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寓言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并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還記得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寓言故事1
在一個小山村里,住著一位老人和一位老婦人,他們養了很多家畜和家禽。勤勞的'馬每天和叔叔一起工作;忠實的狗陪伴阿姨,看家;爺爺每天從地里帶回很多新鮮的草給兔子吃。
有一天,一直很努力的馬翹著尾巴,輕蔑地對狗和兔子說:“你從來不幫主人干活。每天,你都知道在家里吃飯,白給你吃,哼……”
狗也不示弱,挺直了喉嚨,對著馬大叫:“我怎么沒用?”我天天陪著姨媽看房子,你看不出來嗎?”然后他轉向兔子,嘀咕道,“兔子沒用,就吃吧。"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笑,停下來想了很久,什么也沒說,低頭默默吃著、起草著。
有一天,阿姨突然生病了,病得很重。為了給阿姨補充營養,爺爺殺了兩只大兔子燉了給阿姨吃。過幾天阿姨就好了。
從此,馬和狗再也不談兔子。
經典寓言故事2
猴和小鳥寓言故事
夏天,一只年幼的小猴子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發現了一個鳥窩。小猴象過年那樣高興,伸手就去抓。那些會飛的小鳥受到驚嚇都逃了,只有一個最小的鳥沒有飛。
我們的小猴子樂得歡蹦亂跳。它捉住小鳥,把它帶回家去。
可憐的'小鳥是那么柔弱、嬌嫩、癱軟和不壯實。小猴不斷地親吻和撫摸,又把它緊緊地抱在胸前。
老猴子望著小猴子,什么也沒有講。小猴子忘乎所以地喊道:
“多么可愛的小鳥!我是多么愛你!”
它不停地親吻,緊緊地擁抱。可憐的小鳥死在它的懷里了。
對溺愛子女的父母,這是一個教訓。
經典寓言故事3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楚襄王說:“我現在太懊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非常懊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咱們該怎么辦呢?”于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寓意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后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么即便補救了也無濟于事了。
經典寓言故事4
老鼠和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愛。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腳綁在自己的.腳上。起初,他們在地上行走。步行后,一切正常,他們可以吃小米。當他來到池塘時,青蛙把老鼠帶到水里。他在水中嬉戲,高興得呱呱叫。可憐的老鼠被灌滿了水,淹死了。很快,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腳仍然綁在青蛙身上。風箏飛到那邊,看見了老鼠,沖進水里抓住了他。青蛙被帶出水面,這成了風箏的美味。
這意味著,如果你與他人關系太近,當災難發生時,你往往會卷入其中。
經典寓言故事5
鴿子咕咕叫得多么親呢,模樣長得多么標致。有一天,狗緊緊盯著鴿子窩說。看來,所有的禽鳥都能和睦相處,不像我們和貓那樣互不相容。
對禽鳥可不要過份迷信,貓臥在高墻上,反駁說。你還是聽聽,雞窩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雞窩里傳來一陣陣震耳的咕咕叫聲和吵鬧聲。接著一只老公雞像被開水燙過似的,羽毛蓬亂地跳到外邊,一瘸一拐地走過來,身后留下斑斑血跡。雞窩里傳出表示勝利的'喔喔喔叫聲。
兩只公雞又廝打起來了,消息靈通的貓接著說。其中一只雞還是幼雛時,雞窩里還安靜。這只雛雞還未長大,它就變得驚人地好斗和愛打架了。
貓說得很對。母雞能夠和平、友好地相處。而兩只公雞從來也不能共同生活在一個雞窩里。這是它們的天性所決定的。
經典寓言故事6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袋鼠媽媽抱著袋鼠寶寶去菜場買菜。一路上,她倆有說有笑,別提有多開心。一會兒就到了菜場,哇,菜場里的菜真多呀!有紫瑩瑩的茄子,黃澄澄的南瓜,身穿綠衣裳的黃瓜,還有活蹦亂跳的海鮮,真是應有盡有。袋鼠媽媽和寶寶看得傻眼了,這樣也喜歡,那樣也喜歡。她們買了很多很多的菜,足足有兩大包呢。
袋鼠媽媽提著菜,抱著寶寶回家了。沒走多遠,袋鼠媽媽就氣喘吁吁了,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腳步也放慢了。這時,在媽媽懷里的.寶寶覺得媽媽很累很累了。她想,如果自己繼續讓媽媽抱著,媽媽會累得筋疲力盡的,不行,我得自己走路。她連忙說:“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我想自己走路,你讓我試試,行嗎?”袋鼠媽媽看著懷中懂事的寶寶,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連忙輕輕地放下寶寶,溫和地說:“寶寶,慢慢走,當心摔跤。”寶寶跳到路上,緊緊地跟著媽媽,她一邊走路,一邊還唱歌給媽媽聽呢!寶寶美妙的歌聲消除了媽媽的疲勞,媽媽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她倆唱著歌興致勃勃地回家了。
在我種下滿天星那天起,我都先把種子照照太陽,如果是雨天,我就會把滿天星收回進來,讓它在里面避雨。
沒過幾天,芽兒從土里探出頭來,我要給它喝點水,再放在太陽下,再曬太陽呢!
