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夫都去哪兒了經典美文
暫且不問前十年、去年是怎么過去的,我們就單單只看眼下的這一周是怎么過去的吧。
我每天6點半起床,先洗漱,再吃早飯,在吃早飯的同時,順便打開電視看看“朝聞天下”。本周大家關心的焦點話題是:飛機去哪兒了?我一邊吃飯,一邊關注著“馬航”事態的進展。時間一分一秒地轉到了7點20分,我不敢再“戀視”下去了,否則,上班準會遲到。隨之,我急匆匆出了房門,直奔車站而去。
7點50分左右,我來到工作單位,便開始了一天緊張有序的工作。與學生一起晨讀,上課,下課,課間也許還要處理一些班級事務,看看同學們的課間活動情況,偶爾也會與同事們談談“馬航”事件。因為大家都很疑惑:為什么失事的飛機滿世界地找,卻毫無蹤跡?既然還沒找到失事的飛機,大家就議論起事故發生的原因來。大概是周二、周三吧,大伙聽說事故的起因是麻痹大意的飛行員駕駛著有20年之久的一架存在安全隱患的飛機時,不免痛心疾首起來。但唯一叫人慶幸的是,原本要乘坐此次航班的一名中國乘客,卻因為有事沒能登機回國,從而逃過一劫,幸免于難。想想看,這難道是天意?
當然上午一連四節課,不是每節課都要某個老師去上的,如果這樣的話,老師們肯定個個都吃不消。沒課的時間,大家不是忙著批改作業,就是備課,或者自主學習,記錄研修筆記。總之,上班時間就一個字——忙。還好,上午四節課之間加了20分鐘的課間操。這20分鐘,大家完全有機會走到陽光普照的操場,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與學生們一起鍛煉鍛煉身體的。
12點整,下班了,也是吃午飯的時間到了。離家近的同事與學生們回家吃飯,離家遠的,比如我,就只好去附近的餐飲市場吃飯了。午飯這會兒,是最好的放松與閑聊的時間。我和師傅(也是我的同事)坐在飯店里一邊吃飯,一邊聊著工作,或者談談過去。周一那天,我記得很清楚,我們談的是同事之間發生矛盾的事情,到了周二呢,我們的談話,不經意間就扯到我初來乍到時的一些煩心事兒。其實,這些事情對師傅說說也好,既能一吐為快,又能汲取前車之鑒,學會與人相處之道,何樂而不為?
大約半個小時,我們吃完了午飯,然后各自回宿舍午休1小時。下午繼續上兩節文化課,一節文體活動課。這時的老師,就像孩子們一樣,都喜歡去操場活動活動,比如,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跳跳繩等。體育運動,不僅使大家疲勞頓消,也愉悅了心情,這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再好不過了。
文體活動后,學生們按時放學,老師們則集體辦公。他們要么備課、改作業,要么開會,要么教研學習。這一周里,周一、周三和周五的下午都開了會,按照慣例,周一開會是安排本周工作,周三是教研活動,周五是黨支部組織教師進行政治學習。你看看,思想教育、教研學習、分配任務,有目的地開展各項工作,樣樣必不可少,都要協調運作,只有這樣,才可以維持一個學校的良性發展。
作為教師,首要的是讀點書,不斷地充實自己。我的讀書時間在哪里呢?一般在車上,在下午回家之后。我必須抓住乘坐公交車的這段時間讀書,否則,工作之中幾乎沒有讀書學習的空閑,況且,這20分鐘,閑著也是一種浪費。在乘車的20分鐘里,我端坐在座位上,凝神注視著手機上的電子書。這里有我最近計劃要讀的短篇小說:丁玲的《一顆未出膛的槍彈》、王蒙的《風箏飄帶》、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這幾篇小說都是我坐在公交車上看完的。晚上回家,我一般先瀏覽站和本市區教育網站,一方面,我想看看有沒有好文章可以讀,另一方面,我想找找自己發表的文學作品,或者通訊報導。時間就這樣在電腦上流逝了1個小時左右。當然,在公交車上、電腦前,或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某個好友來,然后,與他們閑聊一小會兒,因為是好友,彼此少不了牽掛和惦念,通過交流,也許會讓自己增長見識,豁然開朗,信心滿滿。
記得周一的晚上,我正在網上閱讀張抗抗的新小說《秘密》,忽然,電話鈴聲想起,我一看,是一位在教育局上班的老同學打來的,他很關切地說,我的文章《你能等一分鐘嗎》已經刊登在了市教育網站“未成年人教育”板塊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欄目,他說,他們科長看了之后,也對我稱贊不已。聽了老同學的稱贊與鼓勵之后,我很感動:是呀,人還是要交往的,不能單單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倘若那樣,人生還有什么樂趣可言!有空了,給你的同學、朋友、親人打個電話,時常問候問候,多么有人情味的一件事情呀,這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我是個文學愛好者,一有靈感便要迫不及待地動手寫起來。白天忙于工作,無論如何是不能分心的,因為工作對于每個人是安身立命之所在,容不得半點粗心和馬虎。但到了晚上,我完全可以靜下心來,坐在電腦旁,敲擊著鍵盤把自己的心聲一吐為快。周四那個晚上,由于朋友邀請,我們幾個同事一起去吃了一頓飯,飯桌上,你推我讓地喝了一些酒。等到回家,已經晚上10點了。但我仍然不肯睡覺,因為我這幾天構思醞釀的一篇文章,它就像一個快要臨盆的嬰兒時常不停地在體內翻騰,攪擾著我不得不生產下來。于是,我打開電腦,一發不可收拾地將其順利完成。看看時間,都到第二天凌晨1點了,我趕緊上床睡覺。
