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同桌來自香港校園故事
第一次見到小潘,是讀高二的一個早上,那時他剛轉到我們班做插班生,老師把他安排在我的旁邊。下課后,他操著一口完全是廣東腔的普通話和我交流起來,弄得我笑得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他不愿意對我說廣東話,他說他要在高中前把普通話練好。即使有時候他怎么也咬不準他想發(fā)出的音調,但也堅持一個一個字地說出來。
在接下來的幾天交流中,我才知道他原來是“香港人與內地居民所生子女”。因為家里覺得在大陸讀大學好,所以就把他從香港送了回來,插班讀高二。雖然聽起來有點懸。但我也能看得出他自己的決心,因此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成了好朋友。我跟著他學標準的廣東話,他就跟著我學標準的普通話。
由于知道他是香港來的,自然而然自己的心里總會覺得他與我們有所不同,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因為常常在電視里看到香港人的薪酬是那么的吸引人。久而久之,有時候兩個人在外面消費,在他搶著付錢的時候,我也毫不猶豫地“讓”他。同時,談笑間也覺得他對于高考看得很輕松,估計他來這里讀書也是過渡一下,說不定以后就出國了。
即將踏入高三的那個暑假,我跟著小潘來到了香港。他有著香港人好客、熱情的特點,所以硬是要我住到他位于東涌的家里。他說他家在18樓,600多尺的面積,這確實讓我很興奮,因為從來也沒有住過這么高的樓層,也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房子。
我跟著小潘來到他的屋村,環(huán)境整潔干凈,可是出了電梯后我才發(fā)現(xiàn),過道左右分別有著三個門口,那就意味著一層有六個住戶。我當時心里還在計算著一層怎么能容納六戶人家600平米的房子時,小潘已經打開了他家的房門。我踏進房門一步,就被嚇了一大跳。客廳就只有大約15平米的樣子,長條形,一邊放著飯桌,另一邊還要放沙發(fā)、電視機。廚房、廁所更是小得可憐,甚至我們學校宿舍的也比它們要大。里面有兩間睡房,我走進小潘的睡房,進門左側是上下鋪,上鋪堆滿了東西,下鋪就是他的床,但也很小。書桌在窗前,門后是衣柜、書架的組合柜。
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他們所說的面積,是平方英尺,600平方英尺只相當于60平米左右。晚上,小潘讓我睡在他的床上,他就在地上鋪個毯子躺著,和我聊著家常。原來,很多人都以為香港人很有錢,其實也不是那么一回事的。這里物價比內地高,所以每個月能存起來的錢也不是太多。而且,他家其實是屬于中低收入那種家庭,住的是政府提供的“公屋”。在香港,有很多這樣的“打工仔”,平時在外面、在公司穿著體面,然而他們的家,很多都是在舊區(qū),住的是舊房子,環(huán)境比小潘的還差。用他的話說:“人多地少,這也沒有辦法的。”因為這樣,小潘的媽媽覺得在國內發(fā)展可能會更好一點,所以才讓小潘回來讀書,而且費用也沒有那么高。平時看他好像很輕松似的,其實他很在乎高考,在廣州的時候,每晚都復習到兩三點,偶爾回香港時,也不忘帶上課本在路上看。
這時我才明白小潘也有自己的苦處,頓時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樣的疼,很內疚。
回來后,小潘仍坐在我的身旁,但此時我對他的看法已經完全改變。他和我們是“一樣”的,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并不因為地域的差別而有不同。
【同桌來自香港校園故事】相關文章:
被同桌出租了校園故事12-01
來自夢中的故事作文05-26
成功來自勤奮的故事04-08
香港富豪創(chuàng)業(yè)故事12-09
來自星星的天使兒童故事12-09
來自汽車王國里的故事的作文03-27
成功來自創(chuàng)新的勵志故事03-26
成功來自習慣的勵志故事12-09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大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