,我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的思想理論出發點都是易經,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無論是孔孟之說,老莊之道,還是孫子等兵法家,他們思想的理論基礎都是易經,孔子曾說“不學易,無以知”的感慨,老子更不必說,在他的道德經中,通常都是易經的成分,如“大圓若缺”等語言,幾乎就是易經的本質精華之所在;其次,易經是人們修身養性蘊德、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易經中的許多語言是相當富有深刻含義的,是非常發人深省的,比如,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識是天道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不休,君子應該象天道一樣,自我堅強,不斷地追求進步,通過不停止不休息的努力,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道德修養;而乾卦的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為學為道的君子,要效法乾無如日經天的精神,一天到晚都要剛健中正地前進,雖然到了夜晚,也要像白天一樣警惕自己,就不會有過失了。第三,易經告訴了我們科學的思維方法,即唯物辯證法,如其“近取諸身,遠取諸身”,既是易經的來源的解秘,同時,不也是告訴我們如何思考問題嗎?即觀察事物要用聯系的觀點,從自我出發,聯系身邊的事物,做到周詳。實際上,《易經》的作用何其大也,舉不勝舉。

  總體而言,易經確實不愧為我國古文化的精萃,它的許多思想和觀點,都是符合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由上可見,易經是一門多么重要的學問,通過學習我僅僅了解到了易經的一些基本知識,比如易經的組成,和易經的一些基本術語。易經中陽是以“一”來代表,而以“––”來代表陰,這兩個奇與偶的簡單符號,象征并說明了宇宙萬物的一切變化。陽剛陰柔,陽動陰靜;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時因地的以陰與陽,也就是剛柔動靜的性質來變化。易經思想中的這一陰一陽,相對相反,并不對立,而是和諧與統一。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幾乎都以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的道理諄諄告誡,以提示人生必須時刻謹慎處世,警惕適可而止的重要性,才能確保長久安泰。易經的宗旨在于闡釋宇宙大自然的陰陽剛柔動靜的變化,變易而不易,復雜而簡易,在變化中生成發展,于反復中保持統一與和諧。剛健中正,無窮無盡,永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所在。變易、簡易、不易的宇宙法則及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涵蓋著一切。這些都與人生立身處世原則一致,人以大宇宙的自然法則、精神為準則來確立人類自己行為的規范。探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則規律,就能自強不息,面對各種復雜情況而能知變,應變,適變,以促使人類社會的發展向上,為全人類造福。通觀易經的思想就會明白為什么易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一切學術思想的源泉,被推崇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了。我國古代傳統思想中的,不主張斗爭,和為貴,正淵源于此。

  我作為一名美國研究的研究生,在研究美國的同時,必須對自己本國的文化要有深刻的理解,易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學習他對我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易經基本思想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不論是儒家文化,還是老子的道家文化,其中都滲透著易經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只有真正了解這些,才能真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只有真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幫助我比較中美文化的差異,認識得更深刻。學習易經不僅僅是學習了門學科,更是學習了一種方法,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更進一步說就是一種哲學。我們對于傳統文化要進行批判性的吸收,吸取其精華,揚棄起糟糠。易經博大精深,是不能通過一門課很好的全面的掌握。需要平時的不斷努力,這門課只是把我帶進了門,以后,我將會努力的去認真把握易經,從而為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服務。

【讀易經心得】相關文章:

易經讀書心得02-27

易經之道美文欣賞04-16

關于易經經典名句大全05-09

關于貿易經濟專業畢業實習心得05-03

生命何其不易經典美文05-08

想說愛你不容易經典美文04-20

淺析設計貿易經濟特色專業的建設方案論文05-11

貿易經濟專業大學生自薦書06-09

讀《意林》心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