然后我經常給它喝水,曬太陽,它在我的精心照顧之下,根越來越長,但是長得慢極了。
媽媽說:“它們是你的孩子,你要好好地保護它。”我說:“知道了。”
種子要喝水,就喝水,要曬太陽,就曬太陽。我的種子活的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呀!
寓言故事2:大雁和鴨子
經典寓言故事7
晏安鴆毒
春秋時期,邢國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齊國求救。相國管仲立即向齊桓公報告。齊桓公有些猶豫不決。
雁足留書
漢朝時期,蘇武出使西域匈奴,被匈奴扣下。漢昭帝與匈奴和親,要求放回蘇武等,匈奴假稱蘇武已死。漢使又到匈奴,常惠買通守衛趁夜與漢使見面。
眼中之釘
五代時期,后唐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后唐莊宗,擁立明宗,被任命為義成軍節度使,他濫用職權,欺壓民眾,經常搜刮民脂民膏。
一舉千里
西漢時期,劉邦當上皇帝后立呂后的兒子劉盈為太子,因為寵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后聽從張良的主意,
驛寄梅花
南北朝時期,陸凱與范曄是很好的朋友,兩人經常書信往來。一年早春,陸凱遇到去長安的驛使,就折下一枝盛開的梅花,托信使帶給遠在長安的范曄,
移花接木
從前有個花匠辛苦一年賺不到什么錢,一天他突發奇想,他把兩種普通花的枝條嫁接起來培育出一種漂亮的花,賣了一個好的價錢。
一哄而散
清朝時杭州府仁和縣財主袁鳳賓的兒子袁紹芬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兒,他生性好賭,與賭家沈七欠下272銀圓,
薏苡明珠
東漢初年大將馬援率軍遠征越南,在交趾采了很多薏苡果子,該果子可以強身健體,抵抗瘴氣的侵襲,形狀像夜明珠一樣。
一團和氣
宋代洛陽理學家程顥倡導“主敬存誠”的觀念,表面上宣揚孔孟之道,實際上兼采佛老之學,他死后,文彥博給他題墓碑“明道先生之墓”,
一揮而就
公元1256年,20歲的'文天祥到臨安參加進士考試,題目是評論當時的政治問題,文天祥作文時連草稿也不打,一動筆就寫,洋洋灑灑,
因禍得福
古代塞北的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
言歸于好
三國時期,曹丕稱帝,東吳孫權也想成就帝業就投靠他,曹丕封他為吳王,還想立他的兒子孫登為太子。孫權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寶與香料。
異軍突起
秦朝末年,東陽獄吏陳嬰殺了東陽縣令宣布起義,迅速壯大到二萬多人。他們獨樹一幟,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頭巾裹頭,顯示是一支新起的與眾不同的隊伍。
一字之師
唐朝江陵龍興寺齊己和尚作《早梅》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他請袁州鄭谷修改。鄭谷建議為體現早春將“數枝”改為“一枝”。
飲鴆止渴
東漢時期州郡長官宋光為人正直,秉公辦案,得罪了皇親國戚,被誣陷入獄,他的外甥霍決定為舅舅伸冤,就在申辯信中寫道。
以規為
春秋時期,楚靈王公子圍篡位成功后,大肆攻打齊國與賴國,對內對看不順眼的人就處死,還大肆建造豪華宮殿。子張向楚靈王進諫,
灼艾分痛
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并親自為他灼艾治病。趙匡義感到很疼痛,叫了出來。
有教無類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受到排擠,帶領幾十個弟子開始周游列國。到達衛國后,當時的衛靈公年邁,太子蒯聵與衛夫人南子的斗爭很激烈,
魚傳尺素
漢代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描寫妻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靠魚傳尺素來傳遞感情,原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有天沒日
焦大對賈府的祖輩有救命之恩,他曾出生入死保護主子,寧可自己喝馬尿。焦大因此在賈府居功自傲,經常看不起其他奴才。
經典寓言故事8
小熊最愛吃雞蛋了。
有一次,小熊打開碗柜,看見兩個碗里都放著雞蛋。這下可把小熊難住了。媽媽只說這里有熟雞蛋,但哪個碗里的雞蛋是熟的呢?
