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答題技巧和經驗
如火如荼的高考復習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如何在最后的階段實現質的飛躍,贏得高考的最后勝利?最關鍵的是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能力。快來看看吧,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高考答題技巧和經驗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答題技巧和經驗
一、總體規劃
從分發試卷到開考鈴響,中間一般有五分鐘的準備時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者五分鐘時間老總體規劃一下自己此次考試的答題時間,按照平時的答題時間或者充分的合理地安排時間。這樣以防止考生到最后手忙腳亂,會做的沒有最對,不會做的根本沒有做。
二、答題步驟
答題時,要認證答題,總體把握時間,不要寫一筆看一次時間,這樣首先會造成考生心理的慌亂,致使考生的思維不夠發散喝廣闊。其次是浪費了高考場上爭分奪秒的時間,減少了考生答題和思維的時間。一定要先難后易,不要因為一道題而耽誤了后面的答題時間。整體做的差不多的時候,再返回其查看自己還未做的問題,依據分值大小一次進行補充答題。
三、一錘定音
很多考生做完選擇題后,不斷復驗,反復修改,結果反而吃不準。感覺幾個選項都好像正確,遇到卡殼時,要保持冷靜,不急不躁,繼續做下去,把失分降到最底點,一般而言,卡殼是由緊張造成的,如果一段時間后,心情放松,頭腦清醒,回過頭來再做卡殼題時,會有靈感的。
4四、正確大于速度
答案準確是考試得分的關鍵。建議考生答題時想好概念,解題一步到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準確率,還可提高時間的效率。不要一問的為了速度而忽略了答題的質量。速度是關鍵,但質量最關鍵。
5五、卷面整潔
端正的字跡和整潔卷面讓人賞心悅目、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繁雜的卷面給人一種很煩躁的感覺,閱卷老師不回去細細研究你的套路,答題一定要要做到思維整潔,步驟清晰明了。
6六、考完一門丟一門
建議考生考完一科后,不要去刻意對答案,或者說不要與同學老師討論答案,不要因為過分的緊張或者興奮而影響下一刻考試的正常發揮。心情盡量保持平靜。
高考病句選擇題技巧
一、留意句中的介詞
大多數介詞是從動詞虛化而來的,這就使得介詞的使用比較復雜。它可以和動詞一樣帶賓語,如果使用不當,往往會造成語病。這類介詞主要有:“由、由于”“經、經過”“通過”“對、對于”“當……”“在……”“正……”。這些詞在病句考題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出錯的頻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
①三年前,電腦“上網”對人們可能是陌生的。(誰對誰呢?顛倒了主客體。)
②為什么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呢?(“對于”湮沒了句子主語,應去掉)
③只有把想法付諸于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我們的目標。(“諸”即“之于”,與“于”重復。)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詞
副詞一般是用來修飾形容詞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錯,但我們須細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詞是否本身就包含了這個副詞的含義,有沒有造成語義的重復。這類副詞主要有“十分”“非常”“很””過分“等。例:
①許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溺愛”含有“過分寵愛”的意思。)
②這是非常奇缺的藥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
三、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詞語
使用代詞的目的是使行文簡潔。但如果使用不當,則會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題中,代詞使用的考查也較常見,所以一旦句中出現了代詞,就要認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例: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的功力用在這方面。(“這”指“搜集史料”,還是“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呢?)
②張主任和技術員小李正在談話,他告訴他說:“攻下這道關,就可以試制了。”(誰告訴誰?兩個“他”均指代不明。)
四、留意并列的短語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語,也是一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往往顧此失彼,造成一些錯誤。所以,在做題時,只要見到并列短語,就該留心。例:
①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值勤的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值勤的崗位上”搭配,“210輛消防車”卻不能。這屬于一種“顧此失彼”的錯誤。)
②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傳媒、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大量報道了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爭。(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例子,“各種傳媒”和“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是包含關系,不能并列。)
五、留意句中兩面性的詞語
兩面性的詞是指詞語本身表達兩個相反的語意。如“成敗”、“得失”、“好壞”、“高低”、“能否”、“是否”等。因為它們表達的是不確定的兩個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語句的上下文必須有與之相照應的詞語或者語意。否則就會造成語意上的不對稱。例:
①這場籃球賽的勝敗關鍵是隊員們的齊心協力。(前半句講“勝敗”,后半句只講“勝”,兩面對一面,不一致,應改為“取勝的關鍵”,或改為“是隊員們能否齊心協力”。)
②選擇最可靠、最恰當的材料,對一篇文章的成敗,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當”是單面的,而“成敗”是雙面的。)
六、留意否定句和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
否定句主要應該關注雙重否定句和疑問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主要有“以防”“防止”“勸阻”“阻止”“避免”“忘記”等。這些句子和詞語經常出現的錯誤是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反,且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易造成誤判。例:
①專家認為,減少煙害,特別是勸阻青少年戒煙,對預防肺癌有重要意義。(“勸阻”和“戒煙”都有否定的意義,這樣使用反而把意思表達反了。)
②許多有識之士認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的問題。(濫用否定,表意相反,應把“不”去掉。)
③我們并不完全否認這部書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三重否定,把意思表達反了。)
七、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語
有些短語平時經常誤用,而在病句題中常出現這樣一些習慣性的不規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題時尤其要注意。例:
①美國進行軍事打擊的目的,是為了摧毀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基地,還希望通過軍事打擊除掉薩達姆。(“目的”和“為了”都表示“目的”,用語重復,必須刪掉其中一個。)
②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不管”后面跟的情況是不確定的,而“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是一種確定性情況,所以應改為“盡管”。)
③世界稀有雉類,和大熊貓一樣獲得中國國寶稱譽的四川山鷓鴣近年成倍減少,目前僅有兩千多只,因此籌建山鷓鴣保護區已迫在眉睫。(“成倍減少”不合邏輯,在表示數字增減時,不能用“成倍”來說“減少”。)
八、留意句中的“是”
“是”在句中表示判斷。命題時,往往在較長或結構復雜的句子中偷換主語或缺失賓語。例:
①修建青藏鐵路是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這個句子中的第二個分句承第一個分句的主語“修建青藏鐵路”,但“修建青藏鐵路”是一種行為,而“紐帶”是名詞,二者不屬于同一種事物,不能構成判斷句。)
②縱觀20世紀世界各國的發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的強大,民族的振興,取決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國民素質,無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后一個判斷句的主語是“國民素質”,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個“因素”,所以“是”后面的賓語“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缺少了名詞性的中心語“因素”。)
【高考答題技巧和經驗】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答題技巧和經驗04-04
高考數學的答題技巧和經驗12-08
高考答題技巧和經驗分享12-09
高考地理高分答題技巧和答題規范12-09
高考物理的答題方法和技巧12-09
高考數學答題技巧及答題思路12-09
高考政治答題模式:審題方法和技巧12-09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和規律大總結04-04
高考復習和答題都有哪些小技巧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