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叔本華的名言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叔本華的名言,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叔本華的名言摘抄
1:要么庸俗,要么孤獨 --叔本華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2: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Peace of mind is impossible withou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solitude.” --叔本華
3:A man can be himself only so long as he is alone; and if he does not love solitude, he will not love freedom; for it is only when he is alone that he is really free.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華
4:事物的本身是不變的,變得只是人的感覺。 --叔本華
5: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叔本華
6:如果你因為發現人類社會是如此的不盡如意,而感到自己更加適合遁入孤獨,那么你就是一個不能長期忍受孤獨的沉悶壓抑的人,尤其在你年輕的時候。對此,我建議你養成這樣的習慣:把部分孤獨帶人社會交往中,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不要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過在意別人所說的話;勿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是道德還是才智上;對于他人的看法,應加強鍛煉自己無動于衷的冷漠態度和感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品質的一個最切實可靠的方法。 假如,你做到了這些,那么即使你生活在眾人當中,也不會與他人有過多的聯系和將往:你和他們的關系將是純粹客觀的。這一預防措施將使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不至于離得太近,而且也能保護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 --叔本華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7: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里。 --叔本華
8: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華
9: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膽地說謊,最后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叔本華
10: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書的開頭。 --叔本華
11: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占有的唯一形態。 --叔本華
12: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 --叔本華
13:人們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只不過是一些在本質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罷了。 --叔本華
14:偉大的心靈,在這個世界更喜歡獨白,自己與自己說話。 --叔本華
15: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叔本華
16: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占據,以致無法進行深遠、高貴的'思考,因為這樣做確實是“為了生活而毀壞了生活的目的”。 ·我們關心的只是如何使一個人以本性的內容和特質所允許的方式發揮他的本性,既不應該希望改變、也不可以干脆譴責別人的本性。 ·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獨的高處。 --叔本華 《人生的智慧》
17:我們可將財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復如此。 --叔本華 《人生的智慧》
18: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self-evident. 所有的真理都要經過三個階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對;最后,被理所當然地接受。 --叔本華
19: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復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別人饗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叔本華
20:一個人,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叔本華
有關叔本華的名言精選
1) 每一個人的不幸,似乎是一種特殊的事件,請問世界上有誰沒有特殊的不幸,將許許多多特殊的不幸歸納在一起,難道世界的規律不就是普遍的不幸!
2) 我們所經常遇到的痛苦,常比我們所想象的痛苦,只有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人,才真能了解它的痛苦會令人深到什么程度。
3) 就人類的命運來說,他們幾天不是生活在黑暗日子中呢!
4) 在現實上我們存在的痛苦,卻無時無刻不受著時間的壓力,它就像一個監工一樣,手拿著鞭子不讓我們有片刻的喘息。
5) 透過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我們將意志所生的欲望世界提升到忘我的精神境界中,這時我們可暫時忘卻人世的不幸與痛苦。
6) 由于內在的空洞,人們尋求社交、余興、娛樂和各類享受,因此就產生奢侈浪費與災禍。
7) 窮人所要忍受的是痛苦,富人所煎熬的是厭倦,誰能說厭倦不是痛苦。
8)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藏有一頭野獸,只等待機會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別人身上,或者說,如果說別人對他有所妨礙的話,還要殺害別人。
9) 貪欲之產生,基于—個原則,就是認為一切快樂在效用上只是消極性,而包含一連串快樂的幸福則是幻想;相反的,痛苦卻是積極性的,也是極端真實的。
