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全集
猶太人之所以以超凡的智慧縱橫于世界舞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猶太民族在求知、交友、處世、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的良好傳統使他們具備了超群卓越的文化素養。猶太民族將知識和技能視為他們真正能自己掌握的財富,他們有著宗教般虔誠的求知好學精神。接下來陽光網小編就為大家準備了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全集,以供各位參考。
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一】
“媽媽,給我70元錢。”1998年的一天,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剛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沖進家,向媽媽伸出手說,“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
原來,這天老師在給一年級學生上課的時候,講到:“在非洲,許多孩子沒有玩具,也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甚至喝不上干凈的水,許多人因為喝不上干凈的水而死去。
“他們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一整天,“70元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腦子里轉著。“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決心。如果能捐出70元錢,就能幫他們挖一口井。”
面對瑞恩的請求,媽媽說:“瑞恩,70元錢可不是小數目,得靠你自己去掙。”瑞恩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在冰箱上放了一個舊餅干盒,并為瑞恩畫了一個積分表,上面有35個格。餅干盒里每增加兩元錢,瑞恩就可以涂掉一格。媽媽說:“瑞恩,記住,你只能靠做額外的家務活來賺這些錢,愿意嗎?”瑞恩點了點頭。
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兩個多小時。媽媽“驗收”后,往餅干盒里放了兩元。幾天后全家人去看電影,瑞恩一個人留下來擦了兩個小時窗子,又掙了兩元。爺爺知道了瑞恩的夢想,雇他去撿松果;暴風雪過后,鄰居們請他去幫忙撿落下的樹枝;考試取得好成績,爸爸給了獎勵……瑞恩把所有得到的錢,都放進了那個餅干盒里。
35個格子終于被涂掉了。4月下旬的一個早上,瑞恩抱著裝有零錢的餅干盒,把辛辛苦苦掙來的70加元交給募捐項目的負責人。
“太謝謝你了,瑞恩!”項目負責人接過捐款,向瑞恩介紹了在非洲進行的“潔凈的水”募捐項目。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說,70加元其實只能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得要700元。瑞恩還小,他不知道700美元是個多大的數目,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干些活來掙更多的錢吧!”
可是,讓瑞恩通過干活來攢夠2000元,實在是太難了。盡管如此,瑞恩并沒有放棄。媽媽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堅持不懈感動了,她決定幫幫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寫成文章,登在當地的報紙上。很快,瑞恩的故事傳遍了加拿大。
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張25元的支票。沒過多久,另外一張支票寄到了。從此以后,瑞恩不斷收到捐款,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里,瑞恩籌齊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9月,加拿大援助會駐烏干達辦事處的工程師專程來到加拿大,和瑞恩一起討論有關打井的事。那位工程師告訴瑞恩:“人工鑿井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大概要20個工人干10天才能完成。如果有一臺鉆井機,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
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鉆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干凈的水。”
瑞恩的老師沒有想到,一個孩子能有這么大的決心。她號召班上的同學加入捐錢打井的行列,還通過有關部門,使瑞恩和同學們跟非洲的孩子們通上信。
就在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不久,2000年7月,瑞恩和爸爸媽媽坐著卡車,一路顛簸的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
車子開進村莊時,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邊,他們熱烈地鼓著掌,有節奏地高喊著:“瑞恩!瑞恩!”瑞恩羞澀地走下車去,不好意思地向著大家打著招呼。他被孩子們簇擁著,來到了一口井前。井被鮮花包圍起來,水泥基座上刻著:“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為安格魯小學社區建造。”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來,高聲說:“看看我們周圍的孩子,他們全都是健康的。這要歸功于瑞恩和我們的加拿大朋友。對于我們來說,水,就是生命。”聽到這兒,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動、幸福的眼淚。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誰又能不流淚呢?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會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會已經為非洲的8個國家打通了30口水井。
