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神童寓言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育寓言故事
對于如何從小教育孩子,一直是許多父母感到很傷腦筋的事,尤其是許多做人處事方面的道理,簡單和孩子進行重復說教,往往不僅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還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因此用明了簡潔的方式給孩子一個深刻的印象,從中使他們獲得道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教育寓言故事,歡迎閱讀。
皮鞋與芒果——教育寓言故事之一
一個富商和一個罪犯回憶他們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說: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雙鞋子,一雙是布鞋一雙是皮鞋。我一看那雙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媽媽問我們,你們想要哪一雙?我想說,我要皮鞋。可是弟弟搶先喊:“我要皮鞋!”媽媽看了他一眼,批評他說:“好孩子要學會謙讓,不能總把好的留給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動,改口說:“媽,我要布鞋好了。”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雙皮鞋給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也從此學會了撒謊。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不擇手段,直到我進了監獄。
而富商說: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只芒果,一只大些一只小些,我一看那只大芒果,很好吃的樣子,我非常想要。媽媽問我,你想要哪一只?我想說,我要大的,可是弟弟搶先說:“我要大的!”于是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我和弟弟都是你的孩子,我們應該通過比賽決定誰得到那只大芒果,因為我也想要大的。”于是我和弟弟開始比賽,我們把家門外的木柴分成兩堆,誰先劈好誰就有權得到大芒果,最后,我贏了。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會努力爭取第一,因為我知道努力,就能得到獎賞。
皮鞋與芒果,兩種迥然的人生
里根的鞋 ——教育寓言故事之二
美國前總統里根小時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做一雙鞋。鞋匠問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頭鞋還是圓頭鞋?”里根不知道哪種鞋適合自己,一時回答不上來。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慮清楚后再來告訴他。過了幾天,這位鞋匠在街上碰見里根,又問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舉棋不定,最后鞋匠對他說:“好吧,我知道該怎么做了。兩天后你來取新鞋。”
去店里取鞋的時候,里根發現鞋匠給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頭的,另一只是圓頭的。“怎么會這樣?”他感到納悶。“等了你幾天,你都拿不出主意,當然就由我這個做鞋的來決定啦。這是給你一個教訓,不要讓人家來替你作決定。”鞋匠回答。里根后來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從那以后,我認識到一點: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如果自己遇事猶豫不決,就等于把決定權拱手讓給了別人。一旦別人作出糟糕的決定,到時后悔的是自己。”
侍弄生命——教育寓言故事之三
有這樣一戶人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被迫從城里流落到鄉下。朋友送他們走的時候,都落了淚。從小在城里長大的夫妻倆,手無縛雞之力,除了滿腦子的學問,幾乎什么農活都不會做。更要命的是,他們的一對兒女還不到五歲,一家人該怎么活啊!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朋友們都很擔心,而他們的臉上卻非常平靜,根本看不出痛苦和絕望。
若干年過去了,城里的朋友決定去遙遠的鄉下看看這一家人。在朋友們看來,這家人一定生活得很凄慘。于是他們湊了一些錢,到商店里買了所有能夠買到的東西,大大小小裝了許多包,開始朝一個叫圪塄營的村莊出發。
汽車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顛簸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到了圪塄營。這是一個荒涼的小村莊,沒有幾戶人家。輕輕地走到屋里,朋友們都驚呆了。只見他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張破舊的八仙桌旁,桌上,是新沏好的茶水,一縷淡淡的清香飄散在空氣中。丈夫,妻子,兒子,女兒,每人手里捧著一本書,在這樣一個初夏的午后,正靜靜地埋頭讀著。
朋友們都知道,原先在城里的時候,男人就有這樣一個習慣:每天午后,跟妻子一道沏一壺好茶,然后在茶香的氤氳中,品茗讀書。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在這么荒涼的鄉下,他們竟然還保持著這樣一個高貴的習慣,幾年的艱苦生活,竟沒有壓垮他們。
據說,這一家人在小村莊里一直這樣精神昂揚地生活了近二十年。落實政策后,男人又回到了城里,成了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而他們一雙在貧窮中長大的兒女,大學畢業后,一個留學于德國,一個留學于意大利。
在一個人出生的一剎那,堅強、勇敢、忍耐……人生這些優秀的品質,就像一粒粒種子,一同降落在了生命深處。那些屈服于命運的人,就是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放棄了這些種子的人。而生活中的勝利者,常常是侍弄這些種子的高手。譬如,故事中的那個男人,在生活艱難中,依然饒有情致地組織全家在午后品茗讀書,就是他對一粒叫做“堅強”的種子最高雅的侍弄。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屈服于命運的人,沒有失敗給命運的人。
監獄可能還不夠用 ——教育寓言故事之四
拿破侖·希爾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試驗,他問一群學生:“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員們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可能嗎?他們懷疑自己聽錯了。一陣沉默以后,拿破侖·希爾又重復了一遍:“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確信拿破侖·希爾不是在開玩笑以后,馬上有人站起來大聲反駁:“這怎么可以,要是把那些殺人犯、搶劫犯以及**犯全部釋放,你想想會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啊?這個社會別想得到安寧了。無論如何,監獄是必需的。”