這時,熊爸爸走過來說:“我讓雞蛋自個兒告訴你,誰是生的,誰是熟的。”
爸爸一邊說,一邊從一個碗里拿出一個雞蛋,在桌子上轉了起來。雞蛋在桌子上晃了幾下就停下了。
“這是生雞蛋。”熊爸爸說。
接著,熊爸爸又從另一個碗里拿出一個雞蛋,放在桌子上一轉,嘿!這個雞蛋轉得真快,就像陀螺一樣!爸爸把這個雞蛋遞給小熊說:“吃吧,這碗一定是熟雞蛋。”
開始,小熊還不敢磕呢,等爸爸幫他磕開一看:“真的!確實是熟雞蛋!”
爸爸得意地對小熊說:“你想知道這里面的秘訣嗎?”小熊興奮地拉著爸爸的手,“快說!快說!”
爸爸說:“生雞蛋不愛轉,熟雞蛋轉得快。雞蛋煮熟后,蛋黃和蛋白都凝到一起了,所以它轉得快。而生雞蛋呢,里面的蛋白、蛋黃,都是‘稀’的`,轉動時,它們在里面都晃蕩,所以生雞蛋就轉不起來了。”
邊讀邊想:現在你能分辨出生的和熟的雞蛋來了嗎?如果還不能分辨出來,就要自己親自動手試一下啊。
經典寓言故事9
小明有一對耳機,平時,無論是聽音樂,做英語聽力,還是看電視,都戴著這對耳機。可是有一天,兩只耳機吵起來了……
這天,小明聽完音樂,把耳機放在衣兜里,右耳機自豪地說:“看!剛才小主人聽的多開心?這都是我的功勞。”要是沒有我呀!聽音樂的感受肯定大大下降!左耳機可聽不下去了。它是個暴脾氣。聽到右耳機這么說,可不高興了。“你的功勞?”“我看明明是我的功勞大一些!”“切,你信不信,我離開了你,小主人聽音樂時也能像今天這么開心!”右耳機生氣極了。左耳機又說:“我還不信了,你還是快走吧!留我一個在這里,小主人還輕快些呢!”
雙方都認為自己離開的彼此,聽音樂的感受會更好。右耳機和左耳機喋喋不休的吵著,竟然打了起來。
到了做聽力題的'時間了。小明掏出耳機,亂作一團。奇怪,剛剛整理好的耳機,怎么會變成這樣?小明戴上耳機,認真聽了起來,兩個耳機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小明很快做完了題。
右耳機和左耳機看著小主人,都知道了,只有兩只耳機團結起來,才能讓小主人更好學習和娛樂。從此兩只耳機齊心協力為小主人服務。
經典寓言故事10
李逵砍柴
李逵小時候,家境很窮,早早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養家糊口,小李逵每天拿著一把斧頭,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集市上換米換鹽,不知砍壞了多少斧頭。
一天,李逵又到鐵匠鋪買斧頭,看到兩把幾十斤重的板斧,他向鐵匠師傅打聽板斧的`價錢。鐵匠師傅欺李逵人小,想拿他取樂:“這是習武的兵器,好多大人都拿不動。你要同時把它們拿在手中舞動起來,我就送給你。”
沒想到李逵聽了他的話,竟毫不費力地拿起兩把板斧,輕松地舞了一回,臉不變色心不跳。鐵匠師傅無話可說,只好把板斧送給了他。
兩把板斧給李逵的生活帶來轉機,從此他便拿著板斧,一邊砍柴勞作,一邊開始習武,終于練就了過人的本領,由一個砍柴種地的漢子,成為一名勇猛無窮的好漢。
經典寓言故事11
【成語】:發蒙振落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解釋】: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出處】:《史記·汲鄭列傳》:“至如說丞相弘,如發蒙振落耳。”
【舉例造句】:若一切許其登錄,銳意獎進,則去此如發蒙振落,如是而王道蕩平,大圜停水之中,無少有坎窞矣。章炳麟《代議然否論》?
