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的成語故事
釋義
腹:肚子。便便:肥胖的樣子。本意是形容人的肚子大。現有時用來比喻人的某種丑態,含有貶義。
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故事
東漢時期,陳留郡有個讀書人叫邊韶,字孝先,沒出仕前一直開館授學,教授了數百名學生。邊韶的口才很好,說起話、講起課來頭頭是道,幾乎沒有回答不出的問題。不過他有個毛病,就是愛打瞌睡,平時要求學生勤學苦讀,自己卻常常在一旁閉目養神。因為他人胖肚子大,瞌睡時的模樣很好笑,學生就私下編了句順口溜嘲笑他:“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邊韶醒來后,聽到這個順口溜,就編了幾句順口溜作答:“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大意說自己肚子大是因為裝滿了五經,愛瞌睡是利用這段時間思考經書上的知識。學生可以嘲笑老師,這規矩出自哪家經典?學生們聽了邊韶的歌謠后,不禁更加欽佩他的才華,為自己不尊敬師長而感到羞愧。
【大腹便便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大腹便便成語故事05-10
大腹便便四字成語故事04-10
經典成語故事05-11
成語故事08-06
經典成語故事01-04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5-02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8
兒童成語故事05-11
幼兒成語故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