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時間:2024-09-04 06:57:14 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在學校期間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是非常不應該的。我們不能夠在學校浪費時間,虛度光陰。我們應該努力地學習,為了自己的將來而努力。最近小編搜集編輯了一篇挺好的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各位讀者可以把這篇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收藏起來學習學習。

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選題的依據:

1.理論意義:

女性主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的啟蒙運動,當時的思想家已經能夠用筆指出男女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了.法國大革命之后是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的時期。女性主義文學始終伴隨女性運動而存在。女性主義者力圖通過提倡對于文學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評價來喚醒人們對于女性價值的再認識。中國近代作家林語堂的英文作品《京華煙云》自問世以來倍受歡迎,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該書以近代中國社會環境為背景,描述了三個家族的衰落,塑造了數個鮮活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

本文選取《京華煙云》中的完美女子木蘭,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其現代之美與傳統之美相結合的完美女性形象,不僅能讓讀者了解女性主義的內涵意義及其對中國近代的影響,為該理論的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同時也從一個新的角度對《京華煙云》及木蘭這一女性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從而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對于《京華煙云》的研究,翻譯研究,文化解析居多,而對文學特點的研究較少。本文從文學研究出發,以女性主義為視角探討木蘭這一人物形象,拓寬了《京華煙云》的研究領域與研究視角。

2.實際意義:

本文從女性主義理論入手,分析《京華煙云》中木蘭這一女性形象,不僅可以使讀者深入的了解木蘭這一形象,理解女性主義這一理論,從而提高讀者的女性主義意識,重視女性的價值。還能使讀者在閱讀《京華煙云》時,對這一著作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對中國傳統文化及近代中國的社會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最后對于當代女性而言,木蘭這一形象能讓女性讀者在生活中有所啟發。

3.國外研究動態

女性主義是婦女運動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是一種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識形態,旨在改造男子中心的等級文化和社會體制,消除對女性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上的歧視。女性主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的啟蒙運動。早在在1729年,英國的克雷弗特就發表了題為《女性權力》的論著。十八世紀英國的瑪麗?沃思通克拉夫特曾經發表《女權辯護》。他認為女性存在的首要目標是做一個理性的人,而理性地實踐則是透過妻子與母親的身份來表達的。十九世紀英國的約翰?穆勒將女性主義的觀點表現于《婦女的屈從地位》一書,他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下的婚姻關系猶如主人與奴隸的關系。

西蒙娜.德.波伏娃,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之一”,其代表作是《第二性》。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的觀點為核心的女性主義思想突出其觀點的獨創性和開拓性。伊萊恩?肖瓦爾特曾在其作品《文學批評》中將女性主義寫作分為三個階段--“女性寫作”(1840-1880),“女權寫作”(1880-1920),“女人寫作”(1970-至今)(2004:148-149)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早在1929年就寫出了題為《自己的一間屋子》的文章,作者抨擊了無處不在的性別歧視現象,并分析了女性若要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應當具備什么樣的社會前提條件,她在書中說到“我們女性要成為我們自己,我們要有500英鎊的收入和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子(2001:584)。

4.國內研究動態

在中國,五四運動前后,受到啟蒙意識的影響,中國女性主義興起,時至19世紀9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義運動者將女性個體的,私人的欲望、需求、經驗推向到公眾面前,引發了人們對于女性主體意識的討論與反思,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女性主義的發展,女性主義理論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學理論被諸多學者研究。如從女性主義角度對《紅字》、《簡愛》、《傲慢與偏見》等文學作品的分析。隨著《京華煙云》的出版,張振玉和郁飛的譯本的出版,國內對《京華煙云》研究層出不窮。從1990年到2013年對其翻譯研究的文獻達到185篇。1998年至今對其文化解析的文獻達到243篇。從1991年至今對木蘭這一人物解析的文獻達到89篇。諸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木蘭進行解讀,但從女性主義入手的相對較少。

譚靜(2006:131)發表的《論木蘭的道教人生觀》從中國的道家思想結合木蘭的婚姻,家庭,處事三方面分析了木蘭的形象。李志紅(2006:107-109)發表《中國的亂世佳人-京華煙云中姚木蘭形象分析》,從木蘭的容顏,聰慧,豁達,堅韌等幾方面分析了木蘭的形象。張玉上,劉蓉(2010;35-38)發表了《從“合作原則”的違反剖析<京華煙云>中姚木蘭典型個性》,從合作違反的角度分析了木蘭的獨特個性。而從女性主義角度入手的有雷琰(2006:65-66)發表的《透過<簡愛>看<京華煙云>--從女性主義視角批判木蘭形象》從事業,婚姻兩方面批判了木蘭形象中的缺點。

王曉娜(2012:30-31)發表《20世紀初中西方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從女性主義視角看“厄秀拉”與“姚木蘭”的異同》,用比較的手法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了木蘭的形象。這兩位學者雖然都是從女性主義角度對木蘭進行了分析,但是觀點卻不同。雷琰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對木蘭進行批判,而王曉娜則是從女性主義的理論入手對比厄秀拉分析了木蘭女性主義意識下反抗傳統的一面及妥協于傳統的一面。雷琰的研究較片面,王曉娜的研究不夠深入。

5.本人見解

結合國內外研究,可總結出女性主義旨在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平等權力以及婦女自身的性別平等意識。筆者認為將女性主義應用于《京華煙云》木蘭這一人物分析中,將當時中國女性主義的特點與木蘭這一特別形象相結合,深入的分析了一位近代中國的完美女性形象。不僅向讀者闡述了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及女性主義發展情況,還拓寬了《京華煙云》的文學研究領域。

二、研究內容:

1.主要研究內容:

女性主義理論為《京華煙云》在文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本第一部分為引言介紹,對全文做一個簡要的介紹。第二部分文將介紹女性主義的定義及發展,第三部分介紹《京華煙云》的內容及作者。第四部分是全文重點,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具體分析木蘭這一形象。從其突顯的現代之美體現其女性主義意識的覺醒。從分析其潛在的傳統意識,體現其女性主義意識還不是特別強烈。最后一部分將對本文進行總結。

2.觀點:

筆者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對木蘭的形象進行分析。認為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特殊的家庭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木蘭。一方面,她吸收了新的女性主義思想,對傳統社會有一定的反抗意識,她追求平等的教育,追求男女地位的平等,追求自由和獨立,是當時新女性的代表。另一反面,她繼承了傳統女性的婦德,在婚姻,生育,以及傳統婦德反面有一定的認同甚至妥協。兩種思想同時在木蘭身上體現,并不是一個矛盾體,相反,木蘭巧妙的結合了這兩種思想,成為了林語堂筆下的完美女性。

【文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文科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10

體育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0-03

婦科碩士畢業開題報告-婦科碩士畢業論文11-23

建筑工程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工程建筑碩士畢業論文11-23

工程造價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10

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范文08-31

碩士畢業設計開題報告12-03

醫學碩士論文開題報告03-10

北航碩士論文開題報告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