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而時習之成語故事
學而時習之成語故事1
成語名稱:學而時習之
成語拼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學習方法。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成語來源: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成語造句: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外書七》:“學而時習之,所以學者將以行之也。”
學而時習之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字開頭的成語
學而優則 學而時習
包含有學字的成語
邯鄲學步 不學無術 學而時習 學而優則
學而時習之成語故事2
這則成語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典故】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釋義】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學習方法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溫故而知新
【同韻詞】節制之師、出公忘私、恍然自失、以彰報施、終日而思、氣竭聲澌、公正無私、杯圈之思、人喊馬嘶、辱國喪師、......
【年代】古代
【英語】to learn and review it from time to time
【日語】勉強(べんきょう)したことをいつもよく復習(ふくしゅう)する
【教學同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十則》初中一冊·課文·10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成語舉例】學而時習之,所以學者將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書·外書七》
【其它使用】
◎ 如果你精力有余或好奇心強,那么就可以在學低年級的課程時,勻出一部分精力兼學高年級的課,超前滿足你的求知欲,而對高一年級的學生說來,老師在教低年級的課時,實際對他起了個"學而時習之"的作用,以前學過的東西自然而然就加固了記憶和印象,就不容易輕易淡忘,基礎就格外的扎實。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學而時習之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高中國旗下講話04-28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2-03
知難而退的成語故事12-09
愛屋及烏成語故事12-09
發奸擿伏的成語故事12-09
近悅遠來的成語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