周三上午的一個課間,我看到師傅在侍弄一個大箱子,走進一看,我驚呆了,原來他網購了一套《中國歷代戰爭史》,這套書共18冊,16開本,500萬言,附贈3本地圖冊,售價高達一千元。我之所以驚訝,是因為師傅的藏書、閱讀量之大,在我估計,還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也許他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更懂得讀書學習對人生的意義吧。我崇敬師傅的同時,不免生出些許慚愧來。想到自己讀《史記》竟用了一個寒假,現在又不知道讀些什么好。
周四下午,一位省級書法協會的朋友打來電話,說我要的字畫她已經寫好了,讓我過去看看。字畫的內容當然是朋友征詢了我的意思后才寫的。當時朋友問我寫什么的時候,我也很難確定,想來想去,最后決定還是讓她寫一首唐代才女杜秋娘作的詞《金縷衣》吧,我想把這幅字畫送給我的女兒當座右銘,以此勉勵她珍惜光陰,勤奮學習。
工作日里,每天,不等天明去上班,晚上,踏著夕陽回家來。這便是我的一周:上班、下班、上課、下課、午休、開會、讀書、學習、交友、娛樂、吃飯、睡覺……還好,做飯全由妻子代勞。子女教育問題,只有放在晚上吃飯后。當然這段時間里是絕對不能開電視的。如果,某天我外出有事,回來晚了,孩子都睡了,我怎么可能再找她交流,怎么可能再去檢查她的作業呢?再者,自己的情趣不多,沒有打麻將、逛舞廳的愛好,否則,每天僅有的一點閑暇時間,又都白白地浪費掉了。
看來,人的一天生活里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工作的愉快不愉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的幸福指數。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的美國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只有在工作時專心投入,而且能夠從工作中獲得快樂的人,才能在游樂時感到喜悅。”那些把工作當成負擔,在工作中消極懈怠、敷衍塞責的人,試想,他的人生又是何等的凄慘啊!
既然周內沒有更多的消遣和娛樂時間,那只好把時間留給周末了。周末的兩天怎么安排,是去旅游?還是走親訪友?還是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但是,請您務必想想:孩子的學習怎么辦?這又是一個難題。魚,與熊掌,二者怎么得兼?那要好好斟酌一下才對。
幸運的是,一周里全家平安,沒有人生病住院,自己也沒犯錯,沒跟人鬧不愉快,也沒有被領導批評,算是萬事大吉啦!我想,這些都是叫人欣慰的事情吧,我們又何必強求那么多呢?
數算數算我們用過的時間,哪一項可以省略,哪一項叫你覺得沒必要呢?仔細想想,構成生存的因素方方面面,缺一不可。哪一個片段,都不是我們可以任意剪輯的。正因如此,我們的生活才這般豐富多彩,有滋有味。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瑣事,無關緊要的浪費,卻都同樣編制著一個實實在在、生生不息、精彩美妙的大千世界。
【工夫都去哪兒了經典美文】相關文章:
時間都去哪兒了12-09
時間都去哪兒了02-17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12-03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12-03
他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征文12-09
快樂都去哪兒了呢的生活感悟12-03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450字12-09
時間都去哪兒了高中作文750字12-07
我的愛情去哪兒了美文12-07
那些年的那些快樂,都去哪兒了的生活感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