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經濟建設》高考政治知識點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1.怎樣認識總體小康?
(1)表現:微觀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人們的消費已經從溫飽型消費,過渡到小康型消費,部分比較富裕型消費邁進。宏觀上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GDP)
★(2)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經濟建設目標:P86--87
(1)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3.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和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一樣,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P87
二、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1.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為什么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內涵: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相協調。④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四個統籌P88)
(2)原因: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③片面追求GDP增長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
注意:GDP增長并不一定帶來經濟發展。
【《小康社會經濟建設》高考政治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知識點03-09
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的知識點03-09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經濟建設重要知識點總結03-09
高考政治知識點12-09
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11-23
高考政治強化知識點03-09
高考政治知識點整理03-09