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多快樂與幸福,需要我們去感悟。那些人生哲理告訴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那么你知道哪些哲理的故事呢?下面陽光網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1980年,某農村中學學生食堂,由于條件艱苦,只能蒸飯,于是8人一組吃桌席。在那個勉強能填飽肚子的年月里,由于掌握分餐的權力,席長的職位是舉足輕重的。在競選這一職位的方式上,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給班主任老師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象。班長說:“我一定保證公平,當有同學不滿意時,我愿意第一個與他交換。”班長以后也確實這樣做了,并因此每期都被評上優秀學生干部或三好生。而團支部書記則說:“我首先也保證公平,但我將把我這一席人的學習、紀律、清潔等進行綜合打分,然后按總分的高低決定端飯的順序。”團支部書記以后也確實這樣做了,他這一席人成了班上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每期同樣也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或三好生。
兩人步入社會后,班主任老師收到他倆的來信,不過一封是來自監獄,另一封則來自一家大公司。班長的信里有這樣幾句話:“我每頓靠端少的那一份飯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心。然而,我卻因此品嘗到了作秀的甜頭。”而團支部書記的信里也有這樣幾句話:“我們通過競爭去贏得端第一的權利,自然就獲得了最豐厚的那一份。從此,我們都明白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只有經過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分餐本是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卻帶來兩種相反的結果—— 一人學會了虛偽;一人從中懂得了奮斗的道理。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學生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甚至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最平常的舉止,一個最不惹人注意的眼神,都可能對他們的一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如果生活在謊言和欺騙中,就可能學會虛偽;學生如果生活在良性的競爭環境中,就可能學會上進;學生如果生活在自私吝嗇中,就可能學會不擇手段;學生如果生活在慷慨和溫情中,就可能學會奉獻;學生如果生活在仇視和猜忌中,就可能學會逆反;學生如果生活在包容和友愛中,就可能學會坦誠。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該為學生打造什么樣的生活環境,構筑什么樣的心靈平臺呢?這值得我們細細體味味,深深思索。
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二:美麗的歧視
高考落榜,對于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打擊。8年前,我的同學大偉正處于這種境地。而我則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學。
當我進入大學三年級時,有一日大偉忽然在校園里尋到了我,原來,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員了。
“祝賀你——”我說。
“是該祝賀。你知道嗎?兩年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完了,沒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對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復讀——你知道‘被迫’是一種什么滋味嗎?在復讀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五……”
“可你現在……”我迷惑了。
“你接著聽我說。有一次那個英語的張老師讓我在課堂上背單詞。那會兒我正讀一本武俠小說。張老師很生氣,說:‘大偉,你真是沒出息,你不僅糟蹋爹娘的錢還耗費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學,全世界就沒有文盲了。’我當時仿佛要炸開了,我噌地跳離座位,跨到講臺上指著教師說:‘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學。’說著我把那本武俠小說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數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天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張老師,告訴他:我不是孬種……”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訴我:教英語的張老師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興致很高,其間,我忍不住提起了大偉的事……
張老師突然老淚橫流。過了一會兒,他讓老伴取來了一幀舊照片,照片上,一位書生正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微笑。
張老師說:“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個班里最聰明也最不用功的學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像你這樣的.學生,如果考上大學,我頭朝地向下轉三圈……’”
“后來呢?”我問。
“后來同大偉一樣,”張老師言語哽咽著說,“對有的學生,一般的鼓勵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用鋒利的刀子去做他們心靈的手術——你相信嗎?很多時候,別人的歧視能使我們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力量。”
兩個月后,張老師離開了人世。
又過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偉,讀博士的他正攜了女友優閑地購物。我給大偉講了張老師的那席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偉突然淚流滿面。
在那以后的時光里,我一直回味著大偉所遭遇的滿含愛意卻又非常殘酷的歧視。我感到,那“歧視”蘊含著一種催人奮進力量。對大偉和那位埃菲爾鐵塔下留影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人生征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寶貴最美麗的。
感悟:
知恥而后勇,有痛的感覺就沒有失去生命力。錐子扎不出血的麻木,實際上就是一種心靈的死亡。
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三:好老師與好學生
1960年,哈佛大學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中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年開始時,他讓校長把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我們特別挑選了三班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孩子都要高,希望你們能有更好的成績。”
老師們表現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臨出門時,校長又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
一年之后,這三班的學生成績是整個學區中最優秀的,比平均分數值高出兩三成。
這時候校長才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并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只是隨機抽選出來的普通學生。三位老師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樣,只有歸功于自己教得好了。
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三個也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但整個結果就如博士所料;這三位老師覺得自己很優秀,充滿了信心與自豪,工作中自然也就格外賣力,學生知道自己是好學生,肯定會努力學習,結局自然就皆大歡喜,全都真的優秀起來。
感悟:
別人的表揚與期待,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都會使普通的日子變得陽光燦爛。你妨一試。
【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相關文章:
人生勵志的哲理小故事04-05
人生勵志哲理小故事精選04-08
人生哲理小故事勵志04-08
勵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04-08
人生哲理勵志小故事精選04-08
人生哲理勵志小故事04-08
人生經典哲理小故事04-08
人生小哲理故事04-08
哲理人生小故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