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專業名牌院校選擇
優選項一:熱門專業
理想總想零距離接觸大師
對于大部分的考生來說,能讀上一所學校的重點專業或熱門專業是最佳選擇。因為在這樣的專業當中,即使不是頂尖的學校也會對這些拳頭產品眷顧有加,投入最強的師資力量、軟硬件設施等。身處這些專業,學生可以接觸到學術的前沿,哪怕不是名牌學校,也能有機會接觸到專業領域內令人敬仰的前輩。不少學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會在所有批次的志愿欄中填寫不同學校的同一類專業,總想零距離接觸心目中的大師。
現實無可避免的末位淘汰
但殘酷的現實是,由于社會價值觀趨同,甲學生的秤砣,同樣也存在于乙學生的心中;丙家長打的算盤,丁家長也會敲得辟里啪啦響這就形成了有的專業第一志愿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為計劃招生人數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出現嚴重的撞車現象。
由于考錄比過高,哪怕考生分數再高也必須服從由高到低,擇優錄取的原則,接受殘酷的末位淘汰現實。
對策不要讓興趣游離于專業之外
高考選擇專業時,若一味追求熱門,而不考慮考生自身的興趣能力,即使上了熱門專業,也有可能因為缺乏興趣或是不具備能力而灰心喪氣,甚至會被激烈的競爭淘汰出局。而且,熱門專業往往隨社會需求變化而變化,今天的熱門專業4年之后就可能成了冷門,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所以,選擇專業不能只盯著眼前的熱門,更重要的是考慮將來的發展。
因此,熱衷報讀熱門專業的學生在填寫志愿的時候不妨考慮兩個因素:
1、幾年以后,這個專業的市場需求形勢如何?
2、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并具備學習該專業的能力?
考生宜帶著這樣的考慮了解相關專業的不同院校,如果真的確定大眾眼內的熱門也是自己的心頭之好,就要當機立斷作出選擇,并根據這一興趣有梯度地選擇第二、第三志愿,確保在第一志愿不能如愿錄取時,仍有機會讀上心儀的專業。
優選項二:名牌院校
理想虛榮的名校情結總是難以抗拒
誰都有名校情結,戴著閃亮的校徽似乎盡顯身份的尊貴,甚至從某一個角度看,名校成了學生進入社會的一張通行證。由于萬千寵愛在一身,名校們的軟、硬件設施都是其他普通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名校情結,可能帶著某種虛榮心理,但確實難以抗拒。
現實免不了的高分門檻、專業陷阱
先不論名校的競爭程度有多大,單看名校中良莠不齊的專業分布,就會有了擔心:萬一進了名校但去了一個不被看好的專業,自己沒有興趣,師資力量一般,屈就四年,書沒有讀好,好的用人單位看不上你,你又不肯掉價去低就,成為了半天吊,你還對名校有所迷戀嗎?
再看競爭程度,盡管名校的冷門專業一般要分不高,但如果多人搶擠,名校的最低出檔分數自然水漲船高,這也是為什么北大、清華在廣東的出檔線鮮有低于770分的道理,哪怕是再冷門的核物理。在這樣的競爭中,你能保證第一志愿落敗后,仍能順利躋身其他重點院校嗎?
對策老掉牙的寶典志愿要有梯度
名牌大學不僅代表著一種榮譽,一個人究竟能否成才,關鍵還在自己,學校的牌子只是外在因素。但如果一定要上名校,除了在該學校找一個冷門專業為自己打底或填寫服從分配外,一定要科學地填報志愿。其中,考生和家長要特別注意政策填報法,比如哪些院校明確表明不會招收第二志愿學生;哪些院校可以接受第二或其他志愿的考生;而有的院校為了提高生源,也會考慮第一志愿報考北大、清華等國內頂尖院校的落榜生。
其次,還有地域梯度的考慮因素,如果非要讀名校,可選擇非沿海發達地區的傳統老牌學校,同樣的分數,只能在發達地區高校讀取非主流專業,但也許能在華中、華北、西部地區的名校讀上名牌專業。
優選項三:就業前景
理想一人畢業,可能改變全家狀況
從某種意義上說,選擇志愿就是選擇就業,就是選擇未來。對于經濟狀況不大好的家庭來說,全家人未來的希望可能都寄托在孩子的前途上,節衣縮食地供書求學,為的就是孩子能一朝走上良好的就業崗位,融入社會的上流,直至改善全家生活狀況。
現實現行就業率未必能堅持四年
中國高校有多少注冊會計師專業?有多少畢業生?而這些學生中每年能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又有多少?答案很坦白比例不會高于1:10。事實一再告訴我們,有的專業現在熱,被看好;但等你畢業那年就可能發生變化,變冷了。像過去曾經一度熱門的國際貿易,近幾年的就業吃香度已大不如前;相反,曾經名不經傳的科學管理卻大熱,這樣的例子很多,因為行業的動態是隨著波動的市場而變化,每個行業都隨著供求關系而出現飽和或短缺用工的可能。因此,今天的熱門未必能保證將來的搶手,單以就業因素來衡量,難免要賭一把。
【專業名牌院校選擇】相關文章:
熱門專業名牌院校哪個重要解讀05-09
關于專業與院校的選擇05-09
如何選擇院校與專業05-09
考研專業選擇: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05-07
院校考研專業選擇技巧05-07
考研院校及專業選擇之醫學類專業選擇05-07
名牌大學還是熱門專業的選擇指導04-09
荷蘭留學選擇院校專業的推薦05-12
考研院校和專業選擇方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