10) 普通的報仇是以看到自己加于仇人的痛苦來減輕自己所受到的痛苦。
11) 欲求和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口渴相比擬。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都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從來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質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12) 一切欲求作為欲求說,都是從缺陷,也即是從痛苦中產生的。
13) 舒展慢調在柔調中達成最高痛苦的表示,成為最驚心動魄的如怨如訴。
14) 一切追求掙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對自己的狀況不滿而產生的;所以一天不得滿足就要痛苦一天。
15) 只有長期的痛楚才會成為過分巨大的痛苦。
16) 造成不幸的是盲目、命運,也即是偶然和錯誤。
17) 不管自然如何安排,不論幸運是否曾降臨你身上,不拘你是王候將相或販夫走卒,不管你曾擁有什么,痛苦仍是無法避免的。
18) 苦惱總在現在中占領一個位置,若移去現在的苦惱,從前被拒絕在外的其他苦惱必定立刻乘虛而入,占據原來的位置。
19) 人們雖為驅散苦惱而不斷地努力著,但苦惱不過只換了一付姿態而已。這種努力不外是為了維持原來缺乏、困窮的生命的一種顧慮。
20) 要消除一種痛苦本就十分困難,即使幸獲成功,痛苦也會立刻以數千種其他姿態呈現,其內容因年齡、事態之不同而異,如性欲、愛情、嫉妒、憎恨、抱怨、野心、貪婪、病痛等皆是。
有關叔本華的名言經典
1. 人要避免災禍的最好辦法,莫如增長自己的心靈財富,人的心靈財富愈多,厭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
2. 為什么在我們年輕時我們面前的生命之路總是顯得無比漫長?因為我們不得不找尋空間塞滿我們無限的希望。
3.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4. 高級的精神文化,往往會使我們漸漸達到另一種境地,從此可不必再依賴他人以尋求樂趣,書中自有無窮之樂。
5.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涂抹的黑板一樣。
6. 一切生命的本質就是苦惱。這是意志內在本質的命運,動物世界的表現雖較微弱且有程度上的差別,然亦無可避免。《
7. 生命的實在客觀的一半是在命運中,在不同的情況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另主觀的一半卻屬于我們自身,生命自始至終就是這種情況。
8. 偉大就是偉大,不凡就是不凡,實毋須謙遜,如果從塔的基底量起至塔尖是三百英尺,那么從塔尖至基底也應該是三百英尺,不會短少一絲一毫。
9. 純粹經驗與思考的關系,就像進食與消化的關系一樣。當經驗夸口說,惟有通過它的發現人類知識才會發展時,就像口腔夸口說只有它維護著身體的活力。
10. 勇氣就是一種堅韌;正因為它是一種堅韌,才使我們具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戰勝的能力。因而,正是借助于這一點,勇氣也多少與德行發生了關系。
11.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系,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于我們。
12. 一個人的面孔通常會比他的舌頭說出更多有趣的事,因為面孔是他所說一切的概要,是他思想和志向的縮寫,舌頭只能表達一個人的思想,而面孔卻能表達他的本性。
13. 當一個人陷入了這樣一種境地:他相信,某些事必然會發生,只因為他不希望它們發生,而他希望發生的那些事情卻永遠不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就稱之為“自暴自棄”。
14.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復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別人饗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15. 惟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著堅定不移之確信的人才能稱之為“驕傲”。任何想假裝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驕傲,他多半會像其他人一樣,很快地丟棄掉這個假裝的個性。
16. 社交的起因在于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于,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17. 當謙虛成為公認的好德性時,無疑地世上的笨人就沾了很大的便宜,因為每個人都應該謙虛地不表現自己,世人都類似了,這真是平等的平等啊!其實這是種壓制的過程,因為這樣一來世上就好像只有笨人了。
18. 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 ; 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Arthur Schopenhauer , German philosopher
19. 人要獲得獨立自主和閑暇,必須自愿節制欲望,隨時養神養性。更須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縛,這樣人就不致為了功名利祿、或為了博取同胞的喜愛和歡呼,而犧牲了自己來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決不會如此做的,而必須會聽從荷瑞思的訓示。荷瑞思在給馬塞納思的書信中說:世上最大的傻子,是為了外在而犧牲內在,以及為了光彩、地位、壯觀、頭銜和榮譽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閑暇和自己的獨立。
20.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復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松,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借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叔本華的名言】相關文章:
叔本華的治療經典句子摘要12-07
亞瑟·叔本華的勵志故事04-04
時間的名言名言12-09
名言名言警句12-09
有關勵志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經典名言12-02
《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讀書心得03-26
勵志名言勵志名言短句12-02
恒心的名言-有關恒心的名言04-02
經典勵志名言名句、激勵名言佳句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