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教的故事
家庭教育倫理是魯迅家庭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魯迅認為傳統家庭教育的弊端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育馴良的好孩子,而非具有獨立人格與創造性的人。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家教的故事的優秀例文,以供各位參考。
關于家教的故事篇1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識字知禮節的開始,如今家教圖書汗牛充棟,教育類圖書占據整個圖書市場的大半。做書的誠意和成書的可讀性息息相關,家教圖書也不例外。山東畫報出版社所出的一套家教圖書從名人和普通人的家教成功案例出發,分析名人成長的脈絡,能夠看出編寫者的匠心獨運之處。
該套書的策劃是由總編輯傅光中親自操刀,靈感來自于前任總編輯汪家明組稿的一部《名人教子的故事》,這本書取得了市場的成功,內容有趣而又有教育意義。隨之策劃的三部書,先是遵循此套路,講述《普通人教子成功的故事》,擴大了讀者的對象,再發掘知名大家族幾代興旺不衰的家教背景,做出《像梁啟超那樣做父親》和《像倪桂珍那樣做母親》兩書,相輔相成地占據了父母讀者兩方面的市場。
倪桂珍在一般讀者心中其名不彰,但一子三女:宋子文和宋氏三姐妹,在 20世紀極大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圖景。教育出這樣有才干的子女,倪桂珍自有獨到之處,然而史料匱乏,怎樣體現其教子過程是個難題。在后記中我們發現,總編輯傅光中找到該書作者楊菁,不只是因為她曾經寫作過宋子文、宋美齡、孔祥熙、蔣介石等人的傳記,對傳主生平有詳細了解,更重要的是楊菁也是一位母親,有教育子女的經驗,能夠理解孩子成長與父母指點之間的密切關系。作者非常細心,能夠從宋氏三姐妹成年后的著裝特色、生活習慣特色,悟出她們幼年所受的嚴格家教,從而理解倪桂珍的良苦用心。作者還非常重視史料發掘,從倪桂珍自幼所受西方教育,追溯到她的母親一支,是明代跨文化學者徐光啟的后人,又找到了宋子文和宋美齡暮年關心徐光啟誕辰的實據,從而上溯宋氏家族的文化源流,還原了歷史背后深度的因果關系。
梁啟超家族三代人才輩出,涌現出多領域跨學科人才,從軍人、詩詞研究專家、社會學家到科學家、建筑家,一門三位院士。梁啟超家書遺留較多,可以看出他指點子女成長的脈絡。梁啟超自己從未以名人自居,反而以寒門家風為榮,強調“十數代清白寒素”,是最足以自豪的家風。梁啟超一生多變,從革命者到政客,再到學者,一以貫之的是不斷學習的務實精神,并善于根據環境調整學習、工作的方向,反對墨守成規。他雖然自己在清華任教,卻反對子女在清華“消磨志氣”,鼓勵他們投身實業。因此梁家子女個性鮮明,不固執己見,各個時代、各領域均能找到發揮才干的舞臺,父親引導的積極作用,功不可沒。該書作者俞祖華是山東省教學名師,和《像倪桂珍那樣做母親》一樣,他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融入到對歷史的評論中,洞悉梁家教子之所以然。
關于家教的故事篇2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家長應該尊重他們,給他們自己的空間,讓他們覺得父、母是最可靠的,什么話都可以給家長說,讓他們輕松愉快的生活和學習。
1、培養自信
知道嗎? 林肯在初次登上政治舞臺時,非常不自信,他甚至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開口。他第一次面對公眾演講的時候,臉色發白,膝蓋顫抖,仿佛隨時都有昏倒的可能。
但他并沒有被這種恐懼壓倒。他似乎對自己的尷尬經歷看得很淡,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能僅僅靠緊咬牙關,就能講完一個長篇演講。聰明的他決定從逐步培養自信心人手。
他決定做第一次政治巡回演講的時候,一開始只做一些簡短的演說。這樣,他就不至于太緊張,就能夠盡量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方法的確很管用。這些小小的成功積累起來便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到這次巡回講演將近結束時,他已經可以連續講半小時也不覺得很吃力了。后來,公共演講成了林肯非常擅長的一種工作。
林肯的故事告訴我們,先從容易的事情做起,讓一次次的小成功增強自己的自信,由此,我們就會把自信養成一種成功的習慣。
2、學會放棄
一個小女孩正在客廳里的沙發上玩耍,母親在廚房里做飯。忽然小女孩,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母親急忙跑出廚房,看到小女孩的手被卡在了花瓶里拔不出來,母親小心翼翼的輕輕地拉住小女孩的手相外拽,小女孩哭得更厲害,母親沒有辦法,急中生智,很不情愿的將自己家的傳家之寶花瓶輕輕的打碎,小女孩的手露了出來,母親撫摸著小女孩的手仔細的觀看,是否被花瓶劃傷,在母親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小女孩的手緊緊地攥著,死也不肯松開,母親以為是女兒的手在抽筋,便一邊撫摸一邊安慰。不久,小女孩的手慢慢的伸開,母親看到小女孩的手中緊緊攥著的是一元硬幣。母親恍然大悟。原來小女孩不肯放棄的就是這一元硬幣。
3、教育時機
