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深意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感悟的哲理故事200字
一個人生命中的得與失,總是守衡的,我們失去了的,總會在另一個地方找回來。這也是人生教給我們的哲理。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有感悟的哲理故事200字,以供各位參考。
有感悟的哲理故事200字篇1
一連下了半個月雨,寺廟內到處濕漉漉。打坐的弟子們,常常一邊坐在地上,一邊望著門外那“沙、沙”的雨點,心緒不寧。
一小和尚對著另一小和尚耳語:“這雨到底要下到何年何月,我的心都快要煩透了……”
另一個小和尚接過話題說:“下雨的時節,我都惦念著家里的莊稼是否被洪水沖走……”
就在這個時候,老和尚走進來,手拿佛珠,望了望小和尚們說:“請弟子們認真體悟一下當前,雨過天晴,碧空如洗,太陽是圓的,光芒耀眼,照在身上是舒適的滋味。弟子們,你們看到太陽了嗎?”
“這……”小和尚們你望我,我望你。
老和尚說:“其實,太陽每天都在升起,只不過是被眼前那一團烏云遮擋而已。撥開烏云,心中就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你看不見太陽,太陽當然也就不會照射到你的身上。”
常將陽光收藏于心中,心中永遠是一片快樂的凈土。
有感悟的哲理故事200字篇2
我們所住的這個閻浮提世界,向來就是以缺陷著稱,所以在這個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每件事都稱心如意呢?而這個不能稱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過去生中積累的功德太薄的緣故,所以這一生所享有的福報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謹守著自己的本分,認真地反省思過,來修好自己天賦的福祿,這既是千古以來,處在窮困的環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趨吉避兇的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則天愈怒,尤人則人愈恨,這樣做不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會有害處啊!
宋朝的章悖,他當宰相的時候,把元佑年間曾經擔任過宰相的重要大臣都放逐到嶺南地區。范純仁也是其中的一位,當時他已經七十歲了,當他接到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前往。他每每教誡他的兒子們:“心中不可以有一點點的不平啊!”只要是他聽到孩子們有一點點埋怨章悖的話,就一定很生氣地予以制止。在前往嶺南的路上,范純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他的衣服全都弄濕了。這時他回頭對孩子們說:“難道船翻了也是章悖害的嗎?”范純仁的這個公案,全都是說樂天知命的學問啊!人若是能夠明白這種道理,就能夠在逆境中泰然處之,自然也就沒有怨天尤人的事情發生了啊!
有感悟的哲理故事200字篇3
過去有一個愚癡的人,當他走到一個大池的旁邊,看見池中水底有一條金鏈條的時候,他就跳下水去,捏著泥土尋覓。他找來找去,找得身體十分疲倦,還是找不到,就爬上岸來,坐著休息。過了一會兒,池水澄清了,他又看見那條金鏈條在水底現出。于是,他又跳下水去,再次的尋覓,可是尋來尋去,仍然沒有尋到。他就又上岸,坐在池邊對池中呆望。后來,他的父親來找他回去吃飯,見他呆在那里,便詢問他在那兒呆著做什么。他就回答道:“我看見水底有一條金鏈,可是我兩次下水,遍捏水中泥土,都得不到,而我的身體倒因此而疲憊不堪。”他的父親聽說,便向水底看了一會兒,明白那是金鏈條的影子。他知道金鏈條一定是在樹上,就對兒子說道:“你到樹上去找金鏈條吧。”
兒子不明白,就問他的父親說道:“金鏈條明明是在水中,怎么會在樹上呢?”父親解釋道:“那在水中的是金鏈條的影子,金鏈條是掛在樹上的,你上樹去找罷,它可能是鳥兒銜來,擱在那里。”兒子聽了父親的話,爬上樹去,果然得到了一條金鏈條。
凡夫都在鏡花水月虛幻不實的五蘊世法中,把妄見當作真實,妄執有我,逐境流傳,舍本逐末,徒勞無所得,就好像在水中找金鏈條一樣。
【有感悟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有哲理的故事人生感悟11-25
對人生有哲理的故事11-25
有哲理的小故事02-15
有哲理的哲理故事3篇04-03
有哲理的童話故事12-03
有哲理勵志的小故事11-26
有哲理的故事100字04-03
有哲理的人生故事11-25
關于有哲理的經典故事04-03
哲理故事的感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