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二】
膨脹
猶太人卡爾.迪羅先生經營著一家五金公司,由于業務拓展的需要,公司招聘一批新員工。
在新員工培訓的大會上,他給這些新員工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家公司淘汰了一批落后的設備。 董事長說:“這些設備不能扔,找個地方放起來。”于是專門為這批設備修建了一間倉庫。
董事長說:“防火防盜不是小事,找個看門人。” 于是找了個看門人看管倉庫。
董事長說:“看門人沒有約束,玩忽職守怎么辦?” 于是又派了兩個人過去,成立了計劃部,一個負責下達任務,一個負責制訂計劃。
董事長說:“我們必須隨時了解工作的績效。” 于是又派了兩個人過去,成立了監督部,一個負責績效考核,一個負責寫總結報告。
董事長說:“不能搞平均主義,收入應拉開差距。” 于是又派了兩個人過去,成立了財務部,一個負責計算工時,一個負責發放工資。
董事長說:“管理沒有層次,出了岔子誰負責?” 于是又派了四個人過去,成立了管理部,一個負責計劃部工作,一個負責監督部工作,一個負責財務部工作,一個總經理——管理部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
董事長說:“去年倉庫的管理成本為35萬,這個數字太大了,你們一周內必須想出解決辦法。” 于是,一周之后,看門人被解雇了……
旁敲側擊:企業的組織機構越來越膨脹、制度越來越繁瑣、文件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差……很多管理者不僅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反而還陶醉在復雜的事務中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成功”而“努力奮斗”;有些人雖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可是卻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因此,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復雜和煩瑣的最有效方式,這幾乎是所有猶太商人都認可并遵行的準則。
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三】
一句謊言引起一場屠殺
1946年7月4日,德國法西斯已經滅亡了一年零兩個月。這一天,離華沙170公里的凱爾采市幾百名群情激憤的市民沖上街頭,見猶太人就打、就捉,有的猶太人被捉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幢房子里被活活打死。這場肆無忌憚的屠殺從早上10時持續到下午4時,有42人被殺害,其中2人還是被誤認為是猶太人而被打死的。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這次屠殺竟是由于小孩說謊而引起的。赫里安,波蘭一個鞋匠的孩子,當時他和父母從20公里外的鄉村搬到凱爾采市,住了才幾個星期,對城里的生活很不習慣。7月1日,他偷偷搭車回到鄉村小朋友中,3天后他又溜回城里。
見兒子回來,父親拿起鞭子就按他:“你這頑皮鬼,這幾天跑到哪兒去了?是不是給猶太人拐去了?”孩子見爸爸兇神惡煞,害怕了,于是順水推舟地“承認”了這幾天是給猶太人拐去,還謊稱猶太人把他拐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個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憤怒的父親到警察局去報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問父子倆發生了什么事,父子倆繪聲繪色地說赫里安被猶太人拐去折騰了幾天。當時,雖然二戰已結束了,但德國法西斯的排猶思潮陰云未散。幾個群眾聽信了謊言,異常憤怒,聲言要對猶太人報復,而捏造的“事實”在幾小時內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走樣(甚至傳說赫里安被猶太人殺害了)。于是釀成了這一天對猶太人的屠殺慘劇。
當赫里安成為一個老人時,每當回想起這段歷史,還有一種負罪感。帕蘭蒂大街7號這幢房子如今已重新修葺,改為紀念館。
這個故事令人深思:孩子與屠殺,謊話與血腥,本不可能聯系的事情居然聯系起來了。孩子的一句謊言造成了一個慘案。假如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不這么粗暴,能耐心、細心地詢問一下孩子,也不至于讓孩子因為害怕而說了謊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何況是對自己的孩子呢;假如孩子的父親細心一些,從孩子的話里應該能捕捉到一些端倪。朝夕相處,難道從其神態言行不可以猜測到其內心的活動嗎;假如孩子素來正直、誠實,即使是面對父親的責罵,也不至于把責任推脫到其他人的頭上啊!可見,個人的品性修養不是單屬于個人的一件小事啊!它密切關聯到家庭和社會呢。
【猶太人經典哲理故事全集】相關文章:
猶太人的哲理故事04-03
成長哲理故事全集04-03
哲理故事大全集04-03
受益終身的哲理故事全集04-03
人生哲理故事全集11-25
人生哲理故事全集11-25
成功故事全集11-25
經典勵志故事全集04-02
少兒益智故事全集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