其他人也開始七嘴八舌討論:“我們正常的生活會受到威脅。”“有些人天生壞改不好的。”“監獄可能還不夠用呢!”“天天都有犯罪案件的發生!”還有人說有了監獄,警察和獄卒才有工作做,否則他們都要失業了。
拿破侖·希爾不為所動,他接著說:“你們說了各種不能廢除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相信可以廢除監獄,假設可以廢除,我們該怎么做。”
大家勉強地把它當成試驗,開始靜靜的思索,過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應該可以減少犯罪事件。”不久,這群在10分鐘以前堅持反對意見的人,開始熱心地參與了,紛紛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貧窮,低收入階層的犯罪率高。”“采取預防犯罪的措施,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借手術方法來醫治某些罪犯。”……最后,總共提出了78種構想。
這個試驗說明:當你認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時,你的大腦就會為你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但是,當你真正相信某一件事確實可以做到,你的大腦就會幫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種方法。
把孩子變成財富的三句箴言——教育寓言故事之五
把孩子變成財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
一位畢業不久的女大學生,由于工作壓力大,內心封閉而想到了輕生,企圖在西客站跳樓自殺,經過民警幾小時的規勸才被救下。某大學一位年輕的數學教授,只因學生對他評分不高,覺得沒面子,就在大學校園內的樹林里上吊自殺。
大學的文憑,受人尊敬的工作,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更沒有帶來成功,這是為什么?因為他們并不懂得真正的成功與幸福。
那么,什么是快樂?
有位心理醫生做出了最精辟的解釋:快樂就是“我的思想愉悅時的一種心理狀態”。
快樂的人并不是沒有煩惱,而是善于排解煩惱,化消極心態為積極心態,盡可能保持快樂的心情;煩惱的人并不是命運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態不好,快樂的事到了他那里也會變成煩惱。
有位媽媽對我說,她有兩個兒子,因為心態不同,命運就大不相同。大兒子心態不好,遇到什么事總說:“太糟了!”小兒子心態好,遇到什么事愛說:“太好了!”
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帶小哥倆去公園玩,不巧那天公園關門了。大兒子說:“太糟了!我怎么這么倒霉,我一來就關門!真氣人!”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小兒子卻說:“太好了!我可以到別處去玩,也許別的地方會更好玩兒!”他跑到小樹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螞蟻搬家,玩得興高采烈。兩個兒子長大了。大兒子找了個對象,他覺得媳婦這不好那不好,處處不如意,整天不高興,后來離婚了;小兒子成了家,他覺得媳婦又好看又賢惠,小兩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你看,”她說,“兩個兒子都是我親生的,我不偏不向,為什么他們的命運如此不同呀?”
我說:“因為他們的心態不同。在很多情況下,人的痛苦和快樂并不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決定的。”
我能行!———教育寓言故事之六
把孩子變成財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
成功究竟是什么?我認為,成功是一種感覺,一種態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態度,“我不行”是失敗者的態度。人改變了態度,由消極變為積極,由“我不行”變為“我能行”,就會獲得成功的感覺,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對“成功”新的理解,是從雙腿殘疾的“網絡中學生”王煥生的成長經歷中得到的。
王煥生1984年出生在北京通州區一個普通家庭。進入小學剛一個月,同班兩個同學打鬧時碰到他,導致大腿骨骨折,更不幸的是骨折部位有一個病灶點,被醫生診斷為骨纖維異樣增殖癥。
從7歲開始,王煥生每年365天有100多天是穿著石膏“褲子”臥床在家,連身都不能翻,即使是拆掉石膏也必須用雙拐輔助著走路。9年當中,煥生經歷了8次大手術。從小學到中學,盡管他在校讀書的時間只有一般人的一半,但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并且成為一個具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性格堅強、勇于拼搏的共青團員。
“發現孩子有病,您和孩子是怎么面對的呢?”我問他的母親。
“只能靠自己!我一直是這樣告訴兒子的。”煥生的媽媽這樣說。
孩子在第一次手術前,天真地問媽媽:“媽媽,做手術疼不疼?”媽媽沒有哄騙孩子而是直接告訴他:“很疼很疼,但你要堅強,要咬牙堅持。”
手術中,他的嘴唇咬破了,牙“咯咯”響,但他堅持一聲不吭,他成功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忍住了巨痛,8次大手術他都挺過來了。
積極的態度能使一個人將自己的弱點視為一種挑戰的機會。科學證實,當我們有過一次成功的經歷,我們大腦里便會“刻鏤”出一種行為模式。要是你設法把這個成功的模式重新喚起或“重放”,它就會自行發生作用。
成功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自己與自己較量的勝利,是自己與命運抗爭的成功。“我能行”的人是最懂得生命價值的人。
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
把孩子變成財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
在我的經歷中,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1996年2月,云南麗江發生大地震。震后四個月,受麗江縣政府和縣團委的邀請,我奔赴麗江災區采訪,并繼續推動“手拉手”活動。
當時,我骨折的右腿剛好,又提著一個笨重的沒有輪子的箱子乘飛機。不巧的是,上飛機前需要在停機坪上走一大段的路程。我走上幾步,便停下來歇一歇。
“要是有人幫我一下就好了!”這個念頭剛剛在我腦海閃過,我身邊就傳來一聲關切的問候:“你需要幫助嗎?”說話的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
我心里一陣感激,不由自主坦白地說:“我需要幫助!”