有一天,一個女的父親要去女孩的房間看她寫作業,剛推開一條門縫,看見自己的女兒正在拿著一份封面上印有一個男明星的巨照的雜志,包在自己的胸前在屋里高興的轉圈圈。父親看后,沒有打擾女兒,而是把此事告訴了她的母親,母親翻閱了這個男明星的有關資料。到了星期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時,母親說我也很喜歡某某明星,女兒一聽就來勁了,然后,母親告訴女兒這個明星,小時候家庭情況和小時候學習是如何的努力,是怎樣成為明星的。女兒聽后,便開始下決心努力學習了。
4、家庭教育的欠缺
老師在講歷史課時,講到圓明園是誰燒的,發現一名男學生爬在桌子上睡覺,老師就將他叫起來問:你說圓明園是誰燒的,男孩帶著哭聲回答:不是我燒的。老師十分生氣就讓學生站在教室外面,這個學生就掏出手機給他的父親打電話,說老師不讓上課,父親問為什么,學生就給父親講了情況,父親就告訴兒子說,圓明園多少錢我們陪他就是了。
5、分蘋果的故事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這樣寫到: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著名人士這樣寫到:我和弟弟都爭著要大的。媽媽說:“我把門前的餓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溫馨提示: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關于家教的故事篇3
今年7月的一個周末,我和朋友在美國休斯頓一家中餐館吃飯時,看到詫異的一幕:鄰桌坐著一對中年洋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女兒七八歲,兒子三四歲。小兒子指著菜單上的彩色圖片要吃四川擔擔面。媽媽說,這是辣味面,你吃不了。但小兒子非要不可。媽媽勸不了,只好由他點了,等到擔擔面上來,小家伙嘗了一口,馬上不吃了,要換一碗不辣的面。
但麻煩來了,媽媽嚴肅地搖頭:“NO!你必須把它吃完,這是你堅持要的,你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兒子把求救的眼神投向老爸,豈知老爸只顧自己大快朵頤,對兒子的求救不置一詞。可憐的孩子只好流著鼻涕眼淚吃完了面條。
我小聲地跟一起吃飯的朋友說:“這女人怎么這么狠心啊,逼這么小的孩子吃這么辣的面條?”朋友小聲說:“美國人就是這樣管教孩子,從小就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估計以后點餐,他媽只要說一句:你還想嘗嘗中國辣面的滋味嗎?這小家伙就不敢固執己見了。”
小家伙吃完那碗辣面后,媽媽獎勵給他一個冰激凌,還直夸他“Good boy(好孩子)”,小家伙立即眉開眼笑。我不禁對這個“美國辣媽”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種賞罰分明的美式教育無獨有偶。我的英語老師Ellen非常喜歡給我們講其外孫Oliver的故事。Oliver比較調皮,常在家中做出驚天動地之舉。最惡劣的一次,媽媽讓他幫忙把土豆泥拿給妹妹吃,他偷偷在妹妹的土豆泥里放了芥末,小嬰兒吃了一口就哇哇大哭。媽媽知道后,也不責罵Oliver,而是拿掉他正在啃的雞腿,遞上“芥末土豆泥”,命令他吃下。
Oliver知道錯了,趕緊道歉。媽媽毫不心軟:“你只有吃掉它,才會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求饒無效,Oliver只能遵命。從那之后,他再也不敢捉弄妹妹。因為他知道了,一旦東窗事發,他就會自食惡果。
上個月,一個好友的兒子Myers摔傷了腿,我和先生去看望他。Myers是個正讀大四的學生,他準備明年大學畢業后報考醫學院。在美國,醫學是個非常“奢侈”的專業——4年本科加上4年醫學博士,讀完至少8年時間,得花20多萬美元。
Myers的父母十分贊成兒子學醫,但前提是必須自己貸款交學費,將來工作后自己還貸。若是其他家庭,這并不奇怪。可Myers家在當地開著十幾家連鎖餐館,不差錢啊!
Myers為了少貸點款,暑假期間和幾個同學去林區幫人伐木。可他才干了半個月,掙了2000多美元,就被一根木頭砸傷了腿。看著兒子受傷,Myers的爸爸不僅不內疚,還說風涼話:“我讓你在店里切洋蔥,時薪10塊你嫌少,要去掙時薪15塊的,現在好啦,我給你時薪8塊,你干不干?反正這活兒坐著也能干。”我只能感嘆:天下有這樣對兒子落井下石的“冷酷”父母嗎?
在國內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幕:彎腰駝背的爺爺奶奶們,替孫子孫女們背著沉重的書包,接送弦子們上學放學……到底哪一種愛,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呢?也許美國父母的“冷酷教育法”并不適用于每個國家的孩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冷酷中成長,總比在溫室中開花更能迎接人生的挑戰。
【家教的故事】相關文章:
家教小故事帶圖-有關家教的故事11-29
家教故事作文12-27
我的家教故事作文05-28
我的家教故事作文12-04
[優]我的家教故事作文11-11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作文06-10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04-23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作文08-05
家教故事作文包餃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