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異地高考新政策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四川異地高考新政策
高考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應當體現公平公正的價值取向,但由于當前我國高考政策倫理標準未確立,高考政策由社會精英主導,以致我國高考政策倫理價值缺失。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新高考政策浙江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四川異地高考新政策出臺
記者梳理發現,政策與往年沒有太大變化,但調整了兩處“細節”,盡量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提供方便。
變化一:申請人與子女戶籍不同也可申報首先是往年進城務工人員為子女申請入學時須提交“申請人與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2016年變更成了“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有效證明”。
據了解,往年一些家長因各種原因無法提供“申請人與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即使有其他方式可以證明自己的法定監護關系,在為子女申請入學時還是頗費周折。這一變化意味著,從2016年起,只要你能提供證明法定監護關系的有效證明,包括“申請人與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這項必備材料就算合格了。
變化二:轉學不用再到轉出地教育局蓋章了另一變化是針對轉學生的。往年要求進城務工人員在為隨遷子女申請轉學時,要提供“原就讀學校及其教育行政部門簽章的學籍證明”。2016年的政策變成了提供“原就讀學校簽章的學籍證明”——這意味著只要原就讀學校蓋章就行了,不需要再找當地教育局蓋章了。
根據流程,登記點審核進城務工人員相關材料后,對通過審核人員發放《成都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內,登記點公布通過審核人員安排就讀的學校。8月第四周的工作日內,通過審核人員持《成都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到安排的學校報到。
2017四川異地高考申請時應帶的材料
2016年,進城務工人員為其子女申請入學,應于5月的工作日向居住地所在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地點提出入學申請,填報《成都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申請表》,并出示下列證明材料的原件,提交復印件:
1、申請人在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成都市居住證》或《成都市臨時居住證》。
2、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有效證明。
3、申請子女在本市中心城區就讀的,須提供持證人與中心城區內用人單位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或申請人在中心城區內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含納稅或免于納稅相關證明);申請子女在本市郊區(市)縣就讀的,須提供其與該區(市)縣內用人單位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持證人在該區(市)縣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含納稅或免于納稅相關證明)。
4、持《成都市居住證》申請人需提供截止5月31日,已在本市連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2個月的證明(且申請入學當月處于持續繳納狀態);持《成都市臨時居住證》申請人需提供截止5月31日,已在本市累計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2個月的證明(繳費累計時間在申請入學登記前24個月內,且申請入學當月及之前3個月處于持續繳納狀態)。
5、截止5月31日,申請人已在該區(市)縣連續居住滿一年的相關證明。
2017年起四川高考政策方案
使用全國卷!2021年起不分文理科
語數外三門必考 外語考兩次擇優計成績
置于全國開始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棋局中,四川將從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并恢復外語聽力考試;2017年起,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從2021年開始,四川對高考科目設置“動刀”。即統一將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
《方案》 進一步補充明確,改革后,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其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
需要注意的是,其分值和等級劃分、計分辦法將在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作出具體規定。
“打破唯分數論,將考生從緊盯分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某中學高中教師鐘君說,如此一來,學生可以自主設計高中階段“合格+特長”的生涯規劃和課程選擇,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緩解應試壓力,減輕師生的負擔。”
2018年入學新生 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考
可以看到,高考打破唯分數論給綜合素質評價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完善普通高中考試評價制度尤為重要2017四川高考新政策2017四川高考新政策。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提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一位高中老師流露出擔憂,“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這部分的‘分’怎么打?”
為確保考試成績和評價結果可信可用,《方案》中提出,四川將制定出臺我省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辦法,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根據規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每門課程學完即考。
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布成績,確保考試成績真實可信。
招生
學生根據特長選學校 學校根據特色選人才
《方案》提出,高校招生依據考生高考總成績(3門必考科目+3門選考科目),參考其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擇優錄取。
這意味著,作為招生主體的大學,無疑在選拔人才上更有話語權,可以在單一考分之外找到真正適合學校的學生。
一業內人士說,在這種趨勢下,學生能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清晰全面地思考自己的未來,選擇更合適的專業和學校;對學校而言,這輪改革也將拓寬特色化發
展的空間。學校可以根據學生興趣特長和社會對不同人才的.成長需要,創建本校特色。
高職院校 2021年起實行春季招生
改革最大的變化是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統一高考“分家”。具體來說,高職招生推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從2021年開始,高職院校考試招生時間安排在當年春季。
文化素質方面,普高學生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中職學生參加文化基礎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測試。當然,學生也可參加統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前,高職單招和職教對口招生兩類入學考試時間和錄取辦法不變。高職單招文化素質考試由省教育考試機構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準,招生學校組織實施,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3科。
《方案》特別提出,逐年擴大高職單招等現有分類考試形式的招生規模,2017年分類考試招生計劃達到高職院校招生計劃總數的60%左右2017四川高考新政策普通高考錄取
逐步取消錄取批次 取消所有鼓勵類加分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將全面推進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據了解,一本二本批次合并錄取上海等地已經先行先試,當地一所傳統意義上的211高校招辦負責人坦言,一、二本合并,模糊了以往所謂“重點大學”的身份,不再給高校人為地貼上標簽。
從今后看,這是為“學科專業投檔模式”做鋪墊,也就是未來對專業的選擇可能勝于對學校的選擇。
《方案》強調,嚴格遵循2015年制定的《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實施意見》,取消體育特長生等所有鼓勵類加分項目,取消除烈士子女、少數民族考生等項目外的所有扶持類加分項目。
《方案》還提到建立招生問責制,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四川異地高考新政策】相關文章:
四川異地高考新政策201704-04
異地高考新政策04-03
2017異地高考新政策04-02
異地高考新政策201704-03
異地高考新政策福建04-03
異地高考的最新政策04-03
異地高考新政策河北04-03
重慶異地高考新政策04-04
天津異地高考新政策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