他二話沒說,利索地拎起我的箱子,朝飛機走去。在機艙口,他又問我:“你坐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于是,箱子被放在23排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上。我連句感謝的話都沒來得及說,這位先生已經穿行在機艙擁擠的人群之中了。
“你需要幫助嗎?”路途中,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回蕩著,我的心里也一直涌動著一股暖流。
這件事,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我想,快樂的人生不正是在幫助別人和互相幫助中體會到的嗎?于是,“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句話便從我心里涌出來。
最美麗的謊言——教育寓言故事之七
贊美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對他人的真誠贊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 ——拿破侖·希爾
請看一位成功女性寫的一段回憶:我在上小學第一天就遇到一位五十多歲的,親切可愛的女性老師。入學考試的內容是從1數到10。我站在校園大操場的陽光下,面對著老師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氣從1數到100。老師拍拍我的腦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冊上畫了個紅五星,我非常仔細地留意著她的一舉一動,在心里暗自猜測著那個紅五星的含義。
開學了,看著班里四十多個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執地想找出與他們的不同來。心里一直惦著花名冊上的那個紅五星,終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師那里問,是不是我的入學考試第一名才得到了紅五星,老師笑著點了點頭,當我滿懷希望從校園跑開時,快樂一直在我心里升騰。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還可以再得第一名。這種信念一直鼓勵著我,直到很多年以后,當我們一群同學聚在一起談起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時,大家突然明白每一個人的入學花名冊上都有一個紅五星,而她幾乎對每一個班上的學生都說過: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謊言是可惡的,說謊者是可恨的,但是人與人之間出于真心說出的謊言卻是那樣的美麗。遠方的父母聽到出事的孩子說“爹、娘,我很好”的謊言是那樣的令人動情;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在病重仍用若無其事的口氣對圍著他的親人說:“我沒事”的謊言是那樣的令人感動;面對學生完成的很簡單的題目,老師對學生說“你能解出這樣的難題真了不起”的謊言是那樣令人振奮。
讓我們多贊美學生吧。
博士生的困惑-----教育寓言故事之九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
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他問:“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么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之七
沉靜—思考—判斷—成功------教育寓言故事之十
從前有位地主巡視谷倉時,不慎將一只名表遺失,因遍尋不獲,便定下賞金,要農場上的小孩幫忙尋找,誰能找到手表,獎金500美元。眾小孩在重賞之下,無不賣力搜尋,奈何谷倉內到處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陽下山仍無所獲,結果一個接著一個都放棄了。
只有一個貧窮小孩,為了那筆巨額獎金,仍不死心地尋找。當天色漸黑,眾人離去,雜沓人聲靜下來之后,他突然聽到一個奇怪的聲音。那聲音"滴答、滴答"不停響著,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動作,谷倉內更安靜了,滴答聲也響得更為清晰。小孩循著聲音,終于在諾大漆黑的谷倉中找到了那只名貴手表。
"靜坐無所為,春來草自青。"
惟有讓流水平靜下來,太陽和月亮才能在它的表面上顯現倒影。
當人沉靜下來,才能看出所有干擾清晰思考,蒙蔽真實感情,影響智慧判斷,以及阻礙自己找到答案的問題所在。
在自己的內心保留一處夢想可以停駐的寧靜地方。
角度與廣度----教育寓言故事之十一
一位老員外,特別喜歡牡丹花,庭內庭外都種滿了牡丹。老員外采了幾朵牡丹花,送給一位老翁,老翁很開心的插在花瓶里。
隔天,鄰居激動的和老翁說:"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不全嗎?"
老翁總覺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還給老員外。
老翁一五一十的告訴老員外,關于富貴不全的事情。
老員外忍不住笑說:"牡丹花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無邊嗎?"老翁聽了頗有同感,選了更多的牡丹花,開心的走了。
有智慧的人,不會和不同角度的人爭吵。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說話的方式自然就有所差異,不管意見和你是否接近,每個角度的意見都值得去采納。親愛的朋友,多往積極的層面去思考,你會發現自己充滿活潑朝氣,學到的知識更多,任何問題都浮現著隱約的答案。
人,重要的不是你站的角度,而是你思想的廣度。
【教育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教育神童寓言故事12-07
經典寓言故事06-25
寓言故事05-17
經典寓言故事11-22
比寓言故事12-09
寓言故事12-07
經典寓言故事12-26
經典的寓言故事12-07
哲理寓言故事四則寓言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