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送完之后,我們向自己告別美文摘抄

時間:2022-11-21 01:32:57 美文摘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完之后,我們向自己告別美文摘抄

  1

送完之后,我們向自己告別美文摘抄

  小學時只有一位老師,教所有科目。

  有天語文課上老師突然教起了唱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時不知道含義,體味不到離別,也聽不出滄桑,只是覺得歌詞挺美的。現在想想,當時老師在那個小教室里唱這首歌時的表情,大概也是有故事的。

  可能那是記憶里很早的啟蒙,“長亭外,古道邊”便是心中的送別之地。

  2

  等長大些,一個人各地來來去去時,覺得自己是靠時間段斷裂來成長的。

  可細細想,自己是經過送別的。小學時會被爸爸送去學校,次數很多。中學自己去上學,但第一天是媽媽送去的。大學更大些,是舅舅將我送到學校的。

  每個長大的孩子,在階段性送別的那天,就是我們向更小的自己告別的那天。

  只是當時那天是那么平淡散漫,我們不知道那是一條成長路上的分水線。

  3

  網上有條爆紅的微博,桂林的一家米粉店,老板要送兒子去清華大學讀書,貼了紅紙告示說暫停業五天。下面各種評論,有的說全國人民都會監督他讀書,有的說回頭就改名狀元米粉,有的說這是幸福的炫耀……

  有一條孤零零的評論,說,像我這樣念書不好,獨自出去打工的孩子其實也想父母送一送,不過不是光榮的事情,不會實現,也只是自己想想。

  我想要給回復點什么,再看,原評論卻已經刪了。

  4

  想到寶兒有次講他們公司的一件事。

  招暑期實習生,有個男孩子海選、筆試、面試都特出彩,屬于很優秀那一撥的。結果報到的那天,同來的人卻跟著他媽媽。媽媽旋風一般地在公司穿梭,和每個人打招呼握手,說我們家誰誰不懂事,以后請多關照。那個男生尷尬地站在那里賠笑,整個人局促不堪。這個男孩子有意無意間被貼了個“媽寶男”的標簽,直接就把一些好機會給錯過了。

  只能說,老一輩的“拜山頭”,適得其反。

  5

  認識黎明,卻是因為她沒有人送,報完名分完宿舍,她坐在床上裝被子,因為不會裝,越想越委屈,就開始哭。我飛快地幫她把被子裝好,她一邊擦眼淚一邊謝謝我,過一會兒平靜了,才給我講她的事。

  從小到大,第一次離開家,來上大學,是第一次住校,原本家人要送她來,她說自己要自我成長,就拒絕了。結果到校一親力親為,才發現成長兩個字說的很容易,要克服太難了。而我是小學就開始住校,所以離家早成了習慣,沒有覺著難過,倆人還都挺佩服對方。

  6

  也有謎一樣的送別后的故事。

  朋友說他父親送他上大學,送到后,結果他把包丟了,錢、證件都在里面。父親沒有責怪他,只是讓他好好在學校念書,自己一個人回去了。

  十多年前,遠遠不如現在發達,跨了好幾個省份的距離,什么都沒有的父親是怎么回家的?他當時小,沒有想過這件事,后來大了,想到這件事,卻又不知道怎么問出口。

  若說這是人生,也不乏有一個溫柔卻帶殘酷的側面。

  7

  看《對照記@1963》,三個作者同寫火車的那章,胡洪俠在《從此生活有了遠方》里面有段話:

  要走了,父母親送我到胡同口,還要往前送。

  我說:“你們回去吧,過年的時候我就回來了。”

  父親說:“走吧走吧。想著寫信回來。”停下了。

  母親獨自繼續往前走。自行車走出老遠了,我回頭,見母親還在往前走。

  我知道從此真的是出遠門了:母親送你有多遠,你前面的路就有多遠。

  8

  雷平陽在《關于母親的札記》里面同樣有一個細節:

  當年他離開時,他的母親沒有送他,只有妹妹來了,因為白發人送黑發人,在昭通土城鄉那個地方,是忌諱的。

  這樣一看,前者送,讓人感同身受;后者不送,讓人刻骨銘心。

  兩個送與不送的母親,都逃不開一個愛字。

  9

  梁實秋在散文里寫: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對于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可能是發展很快,現在的交通工具將空間距離拉得很近,所以送別這件事,再沒有那么深沉的意義。我們送別,送完之后,也向自己儀式感般的告別,然后期待下次相遇。

【送完之后,我們向自己告別美文摘抄】相關文章:

擺渡自己美文摘抄12-05

自己選擇的幸福美文摘抄11-29

記住自己的失誤經典美文摘抄12-07

致自己的心情美文摘抄12-09

做好自己美文摘抄12-09

你是自己的愛人美文摘抄12-09

報復只會害自己的美文摘抄11-29

不要錯過自己的機會美文摘抄03-31

給自己送禮物美文摘抄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