【拼音代碼】:fmzl
【近義詞】:輕而易舉、發蒙振槁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作謂語、賓語;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英文】:as easy as ABC
【故事】:西漢主管封爵事務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敢于直言進諫,有時讓漢武帝下不了臺。淮南王劉安準備反叛,他害怕汲黯,叫手下嚴防汲黯,而對付丞相公孫弘,好像揭開蒙蓋在眼睛上的障礙,振落樹上的枯葉一樣容易
經典寓言故事12
傳說的靈隱寺房檐上,有一只不知織了幾千年網的蜘蛛,有一天,佛對蜘蛛說:“人生最珍貴的是什么?”蜘蛛說:“是未得到。佛說:“你再想想”說完便走了。又過了一千年,佛又來問蜘蛛:“人生最珍貴的是什么?”蜘蛛還是說:“未得到。”忽一日,一陣大風把一滴露珠吹到了蜘蛛的網上,蜘蛛見到露珠晶瑩剔透,很是喜歡,蜘蛛每天看著它,覺得這幾天才是最快樂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一陣大風把露珠吹走了,蜘蛛不僅難過了一陣子。佛又問蜘蛛:“人生是最珍貴的是什么?”蜘蛛說:“是未得到和已失去!”佛說:“即然你仍然認為是未得到與已失去,那你就到人間走一趟吧!”。于是,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之家,成了富家小姐,父母給她起了名字叫珠兒。一晃,過了16年,珠兒已成長婀娜多姿的少女。
這一年,皇上為金科狀元甘露在后花園開慶功宴,甘露在席間,作詩吟詞,大展才華,在場少女,均被甘露所迷倒,其中也有皇上的最小的公主,長風公主,珠兒卻波瀾不驚,因為她知道這是上天的安排,注定甘露是她的。
過了幾天,珠兒陪同母親去廟上香,碰巧遇到了甘露也陪同母親上香,兩人的母親不久就樊談上,珠兒和甘露也走到走廊上聊天,在談話中,珠兒絲毫感受不到甘露對自己的喜愛,不僅問到,難道你忘了16年前靈隱寺的蜘蛛了嗎?”甘露詫異的看著珠兒,說:“你美麗,可愛,很討人喜歡,但未免想像太過豐富了吧?”
說完,便挽著母親離開了,珠兒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上天安排了這場姻緣,卻又讓他不記得自已。又過了幾天,皇帝賜婚將珠兒許配與芝草王子,珠兒真的就要絕望,茶飯不思,身體日益衰弱,失去了對生命的渴望,就要回天乏術,芝草王子聽說后,跑到珠兒的床前說:“那日在后花園,我對你一見鐘情,我苦苦哀求父皇,才得到了賜婚,如果你死了,我也活不下去”
說完便要拔劍自盡,這時,佛又出現了,佛對著靈魂出竅的珠兒說:“那日,你遇見了露珠,你有沒有想過,是什么把露珠帶到你面前,是風,露珠只是你生命中的.插曲,最后又被大風帶走了,甘露終是屬于長風公主的。而芝草就是三千年前長在靈隱寺門前的那枝草,它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可你從沒低頭看過它一眼,蜘蛛,我再問你:“人生最珍貴的是什么?”
珠兒似乎一瞬間恍然大悟:“人生最珍貴的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正在把握的幸福。”佛聽完便消失不見了,珠兒出竅的靈魂也回復到身體里,睜開了眼睛看到正要自盡的芝草王子,她急忙打掉了短劍,和芝草緊緊相擁。
經典寓言故事13
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
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后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
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
“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后殺了豬就給你做。”
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
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
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
“家里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里學習知識,聽取教誨。
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騙別人。
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后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
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經典寓言故事14
驢子的院子里,有雞,有狗,有猴。
一天,雞丟了,驢子問:“猴,雞是你偷吃的吧!”
“你可別冤枉我呀!“猴很委屈地說道,“你是知道的,我是吃素的,我怎么會偷吃雞呢?”
“狗,那一定是你偷吃了雞!”驢子非常肯定地對狗說道。
“我沒偷吃雞!”狗辯解道,“我雖然吃葷,但這不能證明我就是偷雞賊呀!要有證據才對!”
“院子里就你們兩個,猴根本就不吃葷,偷吃雞的不是你,又能是誰呢?這么簡單的排除法,三歲小孩也會呀!”
驢子不再理睬繼續辯解的'狗,將它一頓暴打,關進了鐵籠子。
其實,那雞就是猴偷的,它把雞賣給了熊,熊給了它不少桃子和苞谷。
經典寓言故事15
獅子和烏龜
森林里住著只兇惡的獅子,它每天都會把一些可憐的小動物給吃掉。這些小動物只好每天躲躲藏藏,到了晚上它們才會靜悄悄地出來找食物。
一天,一只烏龜住進了這個森林,它聽說了小動物們的遭遇,就走到獅子面前大聲說:“獅子,我知道你很強,我打不過你,但是你也打不過我的龜殼!”獅子聽到這些話,頓時火冒三丈,生氣地說:“那么我們就來一戰吧!”“好啊!”烏龜說。
于是,烏龜躲進了自己的龜殼里,等著獅子改擊。獅子見狀,就抬起爪子,縱身一跳,把龜殼重重地打了一下,可是龜殼沒有碎,獅子一下、兩下、三下還是沒碎,獅子只好認輸了。
從此,獅子再也不傷害這些小動物了,這些小動物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取得點成績的話,可千萬不要欺負他人,否則總有一次你會輸在別人手下。
【經典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05-17
比寓言故事12-09
寓言故事12-07
經典寓言故事12-26
經典寓言故事11-22
經典的寓言故事12-07
哲理寓言故事四則寓言故事12-09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11-13
成語寓言故事11-03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